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苹果酒香气成分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酒是指由苹果或苹果汁生产的一种低酒精度的发酵果酒,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香气成分是评价苹果酒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对苹果酒中主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来源、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香气物质的合成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苹果酒香气成分代谢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减硫法”和常规法酿造的小国光苹果酒中的挥发性香气 物质进行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两种苹果酒中共检测到挥发性香气物质66种,包括15种醇类、30种酯类、7种脂肪酸类、3种酮类、6种 芳香族类、3种萜烯类和2种其他类。与常规法酿造相比,“减硫法”酿造有助于提升苹果酒中酯类物质,特别是具有丰富果香和花香的 乙基酯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了36.11 mg/L;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苹果酒中的高级醇,特别是具有酒精味和溶剂味的异戊醇的含量,降低 了14.68 mg/L;但也会降低苹果酒中脂肪族类、芳香族类和萜烯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9.98 mg/L,10.77 mg/L,1.54 mg/L),造成苹果酒 中乳酪香、烘烤香和部分花香的减弱。 适当减少二氧化硫的使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苹果酒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3.
苹果酒香气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英振  王颉  李长文  张伟 《酿酒》2004,31(3):54-56
从来源角度,对苹果酒的香气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苹果酒来自于原料中的固有香气(一类香气),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二类香气)。并且,展望了一下我国苹果酒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苹果酒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酒的香气成分是构成苹果酒质量的重要因素,决定着苹果酒的风味和典型性.文中综述了苹果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及其来源,并介绍了国内外苹果酒中香气成分的提取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直接进样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对苹果树莓复合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树莓复合果酒中共检测出46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物质3种,醇类物质16种,羧酸类物质9种,醛酮类物质18种,其中醛酮类物质种类数量与普通苹果酒相差较大,苹果树莓复合果酒的香气成分较普通苹果酒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HS-SPME-GC/MS方法在白兰地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顶空固相微革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白兰地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萃取头种类、样品酒精度、预热时间、革取温度、革取时间和电解质NaCl用量等对白兰地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条件;比较了不同极性色谱柱对白兰地香气成分的分析效果,建立了快速测定白兰地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最终确定HS-SPME萃取白兰地香气物质的最佳条件为:采用弱极性的50μmDVB/CAR/PDMS革取头,稀释样品的酒精度为120mL/L,预热时间为20min,萃取温度为45℃,革取时间为30min,电解质NaCl浓度为0.30g/mL.并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法国卡幕公司的V.S.O.P级白兰地的香气成分,质谱图中共分离出78个峰,鉴定出49种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白水的嘎啦、红星、瑞雪、瑞阳4种苹果为原料酿造苹果酒,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4种苹果酒香气物质。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4种苹果酒的香气特性差异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法可完全将其区分开;HS-SPME-GC-MS共检测出76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包括醇类11种、酯类43种、醛类7种、酮类3种、酸类7种、萜烯和其他5种;嘎啦、红星、瑞雪、瑞阳苹果酒分别有66种、43种、45种、47种香气物质,总含量分别为7.17 mg/L、7.08 mg/L、6.64 mg/L、7.56 mg/L,且4种酒共有特征香气物质包括: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分析可以成功区分不同品种苹果酿造苹果酒的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四特酒中香气物质组成,研究盐离子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析时间对四特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并阶段性优化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当氯化钠浓度为0.2 g/m L、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0 min、解析时间为7 min时,萃取头吸附酒中香气成分的能力最好。在此实验条件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能够从四特酒中萃取到29种香气物质,其中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酯类和醇类,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0.012%和38.166%。乳酸乙酯作为四特酒特征性香气物质,对形成其特香型风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测定了四特酒中各香气成分的组成及贡献模型,为全面了解特香型白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苹果酒发酵工艺参数,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香气成分。