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正广泛应用于水厂消毒工艺改造中。介绍了次氯酸钠消毒技术、工艺、应用情况,并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液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具有投加安全、可靠、运维方便等优点,并对改造成本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次氯酸钠消毒在农村供水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考察了南方某省以同一地表水为水源、水处理工艺相同、分别采用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两处农村供水工程(T水厂和H水厂)的余氯衰减、消毒效果和副产物生成情况。结果显示:在有效氯投加量分别为1.0 mg/L和2.0 mg/L时,2.4 h后H水厂出厂水的余氯值衰减率比T水厂分别低6.53%和3.30%,两者的消毒效果均较好,H水厂的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值比T水厂低40.62%,微生物安全性更高;当有效氯投加量由1.0 mg/L增至2.0 mg/L时,T水厂和H水厂出厂水的三氯甲烷生成量分别增长97.36%和59.35%,三卤甲烷分别增长122.64%和91.43%,而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成量增长率相差不大。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的稳定性及消毒效果略好于液氯,且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和三卤甲烷的生成量较小。由于两水厂在水源类型、水源水质特征、工程规模及水处理工艺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经与其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次氯酸钠消毒在农村供水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次氯酸钠的消毒效果以及提升pH方面进行小试和中试,研究了次氯酸钠代替液氯和投碱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投加1.0mg/L、1.5mg/L、2.0mg/L次氯酸钠(以有效氯计),搅拌1h后其pH分别可提高至7.5、7.8、8.0左右,余氯分别保持在0.5 mg/L、0.7 mg/L、1.1mg/L左右,能够在提高pH的同时保持出水的余氯浓度。次氯酸钠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三氯乙醛浓度与液氯的相比略低,并无明显的优势。次氯酸钠的灭菌效果明显,能保证出水的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达标,同时能够保持48h后的管网末梢水的余氯要求,满足持续消毒灭菌的效果。次氯酸钠投加可以取代液氯和加碱系统,且改造方便,能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方式的比较和成本分析,在水厂液氯消毒系统技改工程中,采用了电解法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替代原有的液氯消毒系统。介绍了次氯酸钠制备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分析了改造工程的主要设计参数、设施和设备选型、系统布置以及改造实施步骤等,提出了设计、实施和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万春  田若 《给水排水》2022,48(3):11-15
作为一种较为廉价且消毒效果理想的消毒剂,液氯消毒多年来一直在我国供水行业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为消除液氯在城市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带来的重大安全隐患,武汉市从2018年开始对净水厂消毒系统实施升级改造工程,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替换原有液氯消毒.从水质安全、生产运营、运维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对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水厂进行了充分调研及...  相似文献   

6.
次氯酸钠消毒工艺作为传统液氯消毒工艺的优质替代,已经在自来水厂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目前对于自来水厂发生器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以南方某水厂在线次氯酸钠消毒改造为例,对发生器的调试、运行、产品检验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线次氯酸钠溶液具有较好的卫生安全性和溶液稳定性,但需要关注有效氯检测方...  相似文献   

7.
对现状农村供水站消毒工艺的弊端进行了阐述,对比目前常用的几种消毒工艺分析其原理和特点.结合农村供水站的水源水质、运行方式、管理模式和供水特点,进一步对比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工艺和二氧化氯粉剂消毒工艺的优缺点、投加方式和投资成本.改造后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系统制水安全性高、投加设备简单、持续消毒效果好、日常维护管理方便、原料成...  相似文献   

8.
丛孙丽  姜哲宇 《给水排水》2021,47(5):135-139
在100万m3∕d的澄西水源厂原有的液氯工艺上实施次氯酸钠自动控制系统改造,改造工程包括:基于负引流发生罐、次氯酸钠浓液池、次氯酸钠稀释池、管路等组成的次氯酸钠稀释系统;基于隔膜泵、流量仪、投加点管路组成的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基于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Intouch的PC机、现场PLC、变频器、现场总线等组成的电控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浙江省农村饮用水5种消毒设备的使用效果情况。结果表明,农村饮用水消毒设备消毒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商品液氯投加、商品次氯酸钠投加、二氧化氯发生器、二氧化氯(消毒剂投加)和缓释消毒器。主成分分析以较少个数的综合指标反映全部原始指标中的主要信息,是饮用水消毒设备使用效果综合评价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W市D水厂于2011年和2012年完成了深度处理和预处理改造,形成了预臭氧-曝气氧化-沉淀-砂滤-后臭氧-活性炭-消毒工艺,运用了多点加氯技术.通过跟踪调研改造前后D水厂太湖水净化过程中臭氧消毒副产物和液氯消毒副产物情况,发现改造后D水厂出厂水中臭氧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检出率为1.18%,达标率为100%,出水甲醛无检出;...  相似文献   

