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破碎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合理布局绿色基础设施以满足人类福祉的需求,仍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景观管理实践的主要难题。以新疆阿拉尔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路径分析等方法识别对地区景观生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源地与廊道,通过补充战略点的方式对网络进行优化,进而结合区域实际状况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思路。研究结果可为阿拉尔市及阿克苏地区生态修复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也为"一带一路"其他干旱区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布局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新江湾城的河湖水系作为绿色水基础设施,是防汛除涝排水安全、雨水资源利用及水资源调度、水环境保护及水生态修复和水景观营造等综合功能的共同载体。水系综合规划和建设充分发挥了河湖水系的安全、资源、环境与生态的综合功能,真正体现出了生态绿色和低碳。新江湾城在除涝排水安全上实现了"雨水自流排放、除涝以蓄为主";在水资源上,利用雨水资源及黄浦江天然潮汐进行引排水调度;再通过雨污分流、初期雨水面污染控制和岸坡生态化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措施,保护了河湖水系的水环境,并营造了新江湾城优美的水景观。  相似文献   

3.
卧龙湖生态保护区是以卧龙湖自然保护区为中心,深度受到城镇扩张、工业猛增和农业生产影响的地区,综合体现出水量减少,河流水网遭破坏,分散坑塘广布,区域汇水能力下降;城镇建设与湖区生态环境缺乏良性互动,对湖区干扰和污染较大;区域廊道系统网络化程度较低,且网络复合度低,功能单一等生态问题,其中水源急剧减少和水质恶化成为制约卧龙湖生态保护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立足于解决卧龙湖地区水源和水质问题,在区域生态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功能复合的区域廊道网络与水收集系统、城镇乡村绿色海绵空间综合体与水质净化系统规划,耦合共生构建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绿色海绵”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卧龙湖生态保护区的雨洪调蓄与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是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和历史民俗文化的反映。乡村聚落景观风貌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是新时期乡村景观建设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乡村聚落景观保护和营造的需求,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环保工程等先进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性、系统性的方法,包括对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整体保护、局部修复,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修复等内容,以提高乡村聚落景观保护和营造的效率、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指标及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手段——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适应性却与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通过对上海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的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渗透率的调查,结合室内人工降雨模拟实验和SWMM水文水利模型对汇水区径流量和污染物含量的模拟演算结果,构建适合上海气候及土壤条件的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筛选适宜上海地区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并在上海首个城市绿地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项目中进行实践验证,为上海城市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实践和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的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无序扩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加剧了潜在的区域生态风险。从土地自然演进的视角,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了佛山市水文系统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以及乡土文化安全格局。在GIS与RS空间技术支持下,构建了低(底线)、中(适宜)、高(理想)3种不同安全水平的佛山市生态基础设施,并识别了建设用地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态冲突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讨论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区规划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华翔绿地、云霞绿地、生态防护林带为主的虹桥商务区区域绿地景观实例。从规划与设计、宏观与微观两方面,阐述现代景观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建筑、水体、绿化等景观元素的协调共存关系。为满足多功能需求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提出的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结构布局、优化公共环境空间功能、完善生态防护内容等设计策略,为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景观展示空间,构建绿色设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丽 《居业》2023,(10):113-115
本文以衡阳市周边微湿地为研究对象,对衡阳区域微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拟从微湿地水文修复、生物修复、湿地经济等角度出发,对衡阳区域微湿地生态修复规划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水系营建、形态重塑、植株配置等方式重构微湿地生态环境,并从水文、生物多样性、景观品质、湿地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微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背景之下,寻求 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已成为普遍 共识,由高碳粗放的发展模式向集约高效的 低碳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变将是未来乡村人居 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现有乡村 “高碳排”与“低碳汇”的现实问题基础上, 认为保护乡村生态空间布局,协调乡村生产 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价值平衡是构 建低碳乡村人居环境模式的关键所在。随后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核心技术,构建了 适宜乡村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同时将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评价体系中, 并对所研究区域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分析评 价。最后,结合“增汇减排”的低碳目标,进 一步提出乡村景观格局优化和重组的具体策 略,旨在为探索适合生态敏感区乡村的低碳 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雪原  周燕  禹佳宁 《风景园林》2020,27(11):50-56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提供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面临建设用地扩张下的空间置换、总量缩减、结构破碎等问题。以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雨洪调蓄功能为切入点,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武汉市域内的绿色基础设施进行空间格局及水文区位分析;通过构建模拟城市扩张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整合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发展引导约束条件与空间控制约束条件作为运算规则,计算转换概率来模拟城市的扩张;以此分析城市扩张所带来的不同类型绿色基础设施的格局演变与内涝风险。