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是亚洲城市的重要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但是在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丰富复杂和类型多样化的现象背后,其核心空间结构却表现出一定的组织逻辑和形态规律,可以凝结提炼出相应的空间原型.通过对亚洲200个典型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与梳理,揭示其非均衡性、自适应性、演替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并凝结城市中心区在演替过程中形成的四种空间结构的原型范式——单核结构、圈核结构、轴核结构和极核结构原型,以及在不同空间形态下衍生出的各种亚结构原型.在此基础上,剖析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原型演替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形成阶梯状的演替过程、垂直脉的演替模式、螺旋式的演替趋势,以上构成了亚洲城市中心区演化升级的基本框架.旨在全面解释中心区的结构原型与演替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1978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历程为例,以多年累积的矢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墨菲指数的定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期中心区的空间范围,并以空间矩阵分析、用地扇区分析和圈层构成分析技术详细剖析中心区的总体增长特征、分形演替特征及圈层演替特征,进一步研究各阶段用地构成、功能结构、空间形态等的不同特点,总结出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演替的圈核结构规律,把特大城市的多核中心区结构划分为主核圈层、阴影圈层、亚核圈层、辅助圈层以及交通输配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特大城市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空间增长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益峰  徐春宁 《规划师》2006,22(5):42-44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城市中心区正处于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阶段.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规划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为各功能区寻找最佳区位,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形成"一核、两片、五区、六轴"的空间结构,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4.
中心区圈核结构模式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区中,由公共设施主核与亚核体系及其扩散圈层、轴环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集聚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地区。文章在研究国内典型中心区的基础上,从形成机理方面剖析其源于城市服务业的聚集效应与分离效应的空间叠合,提出由于圈核结构模式兼顾了城市中心的趋中性和特色功能的边缘性,从可以实现多核中心区在内部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进而提出圈核结构中心区发展的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5.
刘滨谊  王玲 《规划师》2007,23(5):19-23
针对自然环境如何融入城市中心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文章提出建设"自然化"的城市中心区的设想,从规划价值观和规划方法两个层面分析城市中心区"自然化"与人工化的区别.安徽省太湖县中心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规划以"规划结合自然"为原则,形成"一城两区"的规划结构,围绕禅宗文化特点构建公共空间体系,最终实现"创造自然化城市中心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心区圈核结构的阴影区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宴  胡昕宇 《城市规划》2012,36(10):26-33
从典型城市中心区的阴影区分析入手,通过大量基础条件相近的国内外中心区案例的量化比较,从中心区阴影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形定量研究,分析圈核结构模式中阴影区的特征指标以及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价值、规划布局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基于圈核结构模式的城市中心区阴影区空间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深圳城市中心区作为研究个案,首先回顾了中心区空间形态演进过程,将其划分为罗湖中心区时期、蔡屋围金融区时期、工业区与仓储区转型时期以及福田中心区时期四个阶段,进而将推动中心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弹性的空间结构和深港通道三个方面,最后根据城市发展的最新动向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杭州的城市中心区更新实践对推进城市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研究在分析杭州城市中心区发展演化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中心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杭州现存城市中心区更新的几种模式,并从整体统筹、更新的整体性、三维空间利用及更新中的城市面貌维护等几个方面对未来城市中心的更新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空间,其建设在为城市带来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从绿色低碳角度出发,总结了全球典型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归纳并提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的3个主要方面:绿色市政规划、绿色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本文梳理了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绿色设计策略,从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对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开发与建设提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戚鑫 《建筑技艺》2022,(S1):313-316
随着我国医院建设进入后发展时代,对城市中心区大型医院改扩建设计的研究变得尤为必要。在设计中如何处理好城市层面、既有院区层面和新建项目层面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个改扩建工程为例,探讨城市中心区大型医院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亦有条不紊地进行,许多大中城市形成包括商业、商务、旅游、居住等职能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但是,高速发展期所遗留的问题日益显现,如城市个性遗失、交通拥堵等。文章概括了当代中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改造的阶段,总结了发展特征,继而引出当下城市中心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更新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泳 《城市规划》2003,27(1):83-89
选择历史名城苏州的商业中心区为案例 ,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进行理论研究。整理其历史脉络 ,探寻其演化机制。指出 ,苏州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发展及其空间分布是个因素复杂的动态过程 ,并与整个古城的城市形态演化构成一个互动整体 ;商业中心区的演化和城市的道路交通结构总是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冲突和相互建构之中 ;商品流通的功能性质决定了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的总体特征 ;公众活动是商业中心区演化的持久动力 ;交通工具变迁是影响商业中心区演化的重要技术因素。并从规模容量的控制、建设周期的调整、公共环境的完善、交通工具的引导几个方面对今后的更新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中心区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盛顿中心区建设是规划史上的经典实例,其形成应归功于朗方的原始性规划和它的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城市历史和现场调查,介绍了华盛顿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特别是纪念性轴线的成长过程,同时揭示了目前城市格局的空间特点。  相似文献   

14.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在城市结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案例分析,并以佛山市狮山镇中心区控规为例,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对当下城市商业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需平衡的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发展汽车产业的政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正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阻碍。本文以重庆主城为例,在深入分析城市中心区交通系统内部矛盾及其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交通发展理念和供需平衡的交通发展思路,并从交通需求总量、交通方式结构、交通流量分布、道路通行能力四个方面系统性地给出城市中心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我国近代殖民城市的典型中心区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空间形态从城市中心体系,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内部街区3个层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其异同,找出其中规律。希望为我国近代殖民商业中心区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重庆商业中心区是人口高度聚集、城市功能最复杂的综合区域,在再开发过程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如何能够有机重组城市功能,促进中心区紧凑发展是研究的目的所在。通过对商业中心区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总结归纳商业中心区扩张的规律、初步归纳出地下空间演变的过程。其竖向均遵循"交通空间—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娱乐空间—办公空间"的分层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退台式、填充式、覆土式"等地下空间的开发形式。城市地下空间的结构发展最终是与地面结构相对应,具有高差的城市应建立立体步行网络及将地形高差转换为多层次的城市基面,多层次、立体化、网络化、系统化地进行地下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19.
探讨战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问题。 本文对北美和欧洲的城市中心区,从最初的步行区中心到60年代后期建设起的巨型结构中心(megastructures)都进行了验证。提出的问题是:在否定高技术解决方案,否定取而代之的城市复苏措施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新乡土主义建筑艺术后,城市应如何向前发展。目的是呼吁人们在制定城市重建政策时,将城市设计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战后城市中心区的发展问题。本文对北美和欧洲的城市中心区,从最初的步行区中心到60年代后期建设起的巨型结构中心(megastructures)都进行了验证。提出的问题是:在否定高技术解决方案,否定取而代之的城市复苏措施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新乡土主义建筑艺术后,城市应如何向前发展。目的是呼吁人们在制定城市重建政策时,将城市设计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