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太湖高藻的水质特点,研究膜处理工艺应对高藻的能力及其缓解膜污染的效果。太湖水有机物主要来源于藻类的新陈代谢产物,而且悬浮颗粒性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试验结果表明,膜以及膜组合工艺可有效去除浊度、藻类和有机物。单独采用超滤膜可造成严重的膜污染,但采用化学强化反洗措施仍可保证膜过滤的稳定运行。采用混凝和粉末活性炭作为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和缓解膜压差的上升。对膜污染机理的研究表明,预处理可有效去除大分子有机物,从而有效缓解可逆污染;但对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有限,很难有效抑制不可逆污染。导致不可逆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强疏水和中性亲水组分。  相似文献   

2.
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工艺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混凝沉淀气浮过滤工艺及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相比,该工艺具有过滤周期长、出水水质好、除藻率高、费用低等特点,适于处理受污染的原水  相似文献   

3.
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低浊高藻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安市汤峪水库夏季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并采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对该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是将微砂增效与结团絮凝有机组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微砂增效结团絮凝技术处理汤峪水库低浊高藻水是切实可行的,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且处理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回流污泥的增效澄清技术.微砂增效结团絮凝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出水浊度和CODMn;当微砂投量0.5 g/L时的过程控制参数为PAC投量15mg/L,PAM投量0.4 mg/L,机械搅拌转速8 r/min,上升流速达35 m/h时,藻类去除率可达80%,CODMn去除率达40%,浊度可控制在1.5 NTU以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北地区低温低浊水,探索了气浮中试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对混凝剂投药量、机械絮凝池平均水力梯度(G值)、回流比、排渣周期等运行参数进行研究,发现对于西安某水厂进厂水,混凝剂聚氯化铝铁(PAFC)比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处理效果好,机械絮凝池平均G值为70s-1、回流比为9.25%、排渣周期为2h时气浮池运行效果最好。混凝剂投加量直接影响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回流比越大气浮工艺对浊度、氨氮、CODMn、UV254、DOC的去除率也越高,机械絮凝池平均G值的变化对CODMn、UV254、DOC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排渣周期过长会使出水浊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沉淀与气浮工艺单元处理太湖原水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典型的太湖湖泊水源水,通过中试对比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两种工艺对太湖原水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气浮工艺单元对低温低浊水的浊度、UV254的去除率分别比沉淀工艺平均高14.94个百分点、7.51个百分点,对高温高藻水则平均高出5.77个百分点、5.62个百分点。气浮工艺较沉淀工艺能更好地去除藻类和藻毒素。对于CODMn、DOC、土臭素(GSM)、二甲基异冰片(MIB)的去除效果,气浮工艺单元略高于斜管沉淀。气浮工艺单元对各粒径等级的颗粒物去除率基本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了上向流翼板槽处理高浊度水的可行性,探讨了其处理高浊度水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其处理高浊度水具有高效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季节性藻类暴发问题越来越突出,常规净水工艺对藻类去除效果较差,严重威胁着饮用水供水安全。超滤工艺能够有效截留水中的颗粒物、胶体和微生物,尤其在解决含藻水问题方面具有物理截留的显著特点,已成为我国净水升级改造的重要技术。然而,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严重膜污染,极大地制约了超滤工艺的推广应用。围绕超滤工艺在处理含藻水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其膜污染内在发生机制以及调控技术,并对超滤工艺处理含藻水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助于发展和完善超滤处理含藻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黄河高浊度水混凝沉淀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时HPAM(水解聚丙烯酰胺 )一次投加、HPAM分步投加、PAC HPAM联合投加的试验。结果表明 :PAC HPAM联合投加与HPAM一次投加相比 ,处理后水的浊度可降低 1 15~ 9 2 7倍 ,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并且在沉淀后浊度大致相等时 ,HPAM用量可减少 4 0 %~ 6 0 % ,有利于降低饮用水中单体丙烯酰胺含量和其它有机物 ,保证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聚氯化铝、硫酸铝、聚硫酸铁和氯化铁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选择最合适的混凝剂进行后续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藻密度1.6×10~(10)个/L左右的铜绿微囊藻原水,经处理后取得相近的出水效果时,聚合混凝剂比无机盐混凝剂投药量少很多,聚氯化铝比硫酸铝的用量减少70%以上,聚硫酸铁比氯化铁用量减少30%以上;对于铜绿微囊藻原水,铁系混凝剂对浊度、TOC的去除效果优于铝系混凝剂;铝系混凝剂对色度、藻密度的去除优于铁系混凝剂。  相似文献   

