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告读者     
王琦 《照相机》2005,(2):58-58
在传统暗房中,要使产生透视变形的建筑物恢复正常形状,一般是在放大照片时,将放大承影板倾斜,让建筑物较窄的部分靠近放大镜头,较宽的部分远离放大镜头,再结合遮挡技术让画面均匀曝光,便可放制做出矫正了透视变形的建筑物照片。但是,倾斜放大法不易掌握,容易出现建筑物两端模糊或曝光不均匀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孔红征 《照相机》1994,(10):41-41
透视控制镜头的使用孔红征许多摄影者对PC镜头还不了解。其实您如果使用35rum单反相机用于拍摄建筑物,而拍到的照片其建筑物向上倾斜,犹如要向后倒一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应使用PC镜头了。PC镜头就是透视控制镜头(PerspectiveCOntroll....  相似文献   

3.
放大技术     
放大程序是:光线透过底版,通过镜头聚焦到成影版(感光纸)上,再经过显、停、定影处理,得到一张与原景物相同的影象。一、放大技术的基本要求 1.凡要进行放大的底版,其对角线都不得超过集光镜的直径和镜头的焦距。否则,照片的四角和周围,会出现光线不匀、不清楚、变形等现象。这叫做“涵盖力”不足。如果底版很小,所用镜头的焦距较大,放的照片又较大,镜头离成影版的距离太  相似文献   

4.
照相机的广角、标准、长焦镜头所拍的画面影像在视觉上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效果感受:广角镜头所拍的照片具有宽广的视野;标准镜头的视角符合人眼的视觉观察习惯;中、长焦镜头适用于拍摄稍远距离的景物,压缩了空间的透视感,减少被摄体的透视变形。其中,标准镜头在摄影创作中难度最大,若在拍摄题材及构图上  相似文献   

5.
杨秀智 《照相机》1995,(10):11-12
放大机的光源及其特性杨秀智放大是摄影创作的重要环节,放大机镜头在照片成像质量中扮演重要角色。镜头质量与放大机的关系有如相机与相机镜头的关系,放大机机身的重要性,在于其耐用可靠,使用灵活,机身要确保镜头与照片保持水平,光源质量对放大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好...  相似文献   

6.
放大镜头通常被分为三种价格类型。我喜欢把它们分为 :业余镜头(非常便宜)、普通“专业”镜头(价格适中)和复消色差(APO)镜头(非常昂贵)。在购买廉价的小型放大机时 ,业余镜头通常已装在了放大机上。这种廉价放大机常无法换用其他焦距的镜头。专业镜头通常是与放大机分开出售的。你可为某一特殊类型的放大任务而选择一定焦距的镜头及合适的镜头插座。复消色差镜头(APO)仅有几种不同焦距。这种镜头一般用来制作高倍放大照片和放制高质量的照片。目前主要有三家放大镜头的生产厂 :罗敦施德(Rodenstok)、施耐德(S…  相似文献   

7.
1俯角拍摄选择镜头从高往低用俯角拍摄基层体育活动,最理想的镜头是50mm标头,其次是80~200mm中长变焦头。广角镜头特别是28mm以下的广角头一般要少用。因为不同焦距的镜头,拍出的照片其画面透视比例是不一样的(标头拍出的画面变形小;中长变焦头拍出...  相似文献   

8.
许多影友放大照片不清晰时,总是埋怨自己的放大镜头不好,手里有“求进”,却一门心思老惦记着“罗德刚”其实只要合理使用,廉价的普及型镜头照样可以放出好片子。笔者使用的三只放大头都是国产的普及型镜头,这种镜头的通病是边缘成像质量较差,像场中心的分辨率与名牌头相差并不大。因此使用时就要扬长避短,可以用长焦距镜头的像场中心部位放大照片笔者就是使用晨光牌105mm镜头放6×6的底片,效果非常好,照片的边缘与中心有着近乎一致的清晰度,用海鸥4B-1拍摄的底片放大到12英寸毫无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长焦距放大镜头,就要注意…  相似文献   

9.
朱春平 《照相机》2001,(2):38-40
摄影镜头围绕像方节点回转的、或镜头与机身一起在圆形轨道上绕像方节点回转的扫描式转机发明以后(也有相机个转的扫描式拍摄装置),可以说为拍摄180乃至360 空间的影像的全景照片另辟蹊径。该机尤其是面对拍摄场面宏大,人数众多的大型团体照时,能拍出一般普通相机难以拍出的不变形且人人清晰的照片。但是,这种全景相机所摄照片的画面空间结构与透视关系与影像实际存在的空间及透视关系不大相同。例如,一排呈弧形左右站立的人群,经转机拍摄后,Lop面卜却成厂一O&As开的、左右呈上线爿的]I的人群了。故对于大部分风光…  相似文献   

