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郝铭 《中州建设》2010,(13):60-61
阐述了武汉旧城区的价值与症结所在,指出在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武汉旧城改造有避免武汉城市发展陷入“千城一面”困局的作用,旧城改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武汉旧城改造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趋势已经越发明显。这就需要实行某种措施能够匹配上快节奏的建设速度。"千城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旧城改造是当下解决当前城市重建与完善最切合实际的方式之一。本文将以旧城改造中的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旧城改造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导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的问题。探讨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旧城更新、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掌握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成为重中之重。城市老城区重点片区的保护和更新的最终目的是在保护的基础上,使得该片区体现城市特色和风貌并得以发展、延续。许多城市在旧城区的更新过程中破坏了原有的城市肌理,盲目的商业开发,使得"千城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基于城市肌理保护的视角对济南老城区的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如何从空间的角度来延续济南老城区的场所精神,进而起到保护济南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这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城市史等学科知识,对现行的大规模改造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提出了北京旧城有机更新的理论研究与政策框架.同时,论文也以北京旧城为一个例子,进一步发掘了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实践从规划方法角度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论文共分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北京旧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首位度的文化之都。然而,进入19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这不仅对北京旧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且给整个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急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讨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以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运用专业理论与设计方法,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生态学、美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旧城东部的重要历史阶段为研究基础,梳理了研究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以可视化的叠加分析为手段,对城市文化的空间集聚与重要程度进行图像化的分析,最终确定以"创新文化"和"活态文化"为切入点,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对北京旧城东部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王晟  许乙青 《城乡建设》2012,(10):48-50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新城的"千城一面"和旧城的参差不齐逐步让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并且更为严重的是,在广大的中小城市,原本负荷较大的旧城急需积极的更新有效的平衡发展,旧城土地再开发就是一种追求平衡的方式。在"住房成为商品"更深的注入到的人们思想的  相似文献   

8.
<正>前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给城市资源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城市扩张与旧城更新。对外部而言,无序的城市扩张易于造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城市内部,特别是老城区中的历史街区,旧城更新容易造成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同时,如何平衡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是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历史街区"的概念的首次提出,是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通过的《雅典宪  相似文献   

9.
发展首都壮美秩序重振北京古都风貌吴良镛要把北京建设好,把旧城保护好。这就要从加强城市设计,提高新建筑的创作两个方面加强引导!旧城的保护工作要保护历史遗留下来需要保护的文物建筑。从项目上看,有故宫、景山、北海、天坛……内容固然不少,但从绝对数量上看已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城市建设出现广场热、宽马路热、大草坪热等等不良现象,这种群体竞相"发热"的后遗症之一,便是"千城一面",城市的历史和个性被抹杀。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分析解读,提出了如何从规划层面采取措施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轴线是北京旧城规划设计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中轴线上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有些已不能满足现代需求,且历史感日渐退化。以传统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广场为例,从遵循北京旧城整体布局的中轴空间营造、中轴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历史场所氛围的塑造、多种功能需求的满足4个方面进行解读,探讨了城市中轴线场所有机更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地块的具体应用,指出渐进式"微更新"是旧城环境改造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17,(2)
城市更新几乎伴随城市发展全过程,利用旧城现有资源实现旧城复兴,必须在现有城市更新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资源"挖掘、渗透与融合"的更新方法,立足于旧城资源挖掘,针对资源节点运用多种设计手法实现资源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将资源价值引入城市生活。再通过整体设计将资源价僮融合到城市更新总体布局、历史文化延续和产业功能提升中,从根本上提升旧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将这一更新方法结合重庆北碚区滨江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建设追求"提质增效、存量发展",避免空间风貌"千城一面"的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成为挖掘土地价值的主要途径。而作为旧城改造中"性价比"较高的老工业区备受关注,同时,工业遗存的价值也逐渐被重视,"保护、利用、复兴"成为当今国内老工业改造的主要思路。通过对西安市幸福路地区军工厂建筑及环境的调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保护级别和保护方法,以期寻找出旧城更新与工业遗存保护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实现延续旧城空间肌理、传承旧城文化精神、凸显旧城风貌特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背景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交集空间"北京最大的无价之宝就是北京的旧城,民国年间,虽然有所拆建,但一直保留了明清时代完整的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6年里,旧城遭遇了三次严重的拆建运动,以至于现在的历史建筑遗存不足解放初的1/4~1,旧城的整体环境面临毁灭殆尽的危机。痛定思痛,2004年北京市政府编制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历史文化建筑将摸清家底,分类制定保护方案。对习总书记提出的"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北京回应:将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对建筑整体风貌提出要求,对建筑体量、尺度、风格、色彩、形式、材料等基本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定。另外,北京将制定旧城人口、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旧城建设"负面清单"。在城乡空间中,本  相似文献   

16.
赵正雄 《华中建筑》2005,23(Z1):71-75
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保护北京旧城区;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街区(地段)建设新项目,始终是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文结合国家大剧院工程实施方案,从城市设计角度,以天安门历史街区(地段)的"城市轴线"、"广场空间界面"等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对如何在历史街区(地段)建设的问题作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旧城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空间作为潜在而丰富的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北京面临的土地资源、生存环境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与现状,着重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探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文章在研究了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原则及措施后;并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地下空间利用、地下共同沟、地下车库等地下空间利用的具体设想,探讨了北京旧城地下空间的开发策略,以期在地下空间开发的契机下寻求古城保护的更好出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提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包括"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和"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1.与北京旧城其他需要保护的内容相比,"胡同格局"与"胡同-四合院"建筑形态所共同组成的"胡同-四合院"系统,一直是北京旧城保护的难点之一.究其原因,不但有思想认识和政策体制方面的问题,也存在具体操作中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困难,并同时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上的困惑和保护技术方法上的现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从交通专业出发探讨强化城市可意象性的方法。将交通意象要素划分为2大类、5中类、14小类,分别探讨各要素意象性的优缺点及强化方法。最后区分建成区、旧城成片更新区、新开发区,提出相应的交通意象强化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大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陆续被改造成高楼林立的"大盘",导致中国部分城市形成千城一面现象。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了千城一面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基于有机更新理论,从城市地域特色的挖掘、有机更新理论下的旧城改造策略、城市IP的打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改善策略,希望该研究能为缓解当今千城一面现象提供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