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核对 HBsAg和HBeAg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用水(过柱),95%乙醇,50%乙醇,水(不过柱)提取荔枝核的药用有效成分,应用ELISA法检测其对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HBsAg和HBeAg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前S1抗原的相关性。方法500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S1抗原。结果280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75.4%;120例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53.3%;89例HBsAg和抗HBc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67.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呈高度相关性,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特别是在HBeAg阴性患者中是否有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吉林省2006和2014年调查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的流行情况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全省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吉林省4个地级市中5个县(市、区),于2006年抽取1~59岁人群2 239人,2014年抽取1~29岁人群650人,进行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 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core antibody,HBc Ab);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和2014年调查人群各年龄组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2006年15~59岁组人群HBs 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6 7);HBs Ab阳性率随年龄组升高而降低。2014年各年龄组人群HBs Ag、HBs Ab携带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6年调查人群HBs Ag携带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1992年而高于2014年,HBs Ab阳性率高于1992年而低于2014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免费接种可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降低HBs Ag携带率及HBV感染率,在青少年、成年及老年人中进行有效接种,可降低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自1989年克隆成功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后,病毒性肝炎被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但后来发现,在病毒性肝炎中仍有10%~20%病例不能被该5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分型,因而这些病例被称为非甲~戊型肝炎。1995年美国Abbott公司Simons等〔1〕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但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非甲~戊型肝炎中仅10%病例与HGV有关。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2〕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A)发现一种可能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病毒,称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  相似文献   

5.
洁贝儿 《医药化工》2005,(11):10-15
慢性乙肝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而其中多达80%的原发性肝癌是由慢性乙肝引起的。在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有75%生活在亚洲,而我国是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1,3以上,据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包装携带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体外HDV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包装出携带针对HBV不同基因组区域的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215细胞,ELISA及荧光定量PCR检测HDV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pMSCV-U6-PreS2-Rz和pM-SCV-U6-C-Rz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HDV核酶和对照组,分别达80%和85%,且高于脂质体转染介导的同种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抑制率。结论靶向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能够携带HDV核酶进入HepG2215细胞,并且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表达有较高的抑制作用,为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会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控制不及时还会导致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抗病毒疗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而干扰素、多糖类化合物和核苷酸类似物是主要的抗病毒药物。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抗HBV药物和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者可瘫痪甚至死亡,全球免疫接种疫苗是消灭脊灰的唯一解决方案[1]。几十年来,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一直是免疫接种的支柱,是根除野生型脊灰病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OPV能够在胃肠道中复制,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并在个体随后接触活病毒时减少病毒脱落,有效建立免疫屏障,且具有产能高、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9.
戊二醛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醛,它是一种速效、广谱的化学灭菌剂,在常温下低浓度的戊二醛水溶液即可对许多微生物表现出活性,特别是碱性戊二醛溶液,不仅能快速高效地杀灭大多数细菌、细菌繁殖体、真菌、芽孢和病毒,而且不腐蚀金属器械和玻璃及塑料制品,且使用方便、对人的毒性很低,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器具、禽畜栏舍和环境卫生的消毒灭菌,被誉为第三代化学杀菌剂,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就将其推荐为乙型肝炎病毒消毒剂。  相似文献   

