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渝地区夯土民居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太行山清漳河流域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走访为基础,选取原曲村为代表性样本,结合当地村志等基础资料,通过对村落的地理区位、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建筑营造的梳理,分析当地传统村落特征,挖掘地方文化研究价值,为今后当地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的形成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其公共空间形态既是村落对地形地貌的回应,也是技术不成熟时应对风环境的重要手段。土默川平原整体箕状的地貌环境以及严寒地区气候特征使该地村落公共空间形态具有适地性。运用SPSS对平均风速与村落户数规模、户廓密度、围合度和天空开阔度四项公共空间形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基于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平均风速比模型,并界定出符合舒适度要求的公共空间参数适宜性尺度区间,以此作为公共空间和冬季风环境相关性研究的切入点。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风速比与天空开阔度呈正相关,与户数规模、户廓密度和围合度呈负相关,形态参数对平均风速比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围合度>户数规模>天空开阔度>户廓密度。通过对该村落舒适度占比与形态参数的研究,可知当户数规模大于170户、户廓密度大于0.5、围合度大于0.87时,村落内部满足舒适条件的区域占比有显著增强。通过对传统村落内部所蕴含的形态与风环境之间相关性的挖掘以期为土默川平原传统村落绿色营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锡伯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锡伯族村的实地调研,对其历史文化资源、村落整体特征、传统民居、公共空间环境、居民需求等方面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产业资源、村民情感需求、地域气候等方面提出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迪  刘卫国 《城市住宅》2016,(11):60-63
正石堰坪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第一个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土家山寨,村落风貌完整、布局考究,风景宜人,建筑形态丰富,人居环境极具民族地域特色。通过实地调研对该村的村落文化内涵、景观及民居建筑、传统人居方式进行研究,挖掘思想根源,总结其在营造村落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进而指导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袁青  赵家璇  冷红 《中国园林》2022,38(3):45-50
寒地冬季严酷的气候条件对老年人在住区绿地的活动行为影响显著.利用实地调研与问卷结合的方式对哈尔滨市6个样本住区的226位老年居民进行调查,对老年人个体属性、绿地环境特征、环境认知、活动行为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活动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影响二者的因素.结果 表明,严寒气候背...  相似文献   

7.
赫图阿拉城冬季外环境分析与绿化营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本文通过建立赫图阿拉城模型,运用Ecotec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以永陵镇冬季气候条件为出发点,对城内6个古建筑院落冬季风环境和日累积太阳辐射量进行了模拟,并进行了结果分析,提出6个古建筑院落的绿化营造策略。数值模拟可以为古建筑的保护研究提供直观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以人居环境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建立生态的、以人为本的乡村环境。本文主要探索福州地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从传统村落环境"以人为本"的人体舒适性入手,以永泰县春光村为研究对象,选取"综合舒适度"作为研究方法,对冬季春光村的综合舒适度进行研究。通过实测分析得出,春光村冬季的综合舒适度良好,该村舒适度指数近似实际人体感受,能够营造宜居的村落空间小气候,并对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的评定提出人体舒适度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严寒地区典型乡村聚落形态为研究对象,分析冬季冷风与村落形态的相互关系,结合地形地貌和建筑密度的综合影响,运用软件模拟与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村落规模和村落空间布局两个方面探讨村落形态适宜的发展方向,以改善村落的热环境,延长乡村居民户外生产及活动时间,提升居民冬季室外活动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4)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过程中会大量使用的植物,能够营造出不同的园林氛围和特点。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花卉在严寒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低温严寒冻害,因此,需要切实做好花卉冬季养护和防寒保护工作。只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养护管理,才能保证园林景观得到完善和保护。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冬季园艺花卉防寒养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关注气候的校园改造规划对寒地城市校区建设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冬季恶劣的风环境对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选取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进行研究,从提升校园冬季舒适度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索冬季风环境舒适的校园改造方案。结合冬季寒风盛行的地域性特征合理组织校园空间,提出了冬季防风的校园改造规划策略,为建设生态型、低能耗的校园规划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由于气候特殊、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导致居住环境的节能水平不够。现以河北省西部山区传统村落民居节能改造为出发点,选取保定市阜平县顾家台村为研究对象,对当地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汇总传统民居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以延续传统民居做法、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满足当代农民居住需求为前提,针对其围护结构、平面布局及采暖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改造策略,探索了提高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严寒地区冬季室外气温低,热舒适性差,热环境优化设计难度大。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提出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应用ENVI-met分析空间形态、建筑密度、容积率对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为东北严寒地区及相近寒地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规划转型的新常态时期,人居环境建设成为工作重点之一。在物质环境与人居环境共同营造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以人居环境视角,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原因、发展类型及研究方法,总结当前研究进展,思考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方媛 《山西建筑》2021,(1):27-29
通过实地调研测量并结合谷歌地图绘制了大冶市柯大兴村的模型,并借助CFD模拟分析,对柯大兴村室内外风场在夏冬季节的风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古村落选址位于山南以及东南稀疏,西北密集的布局具有气候适宜性的科学依据,并对村落西面后方形成的风影区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拥有较丰富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与自然资源,由于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筑营造技术、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因素改变的影响,大量传统村落正在被逐步残蚀或消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逐步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格局、风貌建筑、历史要素及传统文化,使历史资源有效转变为乡村发展的生产力,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以莱西市西三都河省级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进行传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村庄现存状态评估,探讨传统村落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颜廷凯  金虹 《建筑科学》2020,36(8):107-113
本文探究严寒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严寒地区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以典型严寒地区城市哈尔滨为例,选取冬、夏两季的高温晴朗天气作为气象背景,采用中尺度WRF/UCM系统模拟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分析不同季节热岛效应对严寒城市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严寒地区热岛效应对冬季室外热环境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哈尔滨白天热岛分布均匀、强度较低,夜间热岛以城市中心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实验分析得到冬季热岛强度最大值出现比夏季提前1~2 h,其中最大热岛(UHI)强度为5.52℃,且日平均热岛强度比夏季高出1.03℃,热岛效应对严寒城市的气候环境影响冬季比夏季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入符号学理论和方法,对传统村落景观意象进行分析研究,以贵州郝家湾古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搜集,挖掘和提炼其村落环境中的景观符号,拟构建从语义学、语构学到语用学的景观语言体系,从景观符号、景观语法到景观文本对传统村落景观意象进行深层次解读。  相似文献   

19.
《工业建筑》2017,(1):44-49
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其建造方式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体现,极具地域特色。但是,传统村落的研究多侧重于空间形态、建筑类型和人居环境方面,对其安全防御体系的探讨相对较少。以湖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规划选址、聚落空间布局、民居构造技术三个层次对传统村落的安全防御性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其为社区安全环境设计、新农村规划设计和传统建筑的保护规划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湖南传统人居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严寒地区农村幅员辽阔,农业生产依赖度高,庭院面积比重较高,受地理、气候、经济、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庭院地域特色突出,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承载着多项功能。通过对严寒地区1 134户庭院的规模、布局形式、使用功能、环境品质等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在构建四种庭院模式,即生活模式、农产模式、作坊模式和店营模式的基础上,以集约土地、优化功能、弹性布局和营造宜居环境为原则,提出了功能整合、空间组织和环境改善等三方面的建议,以期通过庭院空间整合优化逐步改善严寒地区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