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提高城市绿地绿量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如何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绿量,是提高城市绿地的整体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园林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介绍提高城市绿地绿量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如何提高城市生态效益。本文幸得许恩珠教授、江铭老师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3.
4.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倡导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公园设计,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公园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提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量化其对城市温度的调节能力,进而探讨有关公园设计要素对公园降温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公园能够在90m范围内产生显著的降温作用,最大降温范围可达500m;2)城市公园降温效益除了受到自身要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周边所处建成环境的影响;3)公园设计要素中面积大小、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要素对其降温效益的发挥产生影响,且影响多为非线性;4)将降温影响要素的认知用于理想情景模拟,发现高温热点区域的面积减少超过50%。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认识,为气候适应性的公园设计在调节城市温度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这一人居聚落是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而城市绿地系统是自然子系统的基础部分,是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由于城市绿地在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衰减噪声、改善环境质量、减灾防灾、调节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步受到各行业的重视。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拟延续中国的三分法对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我国城市绿地的综合效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州植物园绿量与固碳释氧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福州植物园28种主要植物为测试对象,采用CI-100冠层分析仪直接测定植被叶面积指数,并结合林业二类清查数据测算植物园各类植被的绿量值,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对植物园植被的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福州植物园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固碳释氧效益,对维持福州城市的碳氧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的生态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口万绿园规划设计为例,论述如何进行城市绿地的生态化设计:建立“生态走廊”来保持(甚至增进)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并创造更稳定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桥”使两个原先分离的植被区取得联系,同时结合地形、气候,利用雨水、太阳能、风能来进行生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作为人类亲近[1]自然的最重要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的绿地设计过于注重绿化指标和绿地数量的增加,对于人们的真实需求和绿地的生态性考虑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具有生态和人工双重属性的绿地,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绿地设计的需求.而城市绿地也到了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变为扩容提质的时期.本文分析城... 相似文献
9.
10.
选取绿地率算法和绿色容积率算法2种绿量测度算法,以南京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和宏图上福园居住小区为试验地块,分别应用2种算法进行绿量测度;然后依据现场观测的温湿度实效,将2种算法进行比选,最终确定绿色容积率算法更能反映城市历史性地区的真实绿量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面积与温湿效益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园林绿地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天气气候条件、绿地类型、绿化树木种类、树冠郁闭度以及面积大小等的不同,其降温增湿效应是不一样的。本试验选择了北京四环以内绿化覆盖率相当、面积不同的8块园林绿地,进行了绿地面积与温湿效益之间关系的探究。研究表明:当城市绿地面积为1~2hm^2时,其具有一定的增湿效应,但降温效果不明显;当绿地面积为3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较明显;当绿地面积为5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极其明显;当绿地面积大于5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极其明显且恒定。因此可以认为: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明显发挥温湿效益的最小面积为3hm^2(绿化覆盖率80%左右),最佳面积为5hm^2(绿化覆盖率80%左右)。 相似文献
12.
13.
15.
从“有所思”系列风景园林评论起步之初,我们就在想着怎么写“故乡杭州有所思”。杭州值得评论的题目太多了,借本期《园林》的“湿地”专题,先就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展开思考和评论(图2)。在城市绿地系统中,西溪湿地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是“湿地生态”和“文化”。湿地生态是西溪的立园之本,是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基础(图1)。本文则来谈谈另一大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带来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城市绿地具有广泛的健康效益,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3个方面。目前,社会健康的定义和测量方式并不统一,现有研究也极少关注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旨在探讨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关系,以期解决城市绿地对社会健康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联系问题。通过辨析社会健康的定义和维度,提出城市绿地社会健康效益的内容在个体层面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和社会联系,在社会层面包括社会凝聚力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健康效益的城市绿地因素包括城市绿地的物理特征、感知和使用。城市绿地和社会健康的关联路径包括“暴露-反应”关系及设计实践与健康效益的关联性反馈。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对城市绿地社会健康效益的认知,为评估城市绿地的社会健康效益及完善城市绿地健康影响机制的全模型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19.
20.
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也是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前提。通过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网络,开发利用地带性物种,尤其是乡土植物并有节制地引进外域特色植物,扩大多样性物种的种群,增加绿地规模,促进公园和环城绿带的自然化,构建生物多样性高的复层群落结构,构筑具有地域性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提高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