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城乡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为主进入到质的提升发展阶段,"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城不城、乡不乡"等特色趋同问题是城乡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城乡特色危机不是中国独有,关于"特色危机"和应对策略国外有不少各具特色的针对性探索。但是,当我们将"城乡特色危机与规划应对"这个议题放到彰显文化自信、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时  相似文献   

2.
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2003年提出"统筹城乡"开始,到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了国家战略主导下的"以城带乡"阶段,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大量开展,这一规划完全不同于1990年代以解决乡村工业化所产生的空间"碎片化"问题为核心的问题导向的规划,而是在充分把握"主体与边界"、"阶段与模式"、"非农化实现形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制度创新的方向"等几方面内容的基础上,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核心的目标导向的规划,制度创新和空间组织是支撑规划的两大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浙江省德清县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发展的思路,编制了<德清县县域总体规划>,规划将全县整个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范围来研究,打破城乡分割,实现了县域城乡空间规划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对产业空间的科学安排是当前各地编制城乡统筹类规划时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产业发展视角,根据城乡区位关系与区域增长动力的差异,将城乡统筹路径归纳为以城带乡、产城融合、农业现代化、特色小镇等4类模式,并结合笔者参与的若干规划项目实践,提出了城乡统筹模式下产业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规划目标与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历史经验,为全面破解"三农"问题,化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指导思想,同时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新方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  相似文献   

6.
<正>产业新城发展模式侧重"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理念,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加速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载体。产业新城理念由产业园区发展而来,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手段,其选址、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是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长期系统工程,合理布局成为产业新城重点关注内容。交通破局,区位发展优势凸显对于产业新城来说,区位的选择和  相似文献   

7.
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应是城乡之间通过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就是指要统筹考虑"城"和"乡"的生活垃圾处理,在收集、转运和处理上,因地制宜、科学治理,解决好当前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放、治理落后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城市模式或是处理标准,搞"城乡一样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会议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新俐 《中州建设》2008,(19):45-45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抉择。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城乡差距明显拉大,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提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可能;国内外丰富的惠农政策和经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基础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推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实现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向春玲 《城乡建设》2006,(11):59-61
在我国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城乡一体化包含有以下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囿于农村发展农村,而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宽广视野和思路谋划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以新的产业动能带动城乡统筹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小城市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新一轮建筑产业现代化变革发展的新方向,是未来获取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甘肃省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地带,通过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打造全产业链生态系统,是甘肃省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响应国家换挡提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首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规划,探索新产业驱动下园区规划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产城融合的角度为今后相关产业园规划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张建兵 《山西建筑》2009,35(9):61-63
介绍了目前中宁县城镇村庄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指出了中宁县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同时阐明了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期推进中宁县的新农村建设,实现以城带乡、乡村互动、城乡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在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乡村发展的束缚,城乡发展机会严重不均,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试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导向上希望以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实际效果并不显著。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战略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北京进入后奥运时期,规划正在经历从城市规划到城乡规划的转型阶段。北京近远郊乡镇受城市辐射、重点功能区带动、房地产市场走向等因素影响,已成为北京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前沿阵地。但该地区受"重城轻乡"等传统规划观念的影响,存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发展路径受阻、集体建设用地政策缺失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新时期北京乡镇的发展策略,需以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前提,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产业升级为抓手,以集体土地使用新政策的创新完善为保障,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的原则,转变规划编制理念,完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才能真正促进近远郊乡镇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共同的繁荣稳定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镇是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吸纳能力的经济中心和科技文化教育中心,是联接农村和城市的纽带,传播现代文明的桥梁,加快城镇发展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认识,近年来,临泽县牢固“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意识,本着“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不断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创新城镇建设机制,稳步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城镇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城镇已逐步成为全县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和枢纽,对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思想最早于19世纪末出现于西方国家,为解决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2002年开始党中央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城市发挥带动、反哺作用,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种力量,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其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文明成果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949年后宏观制度影响下的“三农”政策、城乡关系的梳理,探究不同阶段推动乡村规划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动力和理论思潮。以城乡资源分配为依据,可将我国乡村规划发展分为5个阶段:城乡二元分治阶段(1949—1980年),通过区域土地规划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改善城乡关系阶段(1981—1993年),通过乡镇域总体规划统筹指导乡村工业化背景下的居民点分级建设;城市加速发展阶段(1994—2003年),通过在县域开展城、乡规划体系融合探索,引导城乡空间的合理利用;城市反哺乡村阶段(2004—2011年),通过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实践,落实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建设及农业农村多功能发展任务;城乡融合发展阶段(2012—2018年),通过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指导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空间调整与项目建设需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下乡村空间规划方法的启示包括:基于“三农”政策与城乡发展方向思考乡村空间规划目标,建立规划与治理的一体化技术逻辑,探索指导空间优化的实用性村庄分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毛颖  蒋万芳 《规划师》2012,28(5):19-24
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虽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取代了传统的城镇体系规划,但由于区位、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千差万别,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此,研究在分析村镇体系规划演变和大都市郊县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以广州市郊县增城市为例,提出与县域资源禀赋、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大都市战略性发展平台规划、战略性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农村居民点发展实际相协调的观点,以期在大都市郊县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面做出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