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34)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新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新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党的十大八提出"社会主义核心观"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公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文化沃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精神要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是我国当代文化软实力的主导价值及灵魂。只有深入挖掘、科学把握二者关系,才能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从而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型态、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3):136-138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09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其中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从特定的意义上讲,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属性交点。系统梳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既是构建当代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5)
文章通过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强化河北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树立河北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文化与自强意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文章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在两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安徽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情况。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安徽地区的认同度较高,传播效果显著,传播途径以传统媒体为主,应进一步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传播形式应更有针对性、形象性,传播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1):284-285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将新媒体有效引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转变传统教育手段,寻找教育传播发力点,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适应新媒体环境,促使新媒体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引发的信息方式变革进行剖析,探讨新媒体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意义,对新媒体如何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
构建企业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全体成员树立"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确立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打造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的和谐建设才会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积极创建校园红色网站品牌,从而推动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4)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本文重在分析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阐述各种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为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6):83-86
新媒体以其独有的传播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新媒体语境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通过提高新媒体素养、搭建新媒体平台、扩展新媒体内涵等方法积极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