11.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水厂原有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适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水厂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后的净水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2.
消毒是水处理工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随着供水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供水面临着严峻挑战。因二氧化氯消毒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及副产物,次氯酸钠消毒以其自身优势逐渐被广泛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安全高效的前提下,为能实现节能降耗并提高供水质量,许多自动化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在水处理工艺中。文章结合湖北洪湖陵园水厂生产实际,介绍了由二氧化氯消毒改造为次氯酸钠自动控制投加工艺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珠海水司各给水厂原采用传统的兑水稀释聚氯化铝铁原液的混凝剂投加方式,但运行结果表明混凝效果不甚理想。通过对水厂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阐述了投加兑水稀释矾液的弊端,进而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投加矾原液的方式对原有投加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改善了混凝效果,出厂水浊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并减少了生产人员的劳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大部分水厂使用传统工艺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其处理微污染水源水时,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主要研究前处理单元的工艺参数,以重庆地区山地农村水源水为基础,选取该地区内水库水为研究对象,研究氧化剂:高锰酸钾、次氯酸钠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分析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最佳工况:投加量为1.2 mg/L,氧化10 min,次氯酸钠最佳工况:投加量为1.0 mg/L,氧化10 min。  相似文献   

15.
惠南庄泵站担负着向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任务。为抑制输水管道内藻类等微生物滋生,在泵站前池设置一套加氯系统对水进行加氯处理。工程原设计为液氯投加工艺,最大储氯量为72吨,属于严格控制危险源。为降低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和风险,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使工程及早发挥效益,需对现有加氯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分析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管道保护加氯投加工艺,将原液氯投加系统改为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并对工程的运行及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医院污水是一种含有病毒及致病菌的污水,因而排放前必须消毒处理。当采用液氯、次氯酸钠等液剂消毒时,需要某些定比投加设备,目前使用的有泵后加药和双虹吸加药。双虹吸系统不需设置污水泵,且不存在管路腐蚀问题因而得以广泛采用。双虹吸加药系统按污水虹吸方式可分为U形管虹吸和钟罩虹吸。U形管虹吸使用较早,但存在虹吸形成不及时等问题。钟罩虹  相似文献   

17.
混凝是农村水厂常规工艺的首要环节,也是农村水厂改造中的关键单元,絮凝剂投加控制和混凝状况直接影响后续工艺和制水成本。智能混凝设备由变速泵搅拌溶解絮凝剂,虹吸装置自动智能投加药剂,配合管道混合器和水力絮凝池实现混凝高效率。利用智能混凝设备对四川省乐至县五墩桥集中供水站进行了改造。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备可提高絮凝剂使用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并显著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生活热水系统水力停留时间长、余氯含量低、微生物超标等问题,采用二次加氯方式进行二次消毒,研究二次加氯的消毒效能、余氯衰减及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等。结果表明,二次加氯消毒可有效保障生活热水的生物安全性,投加0.2~0.5 mg/L次氯酸钠均可完全灭活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投加0.3~0.5 mg/L次氯酸钠在24~48 h内持续消毒效果良好。生活热水的余氯衰减速率和三氯甲烷生成量明显高于二次供水,存在消毒副产物超标的风险;随着水温和有机物含量的升高,余氯衰减速率、三氯甲烷生成速率和生成量均明显提高。综合考虑生活热水的生物和化学安全性、水力停留时间和持续消毒作用等方面的要求,0.3 mg/L次氯酸钠为二次加氯消毒的最适宜投加量。研究结果为生活热水系统二次加氯消毒技术的应用和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郑州某水厂深度处理改造过程中溴酸盐控制技术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水源水质条件下,臭氧化过程中存在溴酸盐生成超标的风险;投加过氧化氢与臭氧联用,投加摩尔比1.5∶1,可有效控制较高臭氧投加量条件下的溴酸盐生成风险;而工艺中的剩余过氧化氢可通过后续的活性炭工艺完全消除。依据试验结果,在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设计中增加了相关过氧化氢投加装置及应用参数。  相似文献   

20.
郭公庄水厂是南水北调水进京后第一座接纳南水并处理南水的新建给水处理厂。郭公庄水厂采用澄清、臭氧—活性炭吸附、超滤膜过滤、紫外线加次氯酸钠消毒的处理工艺。通过对机械加速澄清池布置形式、设备选型、结构做法的优化设计,以及对活性炭吸附池改为炭砂滤池的工艺设计优化,使得该水厂在适应南水北调水源、工艺单元互补、方便运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满足首都供水的安全和出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