研究发现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武汉市水文关键区位敏感性高且易被侵占,建成区将面临雨洪调蓄功能降低所带来的内涝风险。城市扩张与用地的博弈难以避免,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发挥城市雨洪调蓄功能的天然载体,其结构完整性对于城市水文过程良性循环起本底作用。保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敏感性高、易被侵占且具有关键水文功能的区域,根据风险程度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对于武汉市绿色基础设施保护及内涝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道路生态化研究对统筹推进中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维育区域生态格局乃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国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景观割裂、环境侵扰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基于国内外道路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梳理农村道路环境及景观研究进展,厘清其景观生态化内涵机理,从道路主体、沿线设施、路域环境、养护管理等多维度构建黄土台塬区农村道路景观生态化改造模式。以宝鸡市金台区北坡生态整治项目作为实证案例,总结梳理美丽农村路绿色化营建方法举措,通过生态修复、景观重构、文化塑造和工程建设等手段推进黄土台塬区农村路域景观生态的修复与重塑,为营建美丽绿色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低影响设计与开发(LIDD)为视角,将安庆康熙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雨水系统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散式地块之间的特征性,提出适应于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和雨洪管控的方法。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理念对区域现场进行区块化和功能化布局分割,通过雨水系统区块和植物景观区块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低影响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模式,提出滨水景观营造需在保证良好的水文循环基础上将整个区域统一规划,满足城市雨洪管理和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因其气候的特殊性,其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一般气候条件下的地区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大量中外历史案例,着重对于干旱及半干旱区规划当中的特殊“绿色基础设施”——水利用与景观营造相结合的规划设计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并梳理其历史经验,总结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手法,发现其与一般气候条件下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的不同所在,以期对于当今干旱地区的GI系统规划建设有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溪流河道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已成为城郊河道的主要问题。为推动乡村城镇自然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构建良性可持续的生态河道景观,文章结合厦门市海沧区过芸溪修复建设实践,主要探讨了溪流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和景观营造方法,并总结其修复、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汪笑梅  种培芳 《园林》2021,(5):42-49
滨水景观作为城市边缘地带,是城市自然资源和生物类别最为丰富的区域,对于城市风貌的打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其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景观环境和谐发展。以兰州黄河风情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探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滨水景观类型,探讨现存问题,从滨水景观生态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景观优化措施和生态修复策略。旨在解决兰州黄河风情线滨水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城市滨水景观发展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支撑,探寻现代滨水生态景观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23)
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营造景观形象、城市文化的主要手段,逐渐为大众所认知。在此情况下,文章以茶山竹海的自然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景观植被、绿化空间、地理位置、水文气候等,并从区域划分、景观特点、保护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景观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促进生态保护与景观利用。【方法】以国家级大型运河航道实践——“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基于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叠图分析,利用地形、气候、植被、人文景观资源等信息,对运河沿线的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依托运河开挖后形成的线性空间,提出以恢复生态廊道连通性和廊道景观在地化为双重策略,形成七大主题展示的景观分区,选择其中的4个核心节点控制线性空间变化与景观叙事节奏,从而形成完整的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路径。【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运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充分融合运河的生态修复与文化属性,探索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运河航道生态景观构建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绿色生态水运基础设施提供景观规划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当前苏南地区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一些城市建设用地通过侵占农田、水体等乡村传统空间来达到扩张用地范围的目的,导致乡村空间无序蔓延,景观格局紊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建设也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分析水网地区乡村特有的地域环境特色和空间网络类型,剖析现阶段水网乡村在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系统性的构建策略,维持和恢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风景道作为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其所具有的多重功能近些年来逐渐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但目前研究缺乏风景道客观、综合的识别体系。提出寻常风景的概念,从空间格局、空间质量和空间多功能性3个维度重新定义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现有的风景道识别体系中,以空间视觉评价、景观空间综合质量评价、游憩吸引力评价、潜在生态性评价为一级指标,以景观空间多样性、聚落风貌、交通可达性、潜在生态廊道等为13个二级指标,形成乡村风景道综合识别体系。同时以辽宁省黑山县为例,在保护乡村自然基底的基础上较为客观地识别现有道路所具有的风景道构建潜力并对其做出初步规划,对同类型区域的风景道识别与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市化土地高强度开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及城市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基于山地城市特征的绿色空间网络破碎、开敞空间可达性差、景观环境弹性趋弱等绿色基础设施针对解决的问题梳理,提出多维立体的区域绿网格局构建、类型多元的绿色空间路径完善、功能复合的绿色工程设施塑造等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途径,以期为复杂地貌影响下的山地绿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维护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