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鄂伦春族的主要分布地区、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着重对该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斜仁柱、木刻楞、土窑子、布棚等独特的建筑形式,总结了鄂伦春族民居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2.
郜英洲 《城市住宅》2021,28(10):125-127
以鄂伦春族传统民居"斜仁柱"为例,从民族文化元素的提取与更新利用角度出发,解析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感缺乏等问题,从而保护我国地域建筑符号的特色并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在自然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保留桦树皮表皮元素和顶端镂空部位的采光特点,同时迎合鄂伦春游猎民族对光的需求,将新建建筑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相互融合,使其更加符合地域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呼伦贝尔民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吉 《新建筑》1997,(4):30-31
通过对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是的鄂伦春、蒙古、达斡尔、俄罗斯等民族的民民调查调查与分析,揭示了民族文化对建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渔猎文化影响下的赫哲族传统居住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分析了临时性住宅和固定住宅中不同的建筑形式,揭示出赫哲族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民族习俗、经济条件、生产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赫哲族其他设计艺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人口为6965人(199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莫力达瓦旗、布特哈旗和阿荣旗,黑龙江省的塔河、呼玛、黑河市、逊克和嘉荫等地。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主要有二种解释;一是“使用驯鹿的人们”,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 此名称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文献记载,在此以前往往把鄂伦春族与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统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  相似文献   

6.
鄂伦春族以游猎为主的生活模式在白山黑水之间繁衍了千百年,形成了具有季节性迁徙和周期性聚居的显著特点。直到20世纪中期,鄂伦春族经历了由游猎向农耕经济的急速转型,致使民族传统的住居空间和居住建筑逐渐走向濒危。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尝试图解传统家庭结构、挖掘空间生长单元和聚落衍生逻辑,提取鄂伦春族传统聚落"住(1)"与"居(2)"的空间结构原型,为当下鄂伦春族村落更新提出依据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
鄂伦春族传统旅游工艺品设计的创意与鄂伦春族特有的文化符号相结合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还存在空白。作为彰显鄂伦春族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与美学内涵,蕴涵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鄂伦春族工艺品的总类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瑰丽的珠宝,如染织、刺绣、雕塑、陶器、金属工艺等等,鄂伦春族工艺品以它那浓郁的鄂伦春少数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和神秘的文化魅力赢得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关注。鄂伦春族工艺品来自于民间,是深深扎根于乡间土地的艺术奇葩。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工艺品发展迅速,以出口为主,逐步进入到世界行列。但鄂伦春族旅游工艺品随后由于计划经济的实行,由小作坊、小规模生产演变为以工厂化生产为主体的格  相似文献   

9.
《建筑》2017,(10)
<正>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建筑本身承载并传达着意义,民居建筑作为文化传达的载体,本身这种传达方式就非常有意义,远非文字传达方式可以比拟。建筑与人的生活最为紧密,其形式类型最为自由多变,在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地方及民族文化特色。研究传统民居对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继承和发扬民族建筑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的生活场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长久以来,宁夏回族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鄂西土家传统天井院落的建筑特点和天井功用的论述,指出土家传统天井院落在立足于本土自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院落形式,创造了适应鄂西土家人生活习性的庭院文化,很好地解决了居住中的通风、采光、吸尘,排水、晾晒衣物、改善环境饲养家禽等问题,达到建筑与环境、民族文化与居住功用的水乳交融,丰富了传统庭院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辉 《天津建设科技》2006,16(Z1):97-99
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酝酿不同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当今社会的建筑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及国际交流的频繁往往会发展成国际性建筑文化,建筑设计面临新的课题,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但要避免盲目抄袭,要使之融合成新的地区与民族性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9)
鄂伦春族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鄂伦春族的文化及民族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展现。文章主要从鄂伦春族民间美术的三大重要绘画题材出发,研究鄂伦春族民间美术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本质特征,展现了鄂伦春族民间美术背后的民族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3.
云南拥有丰富多彩、多民族文化融合并存的历史文化,对于各民族不同形式的传统民族建筑民居的研究,云南省起步晚,并且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介绍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条件,通过分析迪庆藏族自治州民居聚落模式,总结其建筑形式及其特色,探索云南民族建筑的特点,对于地域民族建筑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4)
桦树皮文化正悄然退出鄂伦春族人的生活和人们的视线。中华民族要想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要在保证中国本土文化不断进步、不失去本民族的"根"的前提下,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萃,这样才能与世界发展同步,且保持民族性。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必须保持民族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5.
将传统形式、仿古建筑、民族形式与传统样式等语言概念进行归纳概括,在对比分析中赋予仿古建筑形式科学的语言概念;通过仿古建筑形式兴盛发展成因的分析,揭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仿古建筑形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明确了仿古建筑在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社会定位;通过研究探讨以期产生对仿古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域建筑文化中的“范式”与“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地域文化”认知与认同的缺失    中国的西部不仅有着多元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不乏丰富的人文资源。比起东部地区,西部经济的确比较落后,但是西部的文化却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沉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尤其是同时兼具多样的生产方式,民族族群、建筑种类更为其他地区所没有    古老的中华文明融合了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 50多个民族文化,西部地区可以找到包括众多少数族生活习性、器用物皿、房屋建筑等等在内的广泛的历史存留——这珍贵的民族文化往往是文化人类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等研究的宝库。    然而,建筑…  相似文献   

17.
陈乔 《住宅科技》1997,(2):16-17
住宅建筑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物质文化形式之一,是文化的一部分。从作为原始人类赖以栖身的场所,到今天成为具有生活信息与工作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住宅的基本功能,都是为居住者提供居住生活场所.但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住宅占有方式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风俗的各异,就形成了各种性质和不同形式的住宅。值得提出的是.生活居住模式与建筑空间环境,呈互释、互动的关系。换言之,特定的生活模式,有其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空间环境,而特定的空间环境背后,必然存在可诠释的社会基本结构和居住生活模…  相似文献   

18.
森林文化体系下内蒙古呼伦贝尔 地区以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及 俄罗斯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因传统生产 生活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形态各异的传统居 住方式。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对各少 数民族传统民居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产 生异同的原因,并总结出森林文化体系下相 近的自然环境特点、多民族融合的聚居状 态,以及相通的宗教与精神信仰使它们具 有许多共同特征,进而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少 数民族民居的地域性创作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影响传统民居建筑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等的不同,样式和风格也都不尽相同。其中,宗法制度无一例外地给各民族建筑带来过影响。该文以宗法制度为切入点,以有着明显文化特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和实态调研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宗法制度在空间布局、装饰艺术、房屋建造三方面对维吾尔族民居建筑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与审美观点、道德修养和生活方式等相结合,以此形成特殊的建筑形式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仿古建筑弘扬了民族文化,体现了传统建筑风格,改善了建筑环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一直是设计师们寻找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通过对永定下洋温泉度假酒店设计的实例分析,浅谈古建筑特点与传统民居形式,以及仿古建筑如何设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