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规划师》2010,(Z2)
基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三个时象的深圳城市建设用地普查数据,通过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统计方法,研究深圳轨道交通一期建设对土地利用带来的变化,探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轨道交通的建设能有效地带动沿线居住与商业服务业空间的集聚;深圳轨道交通一期沿线的城市空间发展不均衡,局部站点利用率不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水平有待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增值土地倾向于在轨道交通建设初期转换,及早整合土地资源是获取轨道交通增值收益的保障,也是促进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使沿线土地增值,引导土地再次开发,因而市域铁路的建设应与沿线土地保持良性互动。文章阐述了轨道交通站点圈层辐射效应及廊道效应,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土地功能的关系。借鉴国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经验,对成都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在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中有机结合,提升开发价值,体现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公益性,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具有大运量、便捷、绿色的轨道交通公共出行方式逐渐成为居民出行的首要选择。近些年,我国已经进入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在实际建设发展中出现了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无法真正发挥,甚至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出现。本文通过探析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对轨道沿线地区从交通可达性、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使用的协调发展提供规划策略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北京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东 《城市规划》2016,(10):81-85
随着近些年北京城镇化、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以城市交通拥堵为表象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本文探讨了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城市人口规模、空间结构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提升、交通出行结构优化、宜居城市建设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凸显,交通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提升城市土地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改善了运输服务质量,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平潭高铁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融合了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模式于一体...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简单介绍了香港和广州轨道建设结合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的土地开发方式,提出了城市建设与轨道交通紧密结合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以及若干实施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白热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需求,轨道交通综合体越来越成为联系建筑本身与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并因其所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和对城市立体化开发的推动作用,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出现,作为当今地铁大兴建设、社会多元需求和土地集约利用多方运作的结果,与城市空间结构尤其是城市商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该文以上海为例,以城市商圈结构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布局的促进引导为切入点,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实地调研进行数据整理,将ARCGIS数字分析与商圈结构进行重叠比对,结合现实人流量及综合体运营现状总结出其中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时代建筑》2009,(5):1-1
轨道交通在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和城市复兴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轨道站的城市催化作用表现在其建设会带动周边区域的土地升值和建设密度的增长。于是被广泛认可的基于公共交通导向的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区域开发模式,已逐步显示出其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力,也催生出围绕轨道交通枢纽的城市土地立体开发,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与建设集聚了多元的商业、服务、公共空间和居住等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如何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通过带来大量客流,进而带动、促进、提升土地价值。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开发建设,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同时,也推动了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基于TOD发展理念与开发模式,分析福州地铁金山站地块的综合开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直接引发了人口、土地、能源、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厦门市莲坂地铁站上盖物业项目为例,从交通换乘系统、立体多元化商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树立地标性建筑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商圈发展的基于TOD模式的设计策略,为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因城市规模扩张和人口的增加带来的城市问题,郑州市建设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并提出以轨道交通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本文以区位择优律分析郑州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轨道交通的建设加强了郑州市的空间发展轴线,以及形成城市多中心发展结构。同时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引导城市用地结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2.
《规划师》2016,(1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站城联动发展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宁波市鄞州新城区轨道站点周边地段为例,探讨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段开发规划的"站城联动"理念和策略,即借鉴"站城一体化"的全过程控制思路,在轨道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站城联动"理念,通过合理测算站点人流量,结合城市功能和多方利益诉求,在线站位选址上落实站点交通衔接方式与土地发展潜力、服务人口规模的承载力匹配,在站点功能定位上落实站点功能和土地功能的功能联动;借鉴TOD模式、"地铁+物业"等模式,分类引导重点站点与一般站点的周边规划,落实政府、市场和公众多方利益的联动,实现轨道站点建设与城市空间开发联动发展的目标,以期为我国统筹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大都市区轨道交通的建设,是为缓解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产生的交通及环境问题的重要策略。通过综合分析3个代表性的拉丁美洲大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成效,不仅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影响规律,为其他同类型城市所借鉴。论文基于PTSMAP框架构建合适的轨道交通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分析认为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的发展不仅具有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也会产生逆城市化等问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因此,通过总结4条轨道交通对大都市区发展的影响的规律,可以从城市规模、轨道交通类型、线网布局等方面优化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5,(Z2)
西安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8)—文物影响评估》提出了轨道交通项目近期建设规划阶段的文物影响评估体系与方法,但未关注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对文物周边环境的影响。文章在已有文物影响评估方法及成果的基础上,首次将地铁沿线土地开发对文物周边环境的影响纳入评估体系,并结合地铁施工、运营对文物的影响,对西安地铁五号线进行了文物影响评估实践,以期完善现有的文物影响评估体系与方法,为城市文物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传统的城市交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发展轨道交通成为了各大城市的必然选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但通过实践证明,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未能有效解决城市问题,梳理城市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探析我国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轨道建设与城市规划体系协调机制,并应用于贵阳市轨道交通1、2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未来土地使用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探讨如何将轨道交通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并进行多情景的比较分析以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基于上海市不同历史年份土地使用情况,分析土地使用的变化过程,挖掘轨道交通对于土地使用演变的影响。设定不考虑规划轨道交通、考虑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景和考虑轨道交通建设调整规划3种情景,使用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未来土地使用演变进行多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土地使用模拟能够有效分析轨道交通、人口密度等不同空间要素对土地使用演变的影响,土地使用模拟结果与现状对比精度较高。多情景土地使用模拟方法可以比较不同规划情景之下的土地使用发展布局,辅助轨道交通规划编制,融入轨道交通规划的未来土地使用发展布局对于支持TOD模式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产物,必将成为触发中国城市建设颠覆性革命的导火索。尊重中国城市化多为"中心城市"的既定事实,回顾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以来城市转变的百年历史,致力研究轨道交通时代背景下具备两型特色的未来城市转型理念。首提类莲蓬理想城市模式构想,内容涉及城市形制调整、功能布局优化、空间景观改进、生活理念转变等方面,力求形成紧凑型城市功能组织架构,大幅度提升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完美融合都市"密景观"与田园"疏景观",形成层次丰富、快慢有序的"城+乡"生活体。现以初涉轨道交通时代的长沙城市为例,提出其朝类莲蓬城市模式转型的规划方法,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的城市建设方针要求城市政府对轨道沿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保持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注重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这两个关键要素进行规划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可持续的土地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赵燕菁 《规划师》2007,23(6):74-76
土地和能源是制约中国城市发展的两个最大的资源瓶颈.应通过发展都市圈战略以大幅度减少城市间的交通需求、减小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占地规模,提高现有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尽可能多的城市人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以节省能源等方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轨道交通微中心发展背景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城市病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和人口都有明显的增长。2019年末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0.6%~1,带来强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方面的"大城市病",如地面交通拥堵加剧、常规公交的可达性与可靠性难以保证、居民通勤时间偏长等。而快速、准时、高效的城市轨道是解决大城市病、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同时,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