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5)
艺术设计是多专业交叉形成的学科,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是适应综合性设计服务市场需要的具体体现。相较于以往较为狭窄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开放的、有关联的跨专业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创新创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探讨跨专业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架构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科教育作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文章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土木工程创新设计实验班的建设与实施,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力求在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董楠楠 《建筑创作》2017,(3):243-246
建筑创作(以下简称AC):在建筑系创新复合型人才实验班的教学体系里,景观设计课程具有怎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董楠捕(以下简称麓):尽管从教学时序来讲景观设计课程是学生离开实验班前的最后一个设计作业(因为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回到各自的专业后再完成的),但是却要考虑不同背景的专业学生交叉性的发展需求,因此具有复合性的培养目标。简单来讲,我将这种同时具有交叉性和入门性的双重定位目标称为Y型教学目标:一方面,通过景观设计课程为实验班学生提供交叉专业的设计能力培养可能,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未来发展方向不进入景观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另一方面,对于未来继续景观专业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景观设计入门启蒙的课程,为其后续进入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27)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提升,大量大中型企业直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对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需求逐渐增加。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以及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1)
为了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的现状、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建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以创新培养为导向,设计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怀疑和批判是建筑评论创新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孟潮 《新建筑》2004,(2):58-59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评论.首先对建筑界内外关于建筑评论的八种说法作了解读.而后对什么是建筑评论作了广义的解释.最后的结论是:建筑评论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而怀疑和批判是建筑评论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王凯 《建筑创作》2017,(3):27-33
课程开设的背景 我从2011年实验班开始组建的时候加入教学团队,一方面是应王方戟老师的要求开设一门独立针对实验班同学的“和设计结合更紧密”的建筑理论历史的课程,同时开始参加二年级设计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矿山企业的业务范围也不断地扩张,复杂的业务构成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将全面分析矿山企业复合型财务人才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矿山企业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矿山企业培养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章明 《建筑创作》2017,(3):146-149
关于“实验班” 有人将同济建筑系的实验班称为“大师班”,我一直不太认同这个叫法,早在讨论创办实验班的时候,我就认为要做“大师班”还是“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其内涵是不一样的,教学目标也不同——“大师班”是把一些拔尖人才整合在一起,专门化地因材施教,目标是培养出拔尖的人;而实验班更多是希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计划展开实验探索,进而使教学成果在将来得以推广和发展,这是两件事。  相似文献   

10.
实验班二年级建筑教学侧重点的选择 我第一次进入实验班团队就是与王彦、王凯一起带二年级下学期设计课,这也是同学们进入实验班的第一个设计。记得我们从正式开课前一学期就开始反复讨论教案设计,因为王彦在ETH跟随Kollhoff教授的学习经历,话题自然地转向科氏的设计课程。事实上,之前通过王英哲等人在豆瓣的详细记录,我对于Kollhoff教授的设计课已有初步的了解。从我个人来说,由于自己早年所受教育中,或多或少还存留了一点布扎体系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顺应科技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造就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任务。从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这几方面介绍了制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影视与动漫专业,这些专业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为未来的我国数字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和重要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5)
新时代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转变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遵循人性化管理的方针,通过优质的管理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具有时代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剖析,就学风建设的相关措施做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复合与实验     
2011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配合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裴钢校长等校领导关心下,由吴长福院长、黄一如副院长以及常青、唐子来、刘滨谊三位系主任等院系领导策划并组织了学院“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简称实验班)。实验班项目由张永和教授挂帅,由王方戟教授等负责课程组织协调。当初大家共同认识到,这次实验是一个深度完整的教学模式探索,并有一个相对长远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7)
针对新常态下国际经贸领域的新变化对国际经贸人才产生的新需求,提出要培养开放式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据此构建了其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并提出我国高校应该通过提高认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四个方面对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教"与"用"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和以学生为主导的"用"之间的良好互动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保证。通过整合节能相关理论、立体化拆分主干课程及将节能理念阶段化融入设计课程,以搭建节能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思维"连贯化"和技术"阶段化"的建筑人才节能理念培养的创新教学模式,并在教学环节中加以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0)
本文以国内已经设立数字出版专业的六所高校为例,对比传统出版环境和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差异化,探究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培养数字出版环境下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也为其他高校开设数字出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专业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凌云公司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总资产5.88亿元,注册资金1亿元,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多名,其中高、中级职称200多名,从事各种类型建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工具。针对当前企业在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碰出现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打造复合型核心用户的软件开发创新模式。该模式以具备复合型素质和能力的核心用户为主线,引导整个开发过程,使双方能准确沟通,可最大限度地解决需求沟通、功能优化及项目把控等方面的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