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慧社区建设成为智慧城市战略的重要环节。依据"互联网+物联网+社区管理"模式建立的一体化社区服务平台实现了对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设备运维、社区安防等的集成管理,使得智慧社区的管理绿色、便捷、安全、高效。通过对国内外智慧社区发展现状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在阐述物联网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价值的基础上,以泉州台商美的项目为例,展现"智慧社区"的建设思路,并对智慧社区未来建设提出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宁波鄞州惠风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居民各方面的意愿,总结了惠风社区当下面临的问题和居民最迫切的需求。结合居民需求,提出了惠风社区一体化建设思路,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给旧改类未来社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对杭州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剖析,指出目前社区建设受社区居委会职能、居住片区物业管理、社区设施分解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如社区服务主体错位、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认同感欠缺和社区开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造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园林》2018,(8)
明清南京私家园林建设空前繁盛,但关于基址规模的史料记载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故而选取明清南京城中私家园林集中分布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杏花村一带作为园林基址规模的研究对象,并记录其私家园林有关信息,然后根据道路肌理所围成的形状以复原式的视角对25座私家园林的轮廓边界进行确定,进而测量基址规模。研究发现私家园林平均基址规模为1.47 hm~2,此外,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等因素使小于1 hm~2的园林规模成为明清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但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居民参与积极性低导致老旧小区改造进程缓慢。为了分析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弱参与问题,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社会实践理论(TSP)对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理论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AMOS软件对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行为受其参与意愿、惯习以及资本的显著影响;主观规范、态度以及知觉行为控制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的参与意愿产生显著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应对措施和相关建议,对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区体育设施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也是未来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杭州市西湖区6个不同年代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居民满意度四方面特征,总结出西湖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存在供给不平衡、利用率低、可达性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居民体育活动需求侧出发,提出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的策略与建议,为"15分钟健身圈"的打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以及面向未来的智慧社会发展,对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城市治理能力提升方面亟待突破。在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民生改善、产业融合、城乡治理等角度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创新,并以江苏省为案例,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特征,进而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数据资源整合、完善体制机制等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基础,社区参与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将其纳入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中能有效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文章通过阐述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社区参与的因素,构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空间建设过程与空间营造内容的两方面的社区参与策略,并以明月村为例,阐述了明月村公共空间营建的社区参与方法,以期为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营建提供有效的社区参与策略,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9)
宁波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宁波共有各类养老服务站点1919个,覆盖率达到了65%以上。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从紧急救援、医疗服务到区域服务平台,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形式在宁波相继出现。借鉴国内相关经验,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首先要明确立足市场需求,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以人才建设为抓手的原则;其次建立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与社区养老运行智能化,服务流程再造与系统协同化,社区养老服务系统运行的智慧化三个步骤;再次形成涵盖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居室和环境卫生服务、安全保护服务、医疗/康复护理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等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65-68
文章研究的基于微信的教学管理平台是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企业号内构建相关应用服务,与学院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对接,与教务、学工、教学、消息中心等系统实现数据互融互通,实现一个具有更多服务、更多交互、更加便捷的管理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2020,(2):95-102