10.
含乙型肝炎病毒前S抗原成分的新型重组乙肝疫苗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可使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产生抗体。本文介绍了前S蛋白的分子生物学活性,并对含前S基因的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甲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A,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对于HAV的研究很早就已展开,但其大部分致病机理并未确认。本文阐述了近期研究发现的有关HAV的结构、病毒感染与免疫及其逃逸机制,并对甲肝疫苗及治疗药物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赵阳  蒙晋宁 《化学试剂》2006,28(5):318-318
阿德福韦双特戊酰氧甲酯(adefovir dipivosil)是口服的开环核苷酸单膦酸酯的前药,口服吸收后迅速转变成9-(2-膦酰甲氧乙基)腺嘌呤(PMEA),该物质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其他逆转录病毒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阿德福韦双特戊酰氧甲酯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也有治疗作用.而9-(2-羟乙基)腺嘌呤是制备阿德福韦双特戊酰氧甲酯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大连地区不同人群的HLA-DR/DQ基因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微量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分别检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HLA-DR/DQ基因型。结果随机选择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HLA-DR7的抗原频率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显著升高(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HLA-DQ8的抗原频率与正常对照人群比较显著升高(P<0·0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比较,后者的HLA-DQ8抗原频率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它HLA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LA-DR7/DQ8基因型与HBV感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突变型干扰素-τ(IFN-τ),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及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将绵羊IFN-τ序列中6个氨基酸突变为人IFN-α相应的氨基酸,将合成的基因克隆至pPICZα质粒,构建突变型IFN-τ表达质粒pPICZα-IFN-τ,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进行高密度发酵。发酵上清液经超滤浓缩、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后,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及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并与市售IFN-α2a进行比较。结果发酵上清液中突变型IFN-τ的表达量为400~500mg/L,占上清总蛋白的40%以上;纯化收率达31.4%,纯度约为95%;比活为2.1×107IU/mg;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与IFN-α2a相当,但细胞毒性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已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突变型IFN-τ,表达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细胞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32011年连续9年出口韩国的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E蛋白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的稳定性。方法提取出口韩国的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RNA,RT-PCR法扩增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后进行测序;将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E蛋白基因序列中8个关键位点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SA14-14-2应用AlignX比对软件进行分析;检测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滴度。结果 23批疫苗与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工作种子的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SA14-14-2 E蛋白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均由1 500个核苷酸组成,并编码500个氨基酸,同源性100%;23批疫苗E蛋白基因中与弱毒力密切相关的8个关键位点的氨基酸均未发生改变,与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工作种子以及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SA14-14-2(D90195)E蛋白相应位点一致性为100%;生产23批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滴度变化幅度较小,为6.722011年连续9年出口韩国的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E蛋白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的稳定性。方法提取出口韩国的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其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RNA,RT-PCR法扩增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片段后进行测序;将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E蛋白基因序列中8个关键位点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弱毒株SA14-14-2应用AlignX比对软件进行分析;检测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及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滴度。结果 23批疫苗与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工作种子的病毒E蛋白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SA14-14-2 E蛋白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均由1 500个核苷酸组成,并编码500个氨基酸,同源性100%;23批疫苗E蛋白基因中与弱毒力密切相关的8个关键位点的氨基酸均未发生改变,与生产该疫苗的主种子、工作种子以及GenBank中登录的乙型脑炎病毒减毒株SA14-14-2(D90195)E蛋白相应位点一致性为100%;生产23批疫苗的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病毒滴度变化幅度较小,为6.727.17 lgPFU/ml,而23批疫苗的病毒滴度变化幅度也较小,为7.027.17 lgPFU/ml,而23批疫苗的病毒滴度变化幅度也较小,为7.027.61 lgPFU/ml。结论连续9年出口韩国的23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稳定,一致性良好,该疫苗质量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玉溪市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接种效果,为该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及玉溪市统计年鉴,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对玉溪市1995~2017年HepB报告接种率、接种率抽样调查结果、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抽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玉溪市HepB接种率自1999年起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5~2017年首针24 h及时接种率平均为93. 72%,抽样调查接种率与报告接种率水平一致。1995~2017年,全市乙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35. 68/10万,其中0~6岁人群年平均发病率为6. 27/10万,2016和2017年,0~6岁人群发病率均为0/10万。2006~2015年,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 86%,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HBsAg阳性率最低(0. 21%);玉溪市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全国和云南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近20年来,玉溪市HepB接种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对本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特别是6岁以下人群HepB免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许多肝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病因,至今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当前临床用药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和能抑制逆转录酶活性的核苷类似物,但免疫调节剂的副作用和核苷类似物的耐受性使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非核苷类抗HBV药物的研究为这一现状的改变提供了很大机会。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的非核苷类抗HBV小分子抑制剂,重点对其化学结构、抗HBV活性和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国际上对减毒活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的要求,我们曾将乙型脑炎(乙脑)地鼠肾细胞减毒株(SA14-14-2株)病毒在原代狗肾细胞培养内传代适应获得狗肾细胞适应株,并经全面检定证明其残余毒力和免疫原性与原地鼠肾细胞减毒株相似。为了解用该毒株制成的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和免疫性,经卫生部批准进行了小量人体观察。观察用疫苗为狗肾细胞第9代(PDK-9)制成的冻干制品.滴度为PFU106/ml,接种观象为乙脑非流行区黑龙江省海伦县男性成年人(26~45岁)和7~10周岁儿童。成人组分疫苗原液,10倍,100倍稀释三级.每组2入;儿童组…  相似文献   

19.
高阳 《医药化工》2004,(7):11-16
病毒-未来感染的主角,是一类最原始的能自我复制和在严格的宿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一词早在公元前1世纪即已出现,其所致传染性疾病如天花、狂犬病、流感、黄热病、麻疹、乙型脑炎、小儿麻痹以及腮腺炎等,曾席卷全球、肆虐人类,死亡者数以万计。人类为战胜这些疾病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全球每年约死亡7000万人,其中1/3是死于感染症,而在感染症中又有3/4是由病毒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病毒复制快、毒力强、传播广、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章文 《化工文摘》2006,(4):29-30
戊二醛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脂肪族二元醛。作为一种速效、广谱的化学灭菌剂,常温下低浓度的戊二醛水溶液即可对许多微生物表现出活性。特别是碱性戊二醛溶液,不仅能快速高效地杀灭大多数细菌、细菌繁殖体、真菌、芽孢和病毒,而且不腐蚀金属器械和玻璃及塑料制品,同时使用方便、对人的毒性很低,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器具,禽畜栏舍和环境卫生的消毒灭菌,被誉为第三代化学杀菌剂。世界卫生组织(WHO)1973年将其推荐为乙型肝炎病毒消毒剂。除上述用途之外,戊二醛还可用作电子显微镜及彩色显像管和成像感光材料的坚膜剂,用于生产中枢兴奋药山梗碱盐酸盐,用于生物酶和细胞的固定化,以及食品和化妆品的防腐、微胶囊固化等方面。戊二醛也是性能优异的皮革处理剂、纺织固化剂、油田化学品以及蛋白质和聚羟基物交联剂等,被广泛用于皮革、石油化工、医药卫生以及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