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中建筑》2021,39(6)
为了解武汉市地铁出入口广场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交通型口袋公园设计的角度对武汉市地铁3号线148余个出入口进行了分类调查和测绘分析,对地铁出入口交通集散区的环境空间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出入口广场与建筑的关系可分为独立式、共用式和下沉式三种类型;调查中发现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区域性特征不明显、出入口广场与周边环境的联系较弱。  相似文献   

2.
陈静 《山西建筑》2011,37(5):30-31
对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应注意事项,分别介绍了地铁出入口的各种类型、不同设计手法、无障碍设计要点及选址等内容,为今后地铁出入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齐振峰 《山西建筑》2010,36(11):65-66
介绍了地铁出入口的类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手法,提出应结合周边环境,重视装饰设计及形体寻求突破等观点,并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以期指导今后地铁出入口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武汉市地铁出入口广场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为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出入口广场与建筑的关系可分为独立式、共用式和下沉式三种类型;2.出入口广场景观设计区域性特征不明显;3.出入口广场人性化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属性特征,并探讨了乘客在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征,研究了地铁出入口空间基于行为心理学的人性化设计措施,为建立知觉的、体验的、有文化底蕴的地铁出入口空间形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出入口是乘客进出车站及消防疏散的主要通道。出入口结构尺寸主要由建筑使用功能、覆土深度、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制约。以福州地铁1号线工程为背景,进行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埋深条件下地铁车站出入口标准段结构尺寸的分析比选,得出合理的断面尺寸优化组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汤湛  王志刚  李雯 《市政技术》2010,(Z2):52-56
结合创作实践,通过分析、研究目前国内外地铁站出入口建设的现状,认为地铁出入口建筑不应仅重视其外观的塑造和功能的满足,并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工程地铁出入口的设计,提出了若干人文、人本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同时也解决了地铁出入口易识别性和与城市景观相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寒地城市地铁出入口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地铁资料整理研究,结合寒地气候特性,依据风雪对地铁出入口各个界面的影响,提出坡向平滑、弱风挡雪以及适寒应变的地铁出入口形态适寒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哈尔滨城市景观风格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哈尔滨地铁出入口在造型、色彩方面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研究了哈尔滨地铁出入口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设计手法,为设计具有城市特色又不失自身风格的地铁出入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7,(12)
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是地铁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外在体现,彰显着城市的地域风貌。本文归纳了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的地域性风貌设计途径,提出了地域性风貌设计的三种表达手法的内涵和外延,对地域性风貌设计展开了详细论述,以期对今后的独立式地铁出入口建筑地域性风貌设计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理念,针对国内城市地铁出入口设计的现状问题,从附着式设计与融入型改进两方面提出了出入口设计的改良措施,旨在制定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中,笔者在其他地铁出入口空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提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获取各项指标因素对于乘客使用体验的影响情况。并根据量化结果提出设计建议,以期为地铁出入口空间相关的设计或者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出入口较之车站主体规模小,但其结构设计时要求与车站等强度、同等级,设计人员也应对出入口的设计高度重视。以东莞轨道交通R2线一期工程旗峰公园站为例,对地铁车站出入口的结构设计进行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地铁作为重要的城市地下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已逐渐强制应用BIM技术。通过对我院车站出入口BIM正向设计的研究,将两扶一楼地铁出入口定义为标准地铁出入口,分析了对其斜坡段进行参数化设计的必要性、急迫性和可行性;借鉴智能化设计的思路,总结与出入口斜坡段相关的设计规则、修正法则和触发条件,据此将参数分为独立参数、默认参数和因变参数,并建立各参数间的关系式,应用GDL语言进行封装。利用参数对应策略,保证图面表达满足国家标准,并用实际项目进行验证。该方法提高了地铁出入口BIM正向设计效率和质量,为其他地下空间的参数化设计和智能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城市水资源问题突出的国家,在地铁建设领域,每年都会发生地铁车站被淹的事故,危及地下设备及人员安全。为解决城市中所面临的暴雨积涝和缺水的双重矛盾,"海绵城市"型地铁出入口设计应运而生,地下车站出入口的海绵城市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地下车站出入口的海绵城市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铁出入口,分别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并以西安市地铁5号线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地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海绵城市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郭斌 《四川建材》2022,(3):106-107
随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人们对于地铁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大,大多把重点放在地铁线站位的研究上,对地铁出入口的设计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地铁出入口的功能性研究,以及对构成要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发现了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城市实际情况和地铁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和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提出...  相似文献   

17.
《市政技术》2016,(3):90-93
随着地铁建成线网的加密,换乘站数量迅速增加,随之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换乘站地面出入口的设置。为提升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水平,研究了地铁换乘站出入口的设置问题,提出换乘站出入口设置的优化思路,用以规范北京市后续新建线路换乘站出入口的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焜  向超文  刘铮 《建筑》2014,(23):68-69
本文从地铁出入口设计的问题着手,针对地铁出口与周边建筑结合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已逐步进入强制应用阶段。论文对地铁出入口进行参数化设计的必要性、急迫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将阶梯式通道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参与设计的"十三五"新线车站出入口阶梯式通道的研究,总结出与阶梯式通道相关的设计参数、设计规则和修正法则,据此将参数分为独立参数、默认参数和因变参数,并建立各参数间的关系式,应用GDL语言进行封装。该方法提高了地铁出入口BIM正向设计效率和成果质量,为后续地铁车站的参数化设计和智能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区的地形一般都较为复杂,地铁出入口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应做到因地制宜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为例,对2个出入口的建筑和结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现状斜坡设置出入口、架空出入口结构、原状恢复山体边坡、支护与内衬结构共同永久受力等概念,对其他位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铁附属工程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