10.
建筑摄影建筑摄影的主要目的和功用是把建筑师精心设计的三维空间的建筑物用二维空间的照片完美地表现出来 (见彩 4 :《建筑摄影》) ,而且不失原设计的神韵。在当今社会 ,建筑师、业主、出版界和学术界等都愿意花巨额经费以获得质量优良的建筑摄影照片 ,因此 ,建筑摄影的实用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高。●器材要求建筑摄影对影像的素质要求很高 ,必须要使用优良的器材才能做到这一点。相机最好使用机背取景式的大型相机 ,这样既能保证影像的整体质量 ,又能很好地对透视、景深和变形进行校正和控制。若没有大型相机 ,也可采用中型相机配合移位镜头 …  相似文献   

11.
这一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一些放大照片的基本技术,并侧重于介绍基本做法,以供参考。一、放大遮挡技术遮挡是放大照片中一项重要技术。即把有某些缺陷的底片,在放大曝光过程中利用遮挡工具,于镜头与相纸之间进行加光遮挡  相似文献   

12.
对焦放大镜     
作为照片的最终影象,虽然底片上的焦点清晰,但放大时对焦不准,将会导致失败的照片。在摄影展览会等地方,有时也可以看到这样“放模糊了”的照片。为了制作没有放模糊的、对焦准确的照片,必须具备:①充分调整好放大机;②优质的放大镜头;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眼睛和摄影镜头一样,能够看到前后、左右、上下透视的影象,但不是任何方向都能得到同一透视感。就是说,看到路旁排列的电杆,愈远愈小(前后透视),横视建筑物时,愈向左(或愈向右),窗户就愈感到窄小(左右透视),这与镜头成象的感觉一样。  相似文献   

14.
放大机用的放大镜头,因其焦距的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最常见的135(24×36毫米)底片,采用焦距50毫米的放大镜头最合适。但在实际工作中,放大照片的尺寸如是4英寸、6英寸等放大倍率不很大时,采用大一级焦距的75毫米放大镜头比较好,而放大10英寸(8×10英寸)、12英寸(10×12英寸)或更大的尺寸时,则使用50毫米镜头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郭建民 《照相机》2005,(1):42-43
200mm以上的定焦或变焦镜头,一般称之为长焦镜头.为了拍摄构图的需要和拍出具有鲜明的透视压缩照片,越来越多的影友都配置了不同规格的长焦镜头.  相似文献   

16.
《影像材料》2006,(9):94-96
学会利用透视原理完美地处理平行线,用Paint Shop Pro修正歪曲的图像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小城市,到处都耸立着巨人般的摩天大楼,眼睛看上去,令人感到振奋和激动,可是,用相机镜头记录下来的照片,看上去就不那么有力量感了。当拍摄大楼建筑时,您往往会成为低视角拍摄局限性的受害者。除非有能力在数码相机上安装广角镜头,否则就会发现透视造成的形变减低了大楼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当仰视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时,竖直的线条会有向灭点集中的趋势。这种现象使照片的样子变得歪曲,使大楼的样子显得摇摇欲坠,不过这是很容易修正的……  相似文献   

17.
正微距摄影对微小事物的表现和细节刻画令很多人着迷。你可以使用一些附件,让普通镜头拍摄微距效果,而且还可以通过闪光设备让照片更加完美。生态微距摄影师郑洋为我们分享他拍摄微距的经验和体会,以及选择器材的窍门。郑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野人",喜欢在野外的山水间拍摄微距作品。这里他会和我们分享精美作品背后的故事。拥有佳能100mm、180mm微距镜头的他也会使用佳能的EF系列延长管和近摄滤镜,这些附可以增加镜头的放大倍率,让普通镜头也达到微距的效果,他会为我们讲述这些产品的妙用。你还可以将微距镜头继续转接延长管,这样可以  相似文献   

18.
镜头的视场     
小竹 《影像材料》2003,(2):43-43
照相机镜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叫做焦距。镜头的焦距决定了物体在一定大小的胶片上所能形成的影像有多大。镜头的焦距越长产生的影像就越大 ,景物能被纳入照片的部分就越小。不同焦距的镜头 ,具有不同的视场 ,不同的透视关系。若你使用一只变焦镜头 ,这只镜头就提供了多个焦距 ,多个视场。就有可能使拍摄者在不改变视点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来改变构图。当你在照相机上变换镜头 ,通过取景器观察就能看到戏剧性的效果。装上短焦距的广角镜头 ,视场变大 ,视场内的景物显得小 ;装上长焦距的远摄镜头 ,视场变小 ,视场内的景物变大。…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50mm标准焦距镜头是广大纪实摄影师及爱好者所青睐的镜头,依靠其类似人眼视觉习惯范围的焦距,当与那些全画幅相机配合时,这种镜头非常容易拍摄出透视关系自然合理,视角舒适的纪实类照片来.而与那些APS画幅相机配合时,由于焦距转换率的缘故,这种镜头的等效焦距会变长,配合其相对较大的光圈,能方便地控制透视结构与焦外景深,从而拍摄出漂亮的户外半身人像.  相似文献   

20.
放大机校正简法放大大幅照片时,常常把放大机头水平转动180度向地面投影或把机头垂直转动90度向墙壁投影。这样,放大镜头轴往往与地面或墙面不能保持垂直,即我们常说的放大机“不正”。由于放大大幅和巨幅照片时,底片与相纸间距离较大,景深很小,镜头光轴与相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