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街区更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面临的话题。该文在近年来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历史街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口袋公园"模式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得出这种面积小、场地选择和功能灵活的口袋公园,十分适合建筑密度大、历史建筑丰富、人居环境待改善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发展。最后以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育英巷(旧时装厂)口袋公园进行详细规划设计,提出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街区活力的激发提供设计及建设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是安庆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居住为其主要职能,体现了皖江居住文化传统风貌.现阶段街区将要进行保护整治规划,论文从社会结构形态角度,在对居民生活方面进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风貌保护的同时就居民生活延续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遗产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文化空间最丰富的地区,如何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尝试以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的主体“居民”作为文化空间的主体要素,进行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空间、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究和表达,并从居民关系网络、空间网络和文化网络三个维度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的网络模型构建和网络特征相关测度的解析,基于此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空间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法规条文的解读入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演变,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这一特色称法的内涵,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文化街区研究领域五个层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将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历程划分为萌芽、初步和全面深入发展三个阶段,最后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不足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合理更新及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工程更新改造前后现场实际调查对比的基础上,以社会结构层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虽然物质层面上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但在社会结构层面却忽视了对社区居民的关注与关怀,甚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指出社会结构形态在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出几点建议,旨在能为其他同类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历史及艺术3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提出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及以人为本四大保护原则,以赣州市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类比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使得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街巷空间之间达到交融共生,也为其他类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下的居住功能强化是街区振兴的重要基础,街区的更新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公众参与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与保护过程中成功决策的保障。通过对国内外公众参与理论提出,现状、案例对比分析,针对长春市一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公众参与进行探讨与思考,在宣传教育、建立文化自信、构建社会基础等方面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秉承"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初心,探究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谋求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引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有助于开拓思路,为探索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保护、居民生活改善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文中介绍了社区发展的概念和理念,以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烟袋斜街片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社区属性和特点,提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应借助社区发展途径,从单纯的物质环境保护规划转向综合的社区规划,鼓励并推动社区居民的有组织的社区参与,促进政府与居民互动、共同承担保护与改善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延续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燕 《山西建筑》2009,35(13):21-22
研究了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构成,分析了非物质文化延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延续方式:鼓励部分居民回迁、产业发展立足于传统生活、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景观营造结合,以寻求非物质文化在历史街区中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改造过程往往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街区的生活真实性。柳林明清街保留了许多历史民俗文化,比如需要原住居民传承与供奉的"盘子会"(1)等,因此保留原有的社会网络是延续其文化与生活的重点。文章采取多种调研方式,了解原住居民对街区的改造需要,从空间提升、业态整治、行为延续三个角度破题,以街区空间为依托,传承文化与生活。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核心目标是传承文化,物质空间是文化的载体,而"人"则是文化的主体。因此具有稳定数量、特定文化、共同记忆与合理结构的人群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和复兴的关键。笔者以大连市旅顺太阳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人口的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试图通过规划技术手段引导"原住人群"的发展,控制"外来人群"的规模,实现街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浩腾  李晓琼 《山西建筑》2022,(5):38-40,65
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当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目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问题,以九江市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保护-传承-再生"的思路,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及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然是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民生层面提出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常态的提出,我国经济已经朝着高质量、优结构的方向蓬勃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个城市魅力展示的关键要素是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一旦破坏就不可再生。本文阐述了粗放经济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造成的严重影响,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趋势,并以广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在对古城的重要文化价值和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盘活历史文化街区无形遗产,完善"质的提升",恢复历史文化街区生活气息,把握"理念的转变",规范历史文化街区编制制度,突显"制度的创新"等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乔 《建筑学报》2005,(12):36-38
针对我国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需求存在的冲突,以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和交往实践观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即:为整个城市保留地方性历史文化系统和为历史街区营造现代生活系统,建立起人和物、局部和整体、传统和现代同时考虑的一种历史街区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城市发展及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保留城市文脉与历史根基,将公共景观设计纳入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再生的研究之中,以可持续设计的理念,从具有高度的新颖视角重塑城市形象,保留城市记忆,并总结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公共景观的保护与再生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街区更新改造,会对原有街区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柳林县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深度调研与梳理,记录与分析了居民的生活场景与内在需求,通过空间行为数据分析,对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古建筑周边中改造与新建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寻,提出一种以居民行为、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设计策略,从宏观上保存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从微观上为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践,在古镇发展与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上,为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提出几点思考:一是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同时,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协调、充足的发展空间;二是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坚持的哪些原则;三是如何从不同的层面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四是如何以城市控制性规划管理的手段保持街区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