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0%T-1型Raney-Ni催化剂,以NaOH(1mol/L)为溶剂,在45℃,初始压力为3.0MPa的条件下,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可以得到吲哚甲基海因,收率为85.6%。实验结果表明,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速度对催化剂浓度为一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与初始氢压成正比关系。由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初速度计算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5.92kJ/mol。采用磁性材料固定方法可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经20批次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反应结果可知,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为4.5%,吲哚甲基海因的收率可稳定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2.
采用30%T-1型Raney—Ni催化剂,以NaOH(1mol/L)为溶剂,在45℃,初始压力为3.0MPa的条件下,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可以得到吲哚甲基海因,收率为85.6%。实验结果表明,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速度对催化剂浓度为一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与初始氢压成正比关系。由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反应初速度计算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5.92kJ/mol。采用磁性材料固定方法可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经20批次吲哚亚甲基海因加氢反应结果可知,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为4.5%,吲哚甲基海因的收率可稳定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吲哚为起始原料,经威尔斯迈尔反应制得吲哚-3-甲醛,吲哚-3-甲醛与海因缩合反应得到5-吲哚亚甲基海因、经催化加氢合成了5-吲哚甲基海因。反应总收率达到77.2%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吲哚为原料,通过甲酰化、缩合和水解反应制备得到吲哚丙酮酸,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选择和优化。以三乙胺为催化剂、水为溶剂,确定反应时间2.Sh、反应温度110℃、底物浓度2mol·L-1,缩合产率可这81.5%;调节水解用碱比例为5:1、水解温度110℃、底物浓度0.5mol·L-1、反应时间2h,在氯气保护条件下水解产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5.
6.
报道了 5-三氟甲基吲哚啉的一种合成新方法,即以对三氟甲基苯胺(1)为起始原料,引入甲磺酰基保护胺基,经芳环碘代反应生成N-(2-碘-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胺(3),然后与三甲基乙炔基硅一锅法进行Sonogashira偶联和环化反应生成取代吲哚(4a)、(4b),在强碱作用下一锅法脱去Ms保护基和TMS生成吲哚(5),最后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成5-三氟甲基吲哚啉(TM),历经5步反应,总收率为40%,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7.
N-甲基-α-甲硫基乙酰苯胺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N-甲基-α-(甲亚磺酰基)乙酰苯胺(产率94%),再在对甲苯磺酸作用下发生分子内Pummerer反应,得到1-甲基-3-甲硫基吲哚-2-酮(产率61%),进一步与高碘酸钠反应,得到1-甲基吲哚-2,3-二酮,产率60%。通过IR、^1HNMR、^13CNMR等波谱分析方法证明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 5-三氟甲基吲哚啉的一种合成新方法,即以对三氟甲基苯胺(1)为起始原料,引入甲磺酰基保护胺基,经芳环碘代反应生成N-(2-碘-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胺(3),然后与三甲基乙炔基硅一锅法进行Sonogashira偶联和环化反应生成取代吲哚(4a)、(4b),在强碱作用下一锅法脱去Ms保护基和TMS生成吲哚(5),最后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成5-三氟甲基吲哚啉(TM),历经5步反应,总收率为40%,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
乔建江  祁国珍 《染料工业》1995,32(3):22-25,21
本文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研究了2-甲基吲哚的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乙基-2-甲基吲哚、N-丁基-2-甲基吲哚、N-戊基-2-甲基吲哚、N-己基-2-甲基吲哚及N-辛基-2-甲基吲哚等五种有机化合物,通过红外、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并对N-烷基化中C、N竞争及相转移催化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邻硝基甲苯和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先合成邻硝基苯丙酮酸乙酯,然后用硫酸亚铁还原法和催化加氢还原两种方法分别合成得到吲哚-2-甲酸。结果表明,硫酸亚铁还原法合成吲哚-2-甲酸总收率为28%;在55~60℃和10 MPa压力下进行催化加氢制吲哚-2-甲酸,收率可达到35%。  相似文献   

11.
用邻甲基苯胺和甲酸反应制得N-甲酰基邻甲基苯胺(甲酰化物),然后在氢氧化钾存在下,用甲苯作带水剂,邻甲基苯胺作溶剂制得甲酰化物钾盐,接着环合、水解制得吲哚,其收率达65%.  相似文献   

