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景观形态之理性建构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滨谊  刘谯 《中国园林》2010,26(4):61-65
探讨景观设计中形态设计的思维方法.采取平移建筑形态设计的方法易于忽略景观维度与尺度,而模仿艺术设计又偏于形态视觉效应而无视实用与技术.景观设计学科里的"形态"设计,无论是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更加复杂,影响条件更加多元.设计实践已凸现出探讨景观专业自身设计方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形态建构的逻辑、秩序、模式3个支点展开论述,将看似感性的设计方法纳入理性的框架,探寻、建构景观形态的有效设计方法,以启发创作主体从理性角度构筑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2.
丁成富  龚军勇 《山西建筑》2008,34(2):214-215
通过对理性思维、感性思维的阐述和对产品设计的理性思维的界定,以及其在产品设计中作用的辨析,阐述了理性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及设计师怎样能够更好地在设计产品时把握和梳理感性思维,遵循理性思维,以更好地保证所设计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代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新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思考。设计师应在本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利用更多新条件或者思考方式,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设计方式,来达到设计感性化的理性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生成是由问题和条件直接导出结果的一种设计过程,那么,生成的形态常常平实,其过程常常被动,许多时候,建筑形态来自于生成。就设计思维而言,这种生成的对立面是创造,创造产生的形态往往陌生,其过程则往往主动,生成和创造又似乎是设计思维中理性和感性的两极,在不同的设计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这种不同,与建造条件的显隐有关,也与建筑师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有关。事实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色彩教学是设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的设计教育大都按照色彩的规律和法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虽然能够充分保证教学的正确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即色彩感性思维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感性思维的定义谈起,分析其在色彩中的积极意义,并对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劲松 《新建筑》1994,(4):33-36
不同方案设计有不同的思维特点。“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孰主孰次,并无定规。针对不同方案应作相应的思维取向。“民间艺术陈列馆”的设计构思,更多的是“感性思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王秀  周茜 《城市建筑》2014,(23):40-40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是一对互相矛盾而又互相依托的统一体。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感性思想与理性思维的分析与实例举证,探讨了优秀的建筑师在创作建筑作品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感性体验与理性思想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设计素描课程是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桥梁,其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造型基础训练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认识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设计素描需要学生同时具备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其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该文作者分析现阶段各艺术院校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和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多年的设计素描教学经验设置相应的实践课题,从物象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内在结构入手,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之上结合主观能动的分析、归纳与总结,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以后的艺术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杨宇振 《建筑师》2007,(2):16-20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理性基础上的知识训练。然而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部分三年级课程设计内容,讨论在建筑理性教育框架下感性意识培养的试验性方法、措施及问题。文中指出,设计的不同阶段中通过文字的“空间想像与描述”,挖掘了设计者内心的感受和审美的趣味,强调了个人的体验,从而使得设计走向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整体上的多元。  相似文献   

11.
设计教学,包括景园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等设计类课程,不同于普通理工及文科类课程,往往具有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属性,课堂教学既要将设计的规律与方法传授给学生,更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思维的规律,坚持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激活创造性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批量培养合格的、具有实践工作能力的设计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优秀的高等院校更应当成为产生卓然超群的设计大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12.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展示设计乃至在艺术设计中在计划与实施阶段主要的思维方式,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当谈到思维人们很自然就会联系到"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必然发展","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等一系列的哲学论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所谓的纯艺术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纠葛一直是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之一。人们通常孤立地看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认为前者过于理性,是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而后者比较感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思考方式。然而将两种思维在展览展示设计中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处理理性与感性之间关系的较为正确的科学方法,定能产生出具有优秀的思想与创造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四、设计素描的画法 设计素描因其目的及对象物的特点,它并不要求象数学公式与几何学那样严格准确,它是介于理性与感性间一种思维,是方法与感觉并用,经验与程式并存的一门课,在比例大小上凭感觉与经验确定,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与形态过渡靠逻辑推理与几何方法确立。为了培养三维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绘制能力,要求每一位绘制者徒手绘制,比例及形态间关系用眼观察确定。  相似文献   

14.
吴保军 《安徽建筑》2002,9(Z1):10-11
空间,是建筑设计的具体形态。一座建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仍能保持不落后,不仅是建筑技术或者建筑材料与设备的作用,而且更主要是所创造的建筑空间。空间创造成败与否,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建筑师的建筑空间意象,而空间意象的形成又是感性和理性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了解二者在空间意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能动的加以运用,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有积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11)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同时进行理性分析和感性认知,才能使设计作品兼具理性的合理性与感性的审美性。理性和感性互相促进,能够克服彼此的缺点而进行良性的互补,从而使景观设计作品既具有完备的使用功能,又具有创新的设计亮点。如何正确认识并发挥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是景观设计教学活动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中国古代心理(建筑)环境学,即阴阳风水术中的意象思维,并认为这是由高度想象力形成的创造性思维,是审美文化中理性观念的感性形象,它不仅是一条艺术法则,一种思维定势和民族心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璐娉  陈荣 《规划师》2013,29(8):44-50
城市设计整体意向的构建不仅应注重感性的、创意性的形态构建过程,更应重视对景观的理性分析,并运用技术加以组织,最终形成令人愉悦的空间环境。在项目实践中,设计师往往更多地强调构图并追求漂亮的平面效果,出现图纸与实施效果大相径庭的情况。基于此,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试图探索一种理性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以人的视觉感受为着眼点,通过对视点、视角、视距、视感和视野五要素的分析,建构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整体空间蓝图。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的城市发展空间要求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具备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全面整合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需要敏锐把握地域文化、城市特色,建立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感性表现能力。在教学中培养感性思维方法是全面培养城市规划设计人才的一种途径,因此,要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恰当的授课形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感性认知能力,进而增强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新形势,新工科的提出成为高等工程教育为应对全球形势、国内工程教育发展形势和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学科必然要求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以培养将创新创造的设计水平与人文艺术精神并蓄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学科的核心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该文针对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教学的主要问题,从学生自主调查与研究视角分别提出了基于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引导下风景园林建筑课程的自主式学习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感性与理性设计思维融贯为训练目标的渐进式教学范式.最后,以茶室设计教学为实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证明可推广应用到风景园林学科的其他实践课程中.  相似文献   

20.
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面对设计任务无从着手、学无方法的困扰。在三年级课程中以空间叙事为线索、空间操作为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形成设计理念、空间氛围与建构实现等方面的统筹协同,在感性创造与理性演化的交织中探究建筑学范畴的思维语汇与学习方法,力争以“授之以渔”的方式培养每一位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塑造空间氛围,营造人与建筑、人与场所间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