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美食谈     
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富饶美丽,文化底蕴丰厚,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徽商,也南问北,曾称雄中国商界400年。随同逐步驰名天下的还有徽菜,现已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在徽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徽州美食,其滋味逼人口涎,其传说亦颇为迷人心神。现选择其中几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是块既具美丽环境,又富丰厚文化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徽商,脑力与劳力结合,走南闯北,称雄中国商界400年。与徽商生活息息相关,因徽商而诞生的徽菜,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与徽菜相辅相成的徽州美食,其  相似文献   

3.
徽商的推波助澜作用而将徽菜带到全国各地,使徽菜成为八大菜系之一。其次,徽州丰富的物产资源为徽菜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徽州饮食行业的鼎盛,比徽商经营的其它行业如:盐、典当、茶叶、木材等,要晚好几百年。直至清末年间,徽菜馆在全国各地的经营成功使徽菜达到了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4.
徽商与同时期其他商人一样,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由传统自然经济社会向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开始过渡时的产物。明清时期,以徽商和西北商为代表的两淮盐商,也是其经营淮盐的唯一合法商人群体。对该时期淮盐经营中,朝廷、官府、盐商的表现,应回归于当时的经济层面,实事求是地讨论。“勾结、垄断”说不是学术研究成果,是俗见,且是错误的偏见。电视专题片《徽商》在国家媒体上传播错误说法显然不妥。  相似文献   

5.
胡善风 《中国食品》2002,(7):2fzgsp
徽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世界旅游名胜地黄山市(原徽州府)一带,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其发展同徽商的兴盛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徽商是明清时期活跃在中国商界的著名商帮,徽商出于个人偏好和交际需要,无意间促成徽州饮食文化的传播,而专门从事饮食行业的徽商们在各地的崛起,才真正决定了徽菜的兴盛。全国各地徽菜馆的老板和主厨,大多来自绩溪县,绩溪伏岭村的厨师尤为有名,徽菜馆几乎被绩溪人垄断。绩溪人制作的菜肴、点心很精致,风味特佳,故而当时绩溪厨师制作的徽菜流传甚广。提到徽菜,不能不提徽菜馆及徽厨,提到徽厨就不能…  相似文献   

6.
徽州,印象中的小桥流水马头墙,那开满油菜花的世外桃源。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产造就当地独有的特色美食,而这些美食,随着徽商的足迹被带到远方,名副其实地香飘万里。本期寻访徽州民间家常菜,借以一窥徽州古朴的民风。  相似文献   

7.
张恺 《烹调知识》2004,(1):i042-i043
地处黄山脚下的皖南徽州,是块既具自然美丽,又富丰厚文化的土地。这块土地上孕育的徽商,脑力与劳力结合,走南闯北,称雄中国商界400年。与徽商生活息息相关而诞生的徽菜,跻身于全国八大菜系之列。与徽菜相辅相成的徽州美食,其滋味逼人口涎,其传说亦颇为迷人心神。现选择部分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江志伟 《美食》2005,(2):22-23
明清时期一度雄踞半壁江山的徽商现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佳话让每一个徽州人激动亢奋。这里趣谈几款与徽商有关的特色食品的由来,或可愉悦诸位读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徽商与晋商一样,是明清时期新兴社会阶层的代表。其积极意义就在于,对"士农工商"的清规戒律(即传统"本末观")构成冲击,并向社会展示另一条劳动致富的路,即经商。以捐输、扬州园林及徽州科举业绩等为依据,抨击徽商与朝廷"勾结",并依靠"政治优势"牟取私利,则是牵强附会,无中生有,以一种确有的事实,顶替另一种根本不存在的事实。徽商获利具有双重性。"时间差"是徽商兴衰的本质原因。"改引为票"不可能将徽商推上绝路。太平天国战争曾对徽商造成极大的摧残。  相似文献   

10.
徽州茶地图     
正马头墙,小青瓦,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徽州。梦里徽州,不仅有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钟鸣鼎食的徽商,还有集天地灵气的徽茶。徽州古称歙州,自古便是重要的茶产区,唐敦煌遗书《茶酒论》谓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树遍布。茶区云雾弥漫、空气清新、茶质优良,属高山茶类,是国内重点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一:捐资兴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清代徽州盐商散布于各地,其捐资兴教的事迹也散见于史册。本文虽只选取其在歙县、扬州及汉口的几个捐资兴教的例子,但其贡献已可见一斑。徽州盐商捐资兴教的原因,首先是社会大环境所决定,其次也为徽商的经营特征所决定;众多徽州文人所获的功名,则是捐资兴教的又一硕果。现时代虽然不同,但徽州盐商为教育后代锲而不舍的精神,仍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鲁子墨 《印刷工业》2012,(10):69-70
温州印刷业是否能像温商一样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众所周知,犹太人以高超的经商智慧举世闻名,在中国,也有一类人群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就是与徽商、晋商齐名的温州商人。温州商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因为温商的存在,温州更加令人瞩目,无数人曾在此发家,也有无数人曾在此跌落。敢于冒险,是很多人对温州商人的一个评价,"平安二字值千金,  相似文献   

