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从古城常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出发,着眼于作为龙文化的中心和名城文化景观集中的常州市区,分析了其文化景观资源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揭示了常州名城文化景观保护与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结合旅游开发和城市规划,论证了科学保护与开发常州名城文化景观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立足龙冈畲族乡境内红色遗迹现状和文化历史,规划发展其乡村旅游业,通过完善基础建设、运用红色元素、策划红色活动及产品的方式来保护、弘扬当地红色文化,同时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色革命遗址呈现了广西革命的峥嵘岁月,同时也是人们回顾革命精神、传承红色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广西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展开研究,调查分析其历史背景及现状,从建筑学层面出发,对其现有建筑风格与特点进行探析,提出广西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策略,并以柳州市旧机场及城防工事群旧址为实际研究案例,探讨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颖  刘晖 《中国园林》2024,40(7):77-82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 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 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 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 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 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 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 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 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 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 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 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 合发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5.
陈英瑾 《中国园林》2012,28(1):102-104
我国风景名胜区中拥有大面积乡村地域,但乡村类文化景观未被列入被保护景源.在风景名胜区中保护乡村类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区内自然资源和减少区内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矛盾.风景名胜区中乡村类文化景观的发展目标和保护原则,并从土地权属与管理责任、社会系统调控、经济发展引导和乡村景观规划方面,探讨保护与管理的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汉水流域楚皇城为例,从其价值与特征入手,分析其现存的问题,结合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活动三个层面对楚皇城整体保护进行研究,提出保护思想与方法,将保护与利用结合,希望为乡村地区古代城市遗址整体的保护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文化景观保护为切入点,论述日本传统乡村在平衡传统文化保护与振兴乡村活力方面取得的经验。文章首先通过考察日本传统乡村规划,论述其理念的变化和方法的改变;其次阐述在文化景观保护实践中,如何重视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通过保护传统生活和生产模式,让居民获得文化自豪感与认同感;最后指出日本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种手段,保持乡村的基层社会组织,振兴传统产业,让游客获得真实的文化体验,才是传统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张楠  张阳生 《山西建筑》2011,37(2):13-15
通过对秦直道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研究,结合富县秦直道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了如何对秦直道遗址进行开发,以及在遗址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为科学考察秦直道道路结构和相关建筑遗址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彭艳丽  蒋建洪  袁俊  嵇威威 《建筑施工》2021,43(11):2253-2255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是一项针对性较强且相对复杂的工作,受地域环境、遗址结构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尚无一套成熟、标准的保护技术及加固材料供借鉴.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保护技术相对成熟,成功的案例也较多.结合具体保护工程,综合地下隔水墙和上部保护棚罩等工程措施,将潮湿环境转变为干燥环境后,再利用目前已有的干旱、半干旱地...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Z2)
都江堰世界遗产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但通过孤立地保护渠首工程、历史建筑、历史街巷等来诠释都江堰的全部遗产价值是不全面的。文章首先基于文化景观视角,提出以都江堰为核心的整个水利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设计并持续演进的关联类文化景观,并将其划分为生产类、防御类、商业生活类及游憩类四种类型的文化景观;其次,梳理都江堰文化景观发展脉络,识别和记录价值载体现状,总结价值保护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与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勇锋  黄汉莉 《中国园林》2012,28(12):105-108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复合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兼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其保护对象除保留下来的古代人文景观外,还包括其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有意味的形式。在保护技术层面上,提出分级分类编制乡村文化景观名录和构建乡村景观设计体系。前者结合立法最大程度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后者则应用于农村建设实践,为乡村文化景观注入时代的活力。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延续与再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个聚落保护的资源分配、价值整体性以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局限,在当前乡村遗产集中连片保护的国家政策和学术研究趋势下,探讨乡村遗产区域性保护的规划思路与方法。从乡村遗产作为延续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认知出发,建立包含空间-时间维度的区域性保护模型框架:空间维度面向价值的完整性,包含文化景观区-文化景观单元-聚落生活区3个层面,分别侧重生态、生产与生活空间;时间维度面向价值的延续性,视乡村遗产为保护的对象与发展的资源,对应于历史与未来。同时以黔东南州肇兴侗寨群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模型的3个空间层级划分旨在提高保护的可操作性,在各层级将乡村遗产作为保护对象和发展资源并列讨论,以期突破保护与发展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17,(2)
泉州蟳埔村"蚵壳厝"与广州小洲村"蚝壳屋"是由牡蛎壳等贝类废弃资源砌筑而成、具有显著沿海地域特征的乡村文化景观,但两者在历史环境变迁中所生成的机理以及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迥异,主要表现在形成背景、环境压力、经济价值、生态智慧、乡土风貌和遗存现况等六个方面。在乡村风貌曰趋同质化和贝类废弃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背景下,通过对贝类废弃资源类乡村文化景观所依附的风貌建筑修复和生态场景重塑,旨在使其实现活态传承,进一步发掘其在当代乡村设计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遗址公园的分类看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凌 《中外建筑》2009,(7):73-75
遗址公园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遗址的保护和保存,还要处理好其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通过对十余个遗址公园情况的综述和整理,初步提出类型归纳,并探析了其保护与开发中涉及的一般性原则方法,为相关的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九江市老城厢古城墙城门——东作门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建议方面进行论述,对遗址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国内外遗址保护模式与实践案例的研究中取得经验,对东作门古城遗址的概念性规划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乡村型遗址作为研究对象,从遗址价值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出发,剖析基于景观视角下的乡村型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两大矛盾:遗址景观与乡村景观风貌的矛盾,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阐述在景观视角下,遗址景观与乡村的两种关系:独立与共生,解析乡村型遗址保护与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大扬州城市文化景观结构的价值重组,考古文化价值景观意境的序列呈现,墓葬本体保护引导下墓葬形制的行为体验以及建筑与景观结合下的场景设置与空间体验4个方面,分析隋炀帝墓考古遗址公园的设计理念与过程,以诠释大遗址保护设计中文化景观的叙事呈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申报,是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作为中国第一个成功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案例,五台山的申报过程为中国的文化景观遗产申报与研究提供了很多线索,尤其在突出普遍价值的认识及其保护管理方面,更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思考。经过申报前后对遗产价值标准的对比研究及对保护管理的重新思考,认识到文化景观必须将自然、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和保护,尤其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作用机制,重视其中活态遗产的保护和展示。  相似文献   

19.
试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兼析汉阳陵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大遗址的特点提出了开发旅游项目的要求,阐明了在开发前所应注意和研究的几个方面,并以汉阳陵的保护与开发为例,进行了开发原则、方式的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保护文物、社会、环境资源的措施,探讨开发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2)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间接性地也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建设新农村也成为赤手可热的话题,为了体现浓厚的乡土气息,改善更多的农村景观。建设充满艺术的新农村。需要我们在乡土景观的保护问题上进行合理的整治以及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