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绣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当代正经历着由原生态到市场态的转变,而丝巾正是其回归实用功能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从当代丝巾设计出发,在题材的与时俱进、艺术风格的化新、技艺的多元化组合等方面对苏绣艺术全新的应用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苏绣艺术特征及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苏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现代服装设计手法和传统苏绣技艺相融合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出符合现代女性审美及时尚的服装,使我国传统的民族工艺苏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攀 《丝网印刷》2023,(21):29-31
首先从苏绣艺术的分类和针法进行了分析,之后探究了苏绣艺术传承创新的现状,并阐述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当代苏绣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苏绣传承体系、大力培养苏绣从业人员、对传统苏绣题材进行创新等,以期推动苏绣艺术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郑蓉蓉 《国外丝绸》2009,24(6):38-40
苏绣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现如今很多工艺美术在历经千年的辉煌之后都陷入了发展瓶颈,而苏绣艺术却仍保持着充沛活力。本文通过对苏绣艺术传承形式的解析,希望能对其他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的再生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6.
从苏绣元素起源以及特点方面出发,阐述在传统苏绣元素的运用基础上,对纺织品设计中出现的苏绣元素进行创新与实践。旨在使苏绣元素紧跟现代潮流,在设计中既能传承苏绣元素精美的特征,又能符合当下时尚趋势,富有创意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杨婷婷 《丝网印刷》2023,(20):100-102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对于传播非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纪录片《苏绣》为例,主要探讨非遗文化在数字创作中的呈现方式和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唤起受众对传统苏绣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骆宏伟  徐子淇 《辽宁丝绸》2020,(2):27-28,49
在对目前市场上苏绣在女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基础上,从色彩要素、图案要素、针法要素三个主要方面对苏绣风格的女包设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题材创新、技法创新和材料创新,将传统苏绣与品牌女包设计创新相融合。旨在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在传承传统苏绣技艺的同时,使苏绣风格的现代女包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亚洁 《纺织报告》2022,(3):84-85+125
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独特,图案优美细致,色彩淡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近年来,苏绣面临创新不足、传播力减弱、消费市场狭窄、传统绣法无人继承等一系列问题。现代插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插画的出现可以为传统苏绣注入流行文化元素,在形式上实现突破,丰富刺绣的创作手法,使苏绣作品更具活力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苏绣的构成要素,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大量的事实资料和实证图片,梳理了苏绣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苏绣在现代日常服饰中的应用及演化。研究认为,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图案典雅秀丽,创新方向广泛,其针法、色彩、图案等构成要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开设计并运用到服装及服饰品中,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日常服饰文化,体现苏绣技艺对服饰设计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庄钰萱 《西部皮革》2022,(6):139-141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首,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分析苏绣的技法以及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刺绣在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探索二者的相互融合,既是文化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也希望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刺绣文化.  相似文献   

12.
《北京纺织》2011,(5):114-117
在这样的换季时符,各大腕表品牌纷纷推出新品,设计新颖时尚。如今腕表已不再是一件工具,时尚的设计使它成为一件不可或缺的饰品,可以为你的新搭配增加一些亮点。生活在都市的时尚男女大可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腕表,给自己的魅力加分吧!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日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视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衍生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产生了“非遗+”的新活态传承模式。文章以蓝染为主要表现语言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相结合,使两者之间的结合有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具体以“蓝染+浙江三家村手削藕粉”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为例,对蓝染进行活化与创新应用,探索蓝染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相结合的可能性,挖掘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使更多非遗文化能够回归大众视野。  相似文献   

14.
郑蓉蓉  王欣 《国外丝绸》2014,(4):148-150
苏绣艺术和我国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正在积极寻求生存空间的苏绣艺术提供了新的平台,而开发苏绣文化旅游纪念品成为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的有效手段。本文希望通过对苏绣衍生产品设计原则的探讨,为苏绣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容婷  雷甜 《西部皮革》2022,(7):41-44,78
当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尤其是关于纺织服装类的非遗,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基于前人的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为例,按照非遗类别属性剖析瑶族刺绣在传统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这三个层面的特点,结合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应将设计美学作为非遗瑶绣传承与创新的新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表述苏绣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为传承苏绣技艺,丰富现代饰品中的设计手法,结合相关饰品,重点分析苏绣饰品与现代元素和现代工艺的融合,以期得到苏绣在现代饰品设计中的创新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东方元素"逐渐成为国际时尚设计界的流行主题,拥有悠久历史的螺钿工艺也受到了更多关注。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螺钿工艺的发展起源与工艺特点,阐述了时尚家具的概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从螺钿工艺表面纹样的创新、螺钿工艺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螺钿工艺文化内涵的创新3个角度来探究中国传统螺钿镶嵌工艺在时尚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可能。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继续传承螺钿工艺文化魅力内涵,使传统的螺钿工艺与现代家具时尚化设计趋势相结合,复兴中国传统螺钿工艺文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时尚家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愉  古丽珠 《西部皮革》2021,(10):34-35
国潮的兴起使中国元素不断成为潮流,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龙骨水车入手,探索古代龙骨水车在现代首饰中的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对龙骨水车的分析,总结出其在首饰中的应用方法——借龙骨水车的结构、材质等分析,在首饰中得以转换应用,创作《声声回响》作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掘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殷桥 《丝网印刷》2023,(15):115-117
高校做好非遗传承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明晰非遗教育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非遗课程体系,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打造非遗“双师”队伍,开展师资培训;搭建非遗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等措施,推动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戏剧服装是戏剧与服装双重作用的结果,是戏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绣在明代形成独特风格之后,一直影响到今天,在苏绣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与戏剧服装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