11.
印染废水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且水量和水质变化大,水质成分复杂,针对上述特点,采用了C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1 200mg/L、BOD5为350 mg/L、SS为200 mg/L、色度为400倍、pH为11.5时,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92)二级标准.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2.
珠海市乾务水厂原水取自乾务水库,现状规模12万m~3/d,扩建工程建设规模为16万m~3/d。工程主要是扩建16万m~3/d的工艺,同时针对原水低浊高藻的特点对现状工艺进行改造。扩建和改造后的两期工程均采用絮凝气浮池、V型滤池和氯消毒的处理工艺,并预留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对低浊高藻水的有效处理,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浊度控制在0.3 NTU以下。介绍了水厂扩建工程的工艺方案、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单元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通惠河通州段微污染水进行水质改善处理技术的研究,确定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确定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为:气水比10,水力停留时间4 h,PAC絮凝剂投加量30 mg/L,出水中氨氮浓度(0.27~0.71)mg/L,总氮浓度(6.5~10.2)mg/L,总磷浓度(0.17~0.37)mg/L,CODCr浓度(30~39)mg/L,出水各指标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体质量标准,其中总氮浓度远低于课题研究目标的15 mg/L.  相似文献   

14.
黄振雄 《给水排水》2006,32(6):56-57
采用絮凝沉淀-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工程规模250 m3/d,水质复杂变化大,且毒性较大.该工艺自2003年12月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进水CODCr为3000~3 500mg/L时,出水CODCr约40 mg/L,CODCr去除率可达98%,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浅层气浮和涡凹气浮试验,比较两种不同气浮的除磷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去除相同量的总磷时,浅层气浮消耗的PAC与FeCl3量均低于涡凹气浮,且涡凹气浮需投加3mg/L以上的PAM,而浅层气浮无需投加PAM;脱色效果方面,浅层气浮优于涡凹气浮。涡凹气浮与浅层气浮的分离时间分别为30min、10min。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浅层气浮处理费用低于涡凹气浮。  相似文献   

16.
两级中和沉淀-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俊华  刘石虎  周健 《给水排水》2006,32(10):62-64
高浓度酸性氟磷废水回用处理中,一级处理后的低浓度含氟废水如采用传统活性氧化铝工艺存在操作管理复杂等问题.以某磷肥厂为例,提出了两级中和沉淀-混凝吸附工艺,并通过试验研究了中和沉淀及混凝的药剂投加种类及投加量,同时考察了pH及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除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中F-为178~190 mg/L、PO3-4为146~155 mg/L、pH为2~4.2时,一级和二级中和药剂采用CaO,投加量分别为2.5 g/L和1.2 g/L;出水可达到F-≤10 mg/L、P3-4≤0.6mg/L、SS≤70 mg/L,在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 g/L及pH为7.5的条件下,经进一步混凝吸附后,出水可达到F-≤1 mg/L、P3-4≤0.6 mg/L、SS≤70 mg/L,满足了回用水的要求,并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便及运行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采矿业的增加,铊(Tl)引起的水污染已经成为给水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含Tl微污染北江水为处理对象,在不改变常规运行参数(包括沉淀时间、pH等)前提下,对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两种工艺的效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重点考察两种工艺除Tl、除浊、除总有机碳(TOC)和除藻特点。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工艺的除Tl效率均随投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复合混凝剂PAC-PDM、AS-PDM除Tl效果优于PAC和AS。常规投药量范围内,沉淀除Tl和除浊效果优于气浮,但除藻效果较气浮略低。除Tl与除TOC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最佳投药范围一致。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于含Tl微污染北江水而言,混凝除污最佳工艺为混凝沉淀,最优混凝剂及投药量分别为PAC-PDM和7mg/L。  相似文献   

18.
应用PFS-EM组合工艺处理藻型富营养化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与具有“头领效应”的有效微生物群(EM)有机结合,对藻型富营养化原水进行处理。通过对PFS最佳作用条件的筛选,考察不同作用条件下对EM处理藻型富营养化原水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工艺组合,并进行较长期的稳定初试运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即PFS为30 mg/L,VEM/V污水为5/10 000,曝气时间为HRT/2(HRT=5 d),水温为25℃,pH为中性时,原水中叶绿素a,TP,COD,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89%,85%,60%。出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家地表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低浊高色富含有机物地表水难于混凝,试验采用“混凝-溶气气浮”(“混凝-DAF”)工艺处理此类水,并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凝-DAF”工艺在较低投药量时能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对于“混凝-DAF”工艺,增大混凝剂投量后出水浊度基本不变,但出水色度及CODMn可进一步降低;“混凝-DAF”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能力优于“混凝-沉淀”工艺。最后,对“混凝-DAF”工艺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解酸化-气浮-SBR工艺处理亚麻废水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亚麻废水是一种较难降解的有机废水 ,用单一的好氧生物法处理效果不好。采用水解酸化 气浮 SBR工艺处理亚麻废水 ,设计处理能力 10 0 0m3/d ,设计废水水质为 :COD 80 0~ 10 0 0mg/L ,BOD 4 0 0~ 5 0 0mg/L ,SS 2 0 0~ 30 0mg/L ,pH 7。在保证酸化水解调节池正常运行的条件下 ,COD去除率可达 2 5 %以上 ,再经气浮及SBR处理 ,COD去除率可达 85 % ,出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