伴随城市化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基础医疗发展已成为中国医疗卫生建设重点之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其建设情况关系到医疗卫生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研究,从空间、配置、服务三方面做出建设均衡性分析,发掘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为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统一管理权、建立统一平台、加强各机构间联系、加快医疗卫生制度创新、医疗卫生规划优先等5条建议,希望能改善基础医疗卫生分布均衡性,促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健康发展及中国医疗事业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进入成熟稳定阶段,新型城镇化对"人的城市化"的重视,社区将是未来中国规划师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该文以厦门市兴旺社区为例,探讨位于城市边缘区、居住和产业园区融合的社区规划,构建多方参与的"社区工作坊",以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编制创新,提出"物质-管理-认同"三个层次的社区规划策略,并以社区发展的具体项目为抓手落实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113-115
伴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信息化装备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目前,高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绩效考核策略、评价手段的欠缺,导致目前存在重复建设、闲置浪费等情况,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如今各院校装备绩效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单一滞后的考核策略急需改善。文章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电子类设备设施的管理为例,初步探讨了装备绩效考核的必要性,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模式,并且分析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装备绩效考核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城市双修背景下,宜居社区建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共识。通过问卷调查与走访,笔者获取了居民对于所居住社区的各项满意度得分,并通过模糊评价法构建了包含空间满意度、生活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环境健康性、社区安全性、社区归属感以及创新等七大板块的宜居社区评价体系。最后,验证了居民总体满意度与宜居评分表得分具有较高的线性关系,且提出针对不同社区类型的动态化宜居提升策略,以期为社区的特色化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遗产地普遍存在居民生活与旅游发展相矛盾的现象,甚至导致大量居民外迁,这个矛盾的解决对遗产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别于普通社区,遗产地的多重身份使管理更具复杂性,从不同身份内涵的角度研究居民感知,是应对遗产地利益冲突问题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以鼓浪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感知量表,利用统计分析探究不同片区居民感知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差异程度。研究发现文化景观保护、申遗后社区品质改善了感知空间差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地城市出现大量城中村改造项目,城中村居民的社会融合问题备受关注。基于2010-2013年广州典型城中村和复建房社区的问卷数据,主要采用计量研究方法,探讨改造对居民归属感、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的作用机制。实证表明,改造对居民社区情感有重要影响,正全面重塑其影响机制:复建房社区的归属感远高于城中村社区,其归属感主要受"居住满意度"影响;邻里熟悉度主要受"与未成年子女同住"、"教育程度"和"居住年限"等因素影响;邻里互助主要受"人均家庭收入"影响;而社区参与度则主要受"户籍"影响。此外,复建房社区中的社区归属感、邻里熟悉和邻里互助三者与社区参与的相互作用力有所减弱。本文指出,城中村改造的后续工作应把重点置于复建房社区内各群体的社区融合之上,着力培育社区情感。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不仅在外部拓展用地,也在城市内部进行着更新换代。居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举足轻重。对旧城住区进行更新改造,也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变相推进。生活圈概念源自日本,2018年12月开始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首次引用了生活圈的概念,并制定了不同生活圈的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由此,对老旧居住区的更新,需要兼顾生活圈的概念,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为进一步了解城市老旧居住区的空间特点,从生活圈的角度提高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笔者团队针对粮道街花园山社区和紫阳街水陆社区居民的生活圈空间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采集了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评价与建议,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雨水管理和生态智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分析德国绍尔豪森公园住区项目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策略等方面,总结雨水管理与生态智慧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具体内容,提出雨水管理纵向多层级规划思路及横向基本空间建设的雨水管理机制,以期总结基于雨水管理理念的生态智慧社区的发展方向及创新点,并为我国生态智慧社区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面对数量扩张型城镇化向质量提升型城镇化的转型,社区更新成为城市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领域,但老旧住宅能耗高、使用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瑞典作为最早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社区更新的国家之一,已开展了数十年的城市可持续规划建设与社区低能耗改造,积累了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技术。其中,基于欧盟支持的智慧发展课题(GrowSmarter),瑞典三大可持续发展引领城市之一的斯德哥尔摩为城市社区的可持续更新提供了完整的借鉴方案。以基于智慧理念的VallaTorg社区更新项目为例,重点关注社区低能耗改造与管理、基础设施集成等方面的实践策略与技术方案。研究成果为低能耗社区的可持续改造与管理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开展智慧社区的低能耗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20.
张胥奇 《城市开发》2023,(4):111-113
<正>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5G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社区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建设目标,对于社区向智慧、便捷、高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社区恰好成为满足人们对于公共服务需求逐渐多元化、精准化的有效工具。本文基于对W市Y社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的实证研究,针对当前智慧社区在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内容模糊、主体单一、资源整合率低等问题,提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优化、内容丰富、平台支撑,从而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