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气候适应性对于寒地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充分利用有利气候元素、规避不利气候元素从而实现建筑、环境与人的平衡关系为出发点,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探讨寒地建筑中庭空间形态设计中布局趋光、体形控温、空间紧凑和热稳阻尼的适寒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与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在场地规划布局阶段,针对寒冷地区建筑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从场地气候资源:太阳辐射、日光、风、空气温度、水等自然因素分析,将自然力量的作用和气候资源的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在满足人类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对自然能源的消耗,给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兴起为背景,运用整合手法应对寒地极端气候特殊的空间和景观环境,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寒地建筑形态嵌入式融合、叠合式重构和体验式营造3种地景化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4.
建筑形态与建筑环境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通过形态来建构与表达的,建筑形态的生成及其适应性是由建筑环境形态来激发和评判的。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寻找源于基地特征并具有原创性的解答,以适宜的技术及合理的代价解决问题是一条可行之路。文章以具体工程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全球化建筑趋同的背景下进行建筑创新。  相似文献   

5.
6.
剖析了寒地建筑形式创作顺应自然地貌环境的本源,从地景演化的形体适寒、地形因借的格局适寒、地貌聚构的群落适寒3个层面,结合多个建筑创作案例分析,表达一种根植于寒地广袤大地、积极适应自然环境的寒地建筑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人口老 龄化严重,而老年人作为健康状况相对脆弱 的群体,是寒地冬季室外公共空间的主要使 用者,如何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营造更为舒 适的室外公共空间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本文通过现场实测结合问卷调查、SPSS数 理统计等方法实证研究冬季室外各种环境因 素对老年人活动舒适度的影响机制。分析结 果显示,在极低的室外温度作用下,风速成 为影响老年人室外活动舒适度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结合TS-Givoni指标归纳出在严寒地 区特殊气候条件作用下的室外风速限值。基 于此对黑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设计的多种空间形态风环境进行CFD模拟及评估优选,尝试对建筑设计形态优化提供理论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体在应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提高生理机能,以获得高效低耗的形态特征,实现机体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契合。寒地建筑拓扑应变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是跟随趋光向温的生长向性,以达到最大化吸取并贮存环境中的热辐射的目的。从寒地建筑形态的向光性生长与向地性生长两个方面论述了寒地建筑拓扑应变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建筑》2016,(5)
在我国近年来大规模、粗放式的建设发展背景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寒地建筑大多与自然环境相互隔离、彼此分立,甚至造成人们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劣。通过论述寒地建筑形式创作回应自然语境的根源,阐释了自然语境与寒地建筑形式的关系,从结合自然的防御适寒、隐于自然的顺势适寒、建筑与自然共构的多维适寒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自然语境的寒地建筑形式创作模式,并结合多个案例展开分析,强调寒地建筑创作应延续自然语境的内在特质,塑造具有生命力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10.
从气候条件、地域文化、经济技术等三方面入手 ,探讨了寒地建筑形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而明确寒地建筑形态的地域特征 ,对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的合理性和丰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庆地区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案例,探寻重庆地区绿色建筑的技术设计途径及构思。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建立了场地资源利用、功能布局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建筑可再生能源、中水与雨水利用、建筑信息化模型等一整套的绿色环境适应性设计策略,并评估该策略对绿色建筑分值的贡献,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东北寒地建筑设计存在的制约条件与现实问题,从环境、气候、经济3个层面提出了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不可分的环境是建筑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讨论了环境与创作的规律、目标、方法和技巧,它包括秩序、规律、韵调、景观、势态、技巧、围合、因借、变化、以及导向、组群、目标等在建筑环境中实际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15.
对寒地建筑表皮的气候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通过采用适宜的墙体蓄热材料及新型墙体保温系统、双层幕墙及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可以增强建筑表皮的气候适应性,减少由于北方严寒地区气候条件造成的建筑能耗,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发展绿色建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提出了针对我国典型城市的中低层住宅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目的是针对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的气候特点,建立多变量、多目标的关联性参数分析框架。通过住宅社区的建筑形态模式,如建筑长宽比例、体形系数、社区容积率等参数,基于我国5个典型城市的气象参数,以光环境舒适度和建筑能量需求为目标,来搜索各城市最优建筑形态参数,利用多目标优化作为建筑节能的前期分析手段,总结各典型城市中低层住宅建筑形态设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环境问题日渐受到人们关注的同时,科技文化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建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富于生态意义和时代特征的方向。建筑创作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已经成为众多设计者的共识。文章以理查德·罗杰斯的建筑实践为主要例子探讨了有关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气候严酷,采暖能耗高,太阳辐射时长短。寒地建筑太阳辐射利用对降低能耗、改善室内热舒适均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形态作为室内外环境交互界面,决定着建筑太阳辐射利用水平。研究旨在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应用建筑信息建模、参数编程和建筑太阳辐射性能模拟工具,探索太阳辐射利用导向下的寒地建筑组团形态优化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项目展开实践。结果表明:形态优化设计可将屋面太阳辐射可利用面积百分比于64.71%显著提高至94.15%,制冷季太阳辐射得热量于423.87kWh/m2降低至343.28kWh/m2,并将采暖季太阳辐射得热量于212.19kWh/m2提高至259.29kWh/m2;同时,形态优化设计获得了150项建筑组团形态非支配解,可助力设计者权衡采暖、制冷季太阳辐射得热量与屋面太阳辐射可利用面积百分比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圳市中小学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高密度城市环境、原生地形地貌环境、南方湿热气候环境三大典型外部环境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包括重视城市环境对项目的影响、校园景观与原生环境和谐共生、建筑手法与绿色技术兼顾达到低碳环保。旨在提供一种在中小学建筑设计时,处理好建筑与外部环境协调关系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文基于自然与设计相结合的角度,在住区组团设计阶段,针对寒冷地区建筑所处的具体环境气候特征,对太阳辐射、日光、风等自然因素分析,把其气候因素加以充分利用和改善,来做到满足人类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小消耗自然界的能源,给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