12.
蒲凡  陈博 《广州化工》2020,48(3):35-36,71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C-C键形成反应之一。这些反应通常由质子酸或路易斯酸催化辅助。吲哚及其许多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见的多种化合物,以及具有比较好的药理和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在室温下吲哚、苯甲醛和芳烃的无催化剂三组分反应提供了直接合成重要的3-(1-芳基磺酰基)吲哚的途径。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底物范围广,原子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3.
吲哚类化合物足较重要的一类杂环衍生物生物碱,多数具有显著生理活性:近年来人们合成了大量的新型吲哚类化合物,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吲哚-3-甲醇类、5-甲氧基吲哚类、吲哚-3-甲醛类、氮取代的吲哚类等四种吲哚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抗肿瘤药物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低压加氢反应釜中,投入Ni/γ-Al2 O3加氢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下,完成了吲哚加氢合成吲哚啉的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加氢压力、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吲哚转化率、吲哚啉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加氢反应的主要因素,在催化剂用量为5%(与吲哚质量比)、压力2.0 MPa、反应...  相似文献   

15.
陈祥  李斌栋  吕春绪 《江苏化工》2005,33(Z1):141-143
介绍了吲哚-3-甲酸的合成工艺.研究了从吲哚经吲哚-3-甲醛合成吲哚-3-甲酸的合成工艺.采用吲哚为原料,DMF为溶剂和反应物,采用POCl3为氧化剂,首先合成吲哚-3-甲醛,然后用KMnO4氧化制得吲哚-3-甲酸.该法醛的产率可以达到90%以上,酸的产率也可以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二吲哚基甲烷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良民  王利  李霞  徐焕志 《精细化工》2006,23(5):483-486
介绍了3,3′-二吲哚基甲烷(D IM)及其衍生物3,3′-二(5-溴吲哚)基甲烷(BB IM)和3,3′-二(5,6-二氯吲哚)基甲烷(BC IM)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吲哚、5-溴-1-氢吲哚和5,6-二氯-1-氢吲哚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应分别得到D IM、BB IM和BC IM,收率分别为90.3%、46.3%和53.3%。通过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对D I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IR、1HNMR对BB IM和BC I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苯丙酮酸钠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的基础上 ,对亚苄基海因碱性水解液中的苯丙酮酸钠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中和用酸的选择、加酸过程和搅拌速度的控制、以及结晶时间的选择 ,得到了优化的结晶工艺。苯丙酮酸钠的结晶收率达到 91.7% ,纯度达到 98.5 %。  相似文献   

18.
以含吸电子基2-吲哚酮为原料,通过醋酸铜催化氧气氧化一步合成2,3-吲哚醌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FTIR、MS、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5-氯-2-吲哚酮为模型化合物,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催化剂醋酸铜用量为5%、氧气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  相似文献   

19.
吲哚类抗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吲哚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抗癌药物领域备受关注。将不同修饰基团引入吲哚结构中,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它在抗癌药物的开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吲哚化合物的不同结构分类综述了其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N-取代吲哚-3-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栋  曹飞  李振江  安肖  韦萍 《精细化工》2007,24(4):380-384
首先由吲哚、三氯氧磷和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吲哚-3-甲醛,产率为97%;进而选择二甲亚砜-氢氧化钠反应体系,室温下由碘甲烷、烯丙基溴、溴化苄和甲苯-4-磺酰氯分别对吲哚-3-甲醛进行N-取代,合成4种N-取代吲哚-3-甲醛——N-甲基吲哚-3-甲醛、N-烯丙基吲哚-3-甲醛、N-苄基吲哚-3-甲醛和N-对甲苯磺酰基吲哚-3-甲醛,产率分别为89%、95%、83%和81%;最后选择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室温下通过还原反应合成吲哚-3-甲醇以及4种N-取代吲哚-3-甲醇——N-甲基吲哚-3-甲醇、N-烯丙基吲哚-3-甲醇、N-苄基吲哚-3-甲醇和N-对甲苯磺酰基吲哚-3-甲醇,产率分别为80%、90%、81%、63%和53%。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结构经由1H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