13.
禾刀 《福建轻纺》2009,(10):37-38
香港《文汇报》日前刊出文章《从晋商兴衰历史透视现代商界》说,从徽商到晋商,从粤商到浙商.构成了我国近五百年来商人崛起的路线图。近代商人发展的更迭变迁表明,地域传统文化固然重要,现实土壤更不可缺。从地域范畴上反思经营人才不是说不可以,但在社会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人才流动越发自由的情势之下,造就市场经营奇才的恐怕不是一方水土,而是政策这块孕育商界奇才的肥沃土壤。文章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徽州盐商垄断”说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明清时期的徽州盐商,不但在浙盐经营中占重要位置。而且与西北商人一起,构成当时中国第一大盐种——淮盐的经营主体。但朝廷只是为了自身完成从专制性经营到专制性收税的演变,而调动民间商人资本和劳力的积极性,它并未把对盐资源及其商品的垄断权交给商人(或与商人分享)。本以明清淮盐经营中的三个阶段——开中盐法的实施及嬗变、明万历四十五年的纲运化。以及道光十二年的北盐改行票制为中心进行讨论,从而证实徽州盐商与当时的众多盐商一样。都不是垄断性商人。  相似文献   

15.
徽州盐商是明清经济发展历史上一支特殊的商人队伍,他们贾而好儒、商而兼士的好儒人格,使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并踞身于商人群体之上,集商、官、儒于一身的特殊阶层;他们以道营商、以义行事的高尚人格,使其名利双收,并以良好的商业道德赢得较高的市场信誉;他们崇尚宗法、思想封建的悲剧人格,使其商业利润流向误区,并且严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今天研究明清时期徽州盐商独特的文化人格现象.意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利用资本利润,搞好商品流通等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二:著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清代徽州盐商在著述方面也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些著名人物,有的本身是盐商,有 的则是盐商眷属。如程晋芳、程梦星及汉学家程瑶田等。即便是汉学家凌廷堪,也至少能确定他是出 身于淮北盐区的徽商家庭,其成长与两淮盐业关系很大。徽州盐商的著述还有相当的普及性。其中岑 山渡和江村都是很好的代表。盐商方士庵和岑山渡人程且硕,还有其乡土特色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17.
雕刻徽州     
中国古民居中的精粹,向有“北三晋,南徽州”的说法,这也和明清时代居于这两处的晋商和徽商的兴旺发达有着直接的关系。走过了晋中,饱览了晋商豪宅大院深邃富丽的恢宏气度之后,我一直渴望着能在江南的徽州领略中国民居的别一番风味。想象中的徽派民居,当如江南园林一般,精巧、细致、柔媚而又清秀,恰如江南那润物细无声的绵绵细雨,江滨湖畔寄人怀思的杨柳依  相似文献   

18.
两淮“商籍”何以无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读史札记。1、日本经济史家藤井宏先生认为两浙“商籍”的确立是由于休宁盐商的作用,这是对史料的误解。由此立论推测两淮“商籍”中有山、陕商人而无徽商的原因,显然也就站不住脚。2、笔者从政区沿革的角度着眼,提出:明代两淮“商籍”中无徽商,主要是因为当时安徽与江苏合为南直隶,不符合“商籍”条例。及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一分为二以后,两淮徽商的“商籍”才提了出来。但由于传统上该二省仍被视作“江南省”,加上徽商以“占籍”形式参加科举考试,故直到两淮“商籍”取消,徽商也始终未能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9.
汪崇赁     
清代徽州盐商在述方面也做出贡献。他们中的一些名人物,有的本身是盐商,有的则是盐商眷属。如程晋芳、程梦星及汉学家程瑶田等。即便是汉学家凌廷堪,也至少能确定他是出身于淮北盐区的徽商家庭,其成长与两淮盐业关系很大。徽州盐商的述还有相当的普及性。其中岑山渡和江村都是很好的代表。盐商方士鹿和岑山渡人程且硕,还有其乡土特色作品问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烹饪》2014,(6):38-39
从合肥乘长途车驶向皖南,离徽菜的发源地越来越近,从长江以北来到长江以南,山峦浮现,竹林静谧,愈见江南的清幽婉约。皖南莱是徽莱的代表,源于古徽州府,即今黄山脚下歙县一带。显赫一时的徽商最初也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沿着新安江水系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强盛极大地推动了微菜的发展,而其最原始的味道就源自这群山掩映的青瓦白墙的袅袅炊烟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