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访谈     
《新食品》2012,(7):42-42
事实上,以特香型白酒四特、凤香型白酒西凤、杞香型白酒朴卡、芝麻香型白酒景芝、品悟和复合香型皇沟御酒等为代表的非主流香型白酒.它们是有一定市场基础的。非主流香型白酒走的是品牌品类化和香型差异化道路,不受业内大多数企业从众心理的影响。虽然目前非主流香型白酒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但作为同主流香型存在一定差异的非主流香型白酒也是存在市场机会的。以特香型江西四特酒为例,就因为江西消费者长期消费特香型的四特酒,导致其他香型白酒很难进入江西市场,从而出现四特在江西一家独大的现状,这足以说明只要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香型。都将得到充分发展。目前香型多元化发展趋势,也为非主流香型白酒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复合香型白酒是指以清、浓、酱、米4种香型为基本香型,由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香型复合派生而出的白酒,如西凤酒、白云边酒、景芝白干酒、四特酒、双雄醉酒等,其生产工艺多种多样,精湛绝妙;其香气具有多类型、风味具有多层次之特征。  相似文献   

3.
参照国内外酒类风味轮的建立的方法及国际标准ISO11035感官描述语选择方法,对31种特香型酒样,包括不同年份原酒、典型成品酒等进行感官描述分析,获得特香型白酒风味描述语,首次绘制得特香型白酒风味轮。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重要的、具有典型差异的风味轮廓描述语,包括9种味觉描述语和11种嗅觉描述语。这些描述语经由品评小组应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分析,表明可以表征特香型白酒主要的风味感官特征,可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性感官分析。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曲白酒按香型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寿鹏 《酿酒科技》1999,(1):100-101
小曲白酒是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品,因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提出今后评比国家名白酒时,既要考虑大曲白酒的香型,也要考虑小曲白酒的香型,使其在国家名白酒中能有一席之地,以利促进这些地区酿酒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目的在于使特香型年份白酒的评定标准更加科学化、数据化、程序化,不再单纯的依靠感官品评判断白酒质量。本实验选取四特酒A(五年成品酒)、B(九年成品酒)、C(十五年成品酒)、D(二十年成品酒)4类年份白酒各5个成品酒样品,从特香型年份白酒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图谱中筛选出17个特征指纹峰用于构建指纹图谱,本实验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年份类型白酒指纹图谱进行鉴别,得出与实际感官品评类似的结果,总体上可以区分特香型年份白酒的档次。说明聚类分析可以用来鉴别不同年份的特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6.
各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业内专家、学者:2008年11月份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白酒的民族工业地位的提升,同时也给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带来机遇,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做好技术准备。12月份酱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和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今年2月份凤香型、豉香型、米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也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7.
《酿酒》2009,(3):95-95
各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业内专家、学者:2008年11月份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白酒的民族工业地位的提升,同时也给中国白酒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带来机遇,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做好技术准备。12月份酱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和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今年2月份凤香型、豉香型、米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也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8.
业内人士,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白酒香型共分十大香型(清、浓、酱、米、凤、董、兼、特、豉、芝),酸在各类香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对白酒中的酸作较为全面详细的论述,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9.
新型白酒生产技术(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6“特”型类白酒的香味组分特点及风味特征2.6.1“特”型类白酒的香味组分特点“特”型类白酒是指具有江西四特酒风格的一类白酒 ,简称特型白酒。四特酒产于江西樟树四特酒厂 ,是江西省传统产品及省内名酒。多年来 ,四特酒以其特有的产品风格称誉中华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虽然四特酒目前还没有正式确立成为独立的香型 ,但它以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及原料使用方法 ,使得四特酒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特征 ,已被国内白酒行业认定为有别于其他香型类白酒的一个独特酒种。为了能从香味组分上更进一步了解四特酒的风味特征 ,原轻工业部食品…  相似文献   

10.