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了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值三个主要工艺参数,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苹果酒品质的模糊评判结果为目标,构建主因素突出型综合评判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得到苹果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19 g/100 mL,初始pH值3.5,接种量10%,发酵温度22 ℃。此条件下的苹果酒颜色金黄,酒体澄清有光泽,口感丰满协调、风格良好。苹果酒中共检测到33种香气成分,结合气味活性值(OAV)法鉴定出10种关键香气组分,这些香气物质构成了苹果酒的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和液液萃取(LLE)方法结合GC-MS对樱桃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研究3种方法对樱桃酒香气成分萃取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的萃取方法得到的香气物质各不相同,其中SPME能富集到更高含量的香气成分,SBSE对痕量和超痕量的挥发物有较好的萃取效果,而LLE能富集到较多的香气种类。采用3种方法共提取到87种香气物质,共同检测到的成分20种,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PLSR)不同的香气提取方法和香气物质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Vacuum hydrodistillation, which is a very gentle work-up procedure, has never been us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apple aroma. D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roma that follows vacuum hydrodistillation, some very volatile components can be los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2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techniques,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to obtain an apple aroma extra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fresh apple. After the elimination of solvent from the extract b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study of the odor characteristics of solvent-free extracts was made possible. Vacuum hydrodistillation was convenient for fresh apples.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六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分析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全面分析六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特点和主要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检测香气成分。确定了六个苹果品种特征香气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出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己酯、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己酸己酯和己醛是苹果香型分类的重要判定变量,将六个苹果品种香气分为三类。各品种均以醛类青香气为主,第一类"醛类浓青香型",酸王香气浓度很高,是其它品种约2~4倍,属于此类;第二类"醛类淡青香型",香气成分比较单纯且含量低,澳洲青苹、国光、瑞丹和瑞林属于此类;第三类"青香蕉香型",酯类香蕉香气化合物含量较高,青香蕉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13.
19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甘肃静宁产区香型浓郁的苹果品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9种苹果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并通过各类香气成分的总含量对19个苹果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已发表的香气成分阈值,计算出19个苹果品种的特征香气总量,通过特征香气总量对19个苹果品种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影响苹果风味的主要香气物质。结果表明,19个苹果品种共检测出82种香气成分,其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和特征香气含量对苹果品种的分类结果一致,19个苹果品种分为了五类。对果实风味影响较大的香气化合物为: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醛、反式-2-己烯醛,香型浓郁的品种有:无锈金矮生,宫崎短枝,皮诺娃和烟富3号,这将为今后育种者选择亲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同一苹果浓缩汁生产线上收集的300倍回收香精、预浓缩回收液水和浓缩回收液水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三个样品中香气物质成分,旨在确定苹果浓缩汁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特性和浓缩回收冷凝水中香气物质的主要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测定各样品香气成分的差异,共检测出47种香气成分。结果表明:a.300倍回收香精中富含酯类、醛类、醇类香气物质,苹果浓缩汁预浓缩过程中,香精回收工艺收集了主要的芳香酯类(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2-苯基乙酯、乙酸乙酯等)和醛类[(E)-2-己烯醛、苯甲醛等]香气物质,芳香醇类香气物质相对较少。b.苹果汁预浓缩回收液水中苹果的典型醇类(1-己醇41.70%)香气物质含量高且丰富,同时预浓缩回收液水含有较高相对含量枯焦气息的苯酚类化合物(2,5-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13.26%、2,4-二叔丁基苯酚11.16%)。c.苹果汁浓缩回收液水富含苹果典型酯类香气物质(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丁酯、乙酸甲酯等)和醇类香气物质(2-甲基-1-丁醇等),由加工过程中苹果汁中香气物质进一步逸散产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固相微萃取联用技术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加电解质的量等对红葡萄酒中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葡萄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质谱图中共分离出70个峰,利用计算机检索,结合已有的报道鉴定出65种香气物质,根据面积归一法测其相对含量,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8.46%。  相似文献   

16.
