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洪涝问题,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文章通过解析国外雨洪管理方面的"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水敏感城市设计"理念,对比我国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特点,以长沙市烈士公园片区为例,探讨了旧城区海绵城市规划的方法,为新时期旧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泉州市峰尾古镇的雨洪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传统城镇空间营造中的海绵城市思维,并从古镇的风水格局、排洪系统、建筑排水、排水构造等方面分析古镇空间营造中体现的海绵智慧,最后从峰尾古镇雨洪空间营造的思路中提出对当代城镇的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极端雨洪灾害日趋频繁和我国城市持 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 以海绵城市理念,推进蓝绿灰基础设施结合,系 统构建雨洪韧性城市体系的框架,从空间管控、 工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思路, 并建立了雨洪韧性城市的风险适应、风险防治及 灾害应急实施策略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 国多个新区规划建设案例从理想蓝绿空间结构、 洪涝统筹治水体系和功能复合的用地布局等角 度探讨了构建和谐“人水城”关系的规划解决方 案,以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视角制定目标,多专业、 多角度、多手段制定治水方略,推进海绵城市理 念的落实,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李思祎  江彬 《城市勘测》2021,(z1):16-20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径流特征以及加装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径流削减的规律,该研究以西安市城区重点雨涝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模拟现状条件下不同设计雨峰系数、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降雨径流的变化及加装4种LID措施组合:15%透水路面和无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25%绿色屋顶,15%透水路面和50%绿色屋顶,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后降雨径流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当加设15% 透水路面和75% 绿色屋顶时,洪峰洪量削减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在设计降雨重现期P=1年时,较现状条件下洪量削减36%;设计降雨重现期P=10年时,洪量衰减率减至24.3%.所以LID措施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但随着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加装LID措施效果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虽然防洪基础设施被广泛采用,滨河城市仍然饱受洪水的困扰。即使不再过分强调工程设施的必要性,但在控制性洪水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洪水只要发生就该被阻止仍然是人们一贯的思维,洪水即意味着灾难。为推动城市弹性洪水理论进展并提升城市系统存续能力,主张一种适应性承洪策略,通过城市设计来阻止损失,为温和的洪水留出空间并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明确了适应性承洪策略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其特征;通过在间歇性洪水中积累经验,重塑河流生态来应对极端灾害;在实践层面上,提出了三项城市设计原则来改善建成环境,提升城市承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的理念发展为城市管理者增强城市雨洪管理能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通过下沉式绿化带、透水铺装及环保型雨水口三方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龙舟水"强降雨期间对工程范围进行观察记录,证明海绵设施可轻松应对常规暴雨事件,与其他城市相比突显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厚,但是人口基数大,平均下来的占有量就很少。因此水资源紧缺是目前我国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通过海绵城市的理论在对城市住区建设过程中的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部分城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也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住区规划建设中可以重复利用水资源,有利于维持整体城市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海绵城市理念针对性研究城市住区雨洪资源的利用是有效的,也是发展主流所驱使的。  相似文献   

8.
国际劳动力要素的涌入,为全球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智力、劳力支持,这成为其不断发展以及成功的核心动力,作为国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的国际居民在总量、空间布局和人员结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上海作为东道主在接纳国际人口方面也逐渐表现出异域文化空间内涵不足、缺乏公众参与途径、社会融合度低等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国外城市先进经验,探索提升上海市国际包容性的针对性策略,包括丰富异域文化空间内涵、开拓国际居民融入城市的途径、保障国际居民的市民权利和权益,以及鼓励国际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同时,硬化地面大量增加,降雨入渗大幅减少,汇流时间缩短,径流峰值量增大,加之部分区域下游排水能力不足,导致近年来许多城市内涝频发。雨洪水的合理利用对于节水、防洪、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好、管理好雨洪水,成为兴建海绵城市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雨洪水的危害、意义、利用现状并且阐述了雨洪水利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社会各方面应该承担的职责,希望能对雨洪水的利用提供引导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不断出现,城市的过度开发建设使城市原有水系统发生改变,并导致城市水灾害频发及水环境日益恶化。自2014年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后,城市水系统问题逐渐缓解。本文通过引入国际最新的韧性理念,将韧性思维引入海绵城市规划策略的构建中,从生态韧性、工程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四个维度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同时,结合现有试点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碎片化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试点的海绵城市——济南市济西推广区海绵城市概念规划为研究案例,以韧性思维为指导,系统地提出了海绵城市生态格局构建、系统规划及建设引导方面的规划策略,并探索了海绵城市延伸的产业开发及建设管控机制,试图为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提供一种新思维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宏观格局规划与实施协调统一,其中宏观格局的规划在整个雨洪景观安全格局中扮演着战略指导角色。文章根据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对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岛为例,依据城市自身气候特点、水文条件、土地资源以及构建海绵城市的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估,构建了5个方案层,8个影响因子组成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是解决横琴岛雨洪问题更为有效的措施。人工湿地在促进城市降水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资源的再生潜力,可以获得城市雨洪管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凸显,归根结底是城市规划问题,面对如此困境,低碳理念应运而生,逐渐被推广到城市规划中。通过对低碳城市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了低碳理念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徐赛  杨麟  李松 《城市建筑》2022,(5):75-78
雨洪径流一直是诱发城市街道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街道雨洪管理基础设施的研究可以帮助提高城市街道的雨洪韧性。雨洪蓄回型树池是一种结合了雨洪管控功能的小型市政设施,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树池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分析总结了雨洪蓄回型树池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结构选材、应用范围和实践效益,为城市的雨洪管控设施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严重雨洪问题、现行规划体系中涉及雨洪控制利用相关规划的欠缺和局限,以及在一些城市开展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中遭遇的困难和思考,总结实践经验,并研究、借鉴发达国家雨洪管理规划的相关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迫切要求,提出我国城市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综合性规划的概念,讨论其构成、主要编制内容及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对如何将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纳入中国城市规划体系并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开展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和国外发达城市在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设计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环境标准相对落后、规划设计理念相对落后、对城市基本功能认识不足、公共服务与无障碍设施缺乏整合、对无障碍通用标识作用认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提升策略,侧重于管理者的角度给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量化评估LID措施在市政道路中的雨洪控制效果,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官渡区241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海绵城市道路的SWMM模型,围绕汇水区概化、降雨条件设计、模型参数选择、率定及验证等方面探讨海绵城市道路雨洪控制效果.研究表明,海绵城市道路能够有效地削减场降雨的峰值流量、径流总量及年降雨径...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很多城市由于对雨洪资源不能进行很好吸收和排放,使得城市经常出现洪涝灾害。与此同时,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由于城市用水量巨大,往往会使得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用水及生产和生活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绵城市的建设应用而生,海绵城市的建设构想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对城市内的雨洪资源进行有效地吸收,从而以减少城市内涝灾害,而在比较干旱的季节,所吸收的雨洪资源能够很难的流入地表,以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之用。该建设构想对城市更好的进行水资源的维护和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建设如何更好地对雨洪资源进行利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雪琴 《门窗》2020,(3):139-139,14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随着城市化现象逐步普遍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最显著的是城市雨洪问题等城市环境的负面问题。为了减少雨洪问题等城市环境负面问题给城市经济以及省会发展带来的影响,现提出雨洪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分别从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仅细化分析此设计策略的特点。具体论述则体现在弹性设计、节约设计、人性设计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