不同香型白酒产品特性的对比分析,对各香型的鉴别和相互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此为目的,基于GSB 11-2260-2008中国名特白酒汇粹国家标准样品中公布的标准值,选择总酸、总酯、固形物、杂醇油、甲醇等理化指标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凤香型、兼香型、芝麻香型、董香型、馥郁香型等香型白酒的产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白酒的理化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香型白酒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利用电子鼻、电子舌、色度仪等设备对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的香气、滋味和色泽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特性和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香气指标,不同白酒滋味指标间的差异更大,其中涩味、鲜味、咸味和苦味是差异最大的几种滋味。白酒香气的检测结果显示,老白干香型、特香型、浓香型白酒相较其他香型白酒而言,芳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凤香型酒香气物质成分与其他11种香型白酒的差异最大。研究结果为不同香型白酒香气、滋味和色泽差异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这对于后续通过仿生学技术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和确定部分白酒的特征香气成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使用气相色谱仪,研究甲醇检测方法和丙酸乙酯检测方法,因国标GB/T 20823—2017《特香型白酒》中对丙酸乙酯含量有规定要求,同时国标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中对甲醇的含量也有明确要求。两种物质是特香型白酒检测的必备项,研究可实现两种物质的同时检测,为特香型白酒检测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白酒生产技术(六)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不同香型、类型白酒的香味组分特点及风味特征[6]白酒的香气特征千变万化 ,即使是相同生产工艺的白酒也会表现出香气特征的不同。因此 ,对白酒香气进行划分香型或类别时 ,不可能将具有完全一样香气的白酒归为一类。白酒香气按香型划分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 ,应该具有独特的香气风格 ,同时又明显区别于其他类白酒香气的一类白酒香气。那些具有类似香气风格 ,虽然也有自己的特点 ,但不能自成一体 ,这类香气的白酒不能归为一类香型或香气类别。第二 ,应该具有特殊的香气组分 ,这些组分又代表着这类香型香气的特征 ,并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些特…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不同白酒产品的异同,对于白酒香型的融合和多样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GSB 11-2260-2008中国名特白酒汇粹国家标准样品中公布的标准值为数据源,以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杂醇油、甲醇等理化指标为响应值,采用Minitab 16 Statistical Software中变量聚类的功能及不同的联结方法,对中国名特白酒国家标准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理化指标对白酒的香型、流派、风格的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化特性方面阐明了各香型之间的远近关系,发现浓香型和兼香型白酒呈现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并发现清香型白酒也呈现“流派”特征.为中国白酒分类、各白酒之间相互借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因各种生产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香型的白酒。该文对不同香型白酒的发展及研究概况进行总结,阐明各香型白酒在生产工艺、原料、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并挖掘其在特征风味成分、功效成分、品质与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是白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列举了各香型白酒的分类、地域分布、各香型白酒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不同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工艺特点、特征风味成分及功能性成分研究概况;探讨了不同香型形成的原因及香型划分的意义,旨在为各香型白酒相互借鉴、融合、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特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富集了根霉菌液,将其应用于白酒生产,研究了根霉对特香型白酒各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根霉菌液浓度为1.84mg/mL,根霉菌液的使用能有效增加白酒中乙醛含量的增加,当菌液用量为25mL时,能提高酒基中总酸及各主要风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复合香白酒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兼香型白酒;进入21世纪前后,西凤酒、四特酒及酒鬼酒等纷纷开发复合香白酒产品,如今已有众多白酒企业采用多粮原料和不同香型酒合理组合等工艺生产复合香白酒,体现出了对白酒勾兑工序常规思路的突破。随着对复合香白酒生产工艺的创新和复合香成分及形成机理的分析、研究,将会使复合香产品质量更臻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从特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富集了芽孢杆菌制成菌液,将其应用于白酒生产。研究了添加芽孢杆菌对特香型白酒各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芽孢杆菌菌液浓度为2.285×108个/mL,当菌液用量为40 mL时,芽孢杆菌的使用能有效提高酒基中总酸、总酯和各主要风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香型白酒最佳的单药提取物及剂量[1],通过观察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动物醉酒度变化,得出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最佳剂量。结果显示,酱香型白酒[2]醉酒度有加重趋势,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添加枸杞提取物醉酒度较好,酱香型白酒添加苦荞提取物醉酒度较好,说明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醉酒度是有区别的,为白酒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大香型白酒的相互关系与微量成分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酒在五大香型指浓香,清香,亲王香,米香和其他香型,其中浓,清,酱,米四大香型为基本香型,相互独立,其他香型均由这四大香型生而出,有兼香,药香,芝麻香,凤香,特6香和豉香6个类别,其典型代表分别为浓香泸州老窑,五粮液,清香汾酒,酱香茅台,米香桂林三花,其他香型的兼香白云边,药香董酒,芝麻香景芝白干,凤香西凤,特香四特和豉香玉冰烧,其微量成分特征为:浓香型 己酸乙酯为主,含量在160-250mg/100ml,占总酯40%以上,清香型 乙酸乙酯为主体香,占总酯的50%以上,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的含量占总酯90%以上,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暂无定论,其糠醛含量较高,达260mg/100ml,米香型白酒以β-苯乙醇的特征成分,乳酸乙酸含量占总酯高达73%,其他香型白酒因门类不同,以数种成分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