以苹果和沙棘原浆为原料,可溶性固形物、褐变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苹果沙棘复合果泥配方。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苹果沙棘复合果泥的香气构成。试验优化果泥配方:苹果浆为基料,添加沙棘原浆7%、白砂糖12%、果胶0.3%(均为质量分数),该配方所制备果泥样品可溶性固形物为33%,pH值为3.35,亮度值(L*)为50.45、红绿值(a*)为3.93、黄蓝值(b*)为24.83,感官评分87分,色泽金黄、口感细腻、酸甜适口。香气构成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沙棘复合果泥样品中共定性定量57种组分,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萜烯类。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大于1的组分包括1-辛烯-3-醇、芳樟醇、正己醛、2-辛烯醛等22种香气化合物,可赋予产品青香、柠檬、苹果、紫丁香和茉莉香气。与苹果果泥相比,苹果沙棘复合果泥增加了12种主体香气(OAV>1),果香和花香更浓郁。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乳酸菌单一菌种和多菌组合分别发酵苹果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发酵过程中苹果汁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的变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9组发酵苹果汁的香气成分,结合不同香气物质的阈值与香气值分析特征香气成分,并对各组苹果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苹果汁的OD值呈对数上升趋势。各组苹果汁中共鉴定出48种香气成分,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酚类,其中酯类是各发酵组中种类最多且含量最大的香气类别,其次是醇类。9组苹果汁的主要香气成分和香气值较大并有突出贡献的特征香气成分均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等。多菌发酵和单菌发酵苹果汁的香气成分含量及香气值差异显著(P0.05),说明多菌发酵中醇类、酯类和其他类香气物质的总含量明显高于单菌发酵,且赋予苹果汁更强烈的果香、青香和花香。多菌发酵组的总体感官评分高于单菌发酵组,当副干酪乳杆菌20241、动物双歧杆菌6165、嗜热链球菌6063、嗜酸乳杆菌6005活菌数比为1∶1∶1∶1时,感官评分最优。研究结果为今后乳酸菌在发酵果蔬汁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烟台中、晚熟苹果品种间主要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对11种烟台中、晚熟品种苹果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不同品种的苹果以及其香气成分的种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11种苹果中共检测出59种香气成分,其中21种成分为所有品种苹果所共有,在共有香气成分中,乙酸、丁酸、己酸的酯类化合物,己醛(包括2-己烯醛)与一些高级醇含量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阳光苹果、丹霞苹果综合得分较高,极早熟富士苹果综合得分最低,得分排名反映出苹果品种之间主要香气成分的差异大小。聚类分析表明,11种苹果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烟富三、斗南、甘红、极早熟富士、皮诺娃、烟富一、最良短富;第二类为丹霞、阳光;凉香和华帅分别自为一类。经过两种分析方法有效结合,筛选得到的丹霞、阳光、凉香、华帅四种苹果香型特点更为突出,为今后品质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能够增加卷烟烟气烤甜香香韵的烟用香料,以焦麦芽为原料,采用卷烟感官作用导向分析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确定了焦麦芽提取物中的烤甜香关键成分,并以这些成分的含量为指标优化了焦麦芽烤甜香香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①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分离和感官评价确定的焦麦芽烤甜香特征组分中含有麦芽酚、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甲基环戊烯醇酮等15种关键成分。②优化的加热提取工艺参数为95%乙醇、料液质量比1: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提取2次;脱蜡工艺参数为回溶乙醇浓度95%、回溶液中干物质含量20%和冷冻温度-20℃。③制备的焦麦芽烤甜香特征香料中烤甜香关键成分含量明显高于市售麦芽提取物和焦麦芽粗提物,且添加该烤甜香特征香料的样品卷烟烟气烤甜香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不同萃取参数对生板栗香气成分萃取效果的影响。分别优化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头、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等因素,测定其对生板栗香气成分的种类、总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65 μm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苯(PDMS/DVB)萃取头、平衡时间18 min、萃取时间50 min、萃取温度58.5 ℃,在此优化条件下经气质联用法检测出生板栗香气成分21种,总峰面积48 382.7。其中醛类占14.40%、醇类占7.06%、酮类占7.72%、酯类占52.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