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创新创业社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交流提升平台、培育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高校专业性社团在高校创新创业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专业性社团概念的厘清、功能的界定,剖析目前高校专业性社团的现状,从而探析专业性社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1)
在各高校全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通过对中医药院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师资力量"、"校园氛围"以及"家庭环境"四个维度的数据调查与分析,提出构建立足中医药院校专业设置特点和学生特性的,融"意识教育,师资优化,氛围营造,借力家庭"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转变观念,树立创业新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基地等几个方面,对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共青团中央明文赋予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地位,共青团主要从加强政治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推动工作创新等方面强化对学生社团的领导。鉴于大学生社团具有青年自组织的一般特征,学校团委必须给予社团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探索性建立学校团委向每个社团委派团员代表制度,由团员代表协助社长开展工作。由此在共青团组织与大学生社团之间形成了既有领导关系又有协作关系的"双重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0)
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变得愈演愈烈。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论是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今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把握创业机会能力薄弱。纵观创业成功案例,创业机会多源于生活"痛点"。文章从创业机会的特征、创业机会的来源以及引导大学生发掘创业机会的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发掘创业机会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7,(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围绕建筑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笔者阐述了创新和创业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的"三重视",接下来谈论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最后探讨了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0)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的积极回应,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实时制定了系列而全面的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也获得了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以及个人等多方资助和支持,确保了创新创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尤为重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创业创新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产学融合都是增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1)
新时代高校应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呼唤,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文章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特征、结合互联网特征精准把握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改革方向、寻找"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4)
近年来,全国本科院校广泛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作为大学生双创教育的一项实践教育环节,逐渐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视,高校师生参与度越来越高,项目申报数量逐年上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环境下,高等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该担负主要责任,需要打造双创教育的新模式。本文主要针对陕西省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希望对高校双创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