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华 《中州建设》2006,(3):76-76
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接受业主委托,依照合同约定对物业和相关的附属设施进行维修养护,对它周围的环境和公共秩序进行管理,并且对业主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随着物业管理的出现,物业管理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出现,并呈现出数量增加。类型增多的特点,如今物业管理纠纷正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有的甚至成为发生暴力冲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2.
当前,由于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房地产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随着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之间的摩擦逐渐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物业管理纠纷的类型和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对于有效缓解矛盾,减少纠纷相关主体的损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德国的物业管理公司直接受雇于业主,是业主利益的维护和代理人.这一点在房屋租赁关系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一旦房屋租赁合同生效,物业管理公司就成了租赁双方的纽带,凡在租房过程中出现任何与房产质量和设施有关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都有义务替业主解决:如果租房违约或作出不利于房东的事,物业管理公司更会出面干涉:租赁双方出现纠纷.  相似文献   

4.
以前物业管理行业可以说新闻不断: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间的纠纷时有发生,业主与物管保安暴力事件常见于报端。客观地分析这些纠纷起源,可以发现多是因物业管理企业违反合同所致,部分则是由于业主及业主委员会行为不规范造成的。为了完成“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5)
《物权法》颁布以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中关于业主自治制度方面的规定仍不尽完善。而与此同时,物业服务公司和业主的纠纷不断升级,建立一个完善的物业服务制度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讨论当下业主自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现状,具体评析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的自制效果。最后结合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间的纠纷,在通过汲取外国先进立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双方的角度对于小区的自主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业主委员会的主体资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南秋 《福建建筑》2007,(4):66-67,63
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环节,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为完善市场机制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经营服务方式。近年来物业管理在我国一出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还处在一个萌芽状态,发展还不成熟。物业管理是通过业主管理组织实现其职能,因此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定位是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核心问题。准确科学地为业主管理组织定位,特别是明确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我国物业管理企业专业化管理与建立业主自治自律相结合的物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也是减少物业管理纠纷、培育和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追问物业管理之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矛盾何时休在物业纠纷中,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往往各站在翘板的一端,弱势的称谓,则因纠纷的不同而在双方之间流转,有人说业主往往很弱势因为在这方面业主大都不具备专业优势,但多年的经历的又告诉我们好像物业服务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  相似文献   

8.
随着商品房的大量开发和大面积住宅小区的不断出现,小区内业主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相关法律地位的不确定,导致物业管理纠纷日益增多。本文从业主委员会的定义、性质出发,并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角度,对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物业管理要尊重和维护业主的财产权利,业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李景 《中州建设》2009,(4):113-114
物业管理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当时正值英国工业化大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出现了房屋出租。为维护住用者的权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于是出现了专业的物业管理。自那以后.物业管理传遍世界各地,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无疑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业主的利益经常受到侵犯或者得不到合法维护,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治理模式,解决业主委员会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物业纠纷以及发展困境,通过随机选取北京市 15 个已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物业管理小区,利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系统分析了北京市物业小区内业委会成立和运行现状、问题和发展瓶颈。运用灰色综合方法从业主参与程度和对业委会工作认可、更换物业频率、纠纷频率、业委会成员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了北京市业委会社区治理水平满意度水平,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业主委员会健康发展和突破瓶颈的解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业主大会的活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能成立一个业主大会。 业主大会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组成。 业主大会应当设立业主委员会作为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9):201-202
物业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却呈现出较为缓慢的发展势头。近几年,我国的大中型城市都掀起了新一轮的城市化热潮,物业管理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由于我国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立法层级较低、可操作性不强,法律只能对前期物业管理发挥十分有限的作用,这种弱势也使得业主与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鉴于此,本文从前期物业管理的两大特殊性出发,剖析前期物业管理概念的不足,并从业主团体和个人两方面重新定义业主权利,试图建立业主、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来规范前期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在百度搜索框输入"物业管理纠纷",可以搜索到相关信息4200000多条,内容无非都是某小区物业建门岗收费引不满;22人因物业管理纠纷,打砸楼盘被刑拘;某小区20多名业主因停车场纠纷与物管起争执;某小区曝光拖欠物业费业主信息......物业服务企业不守信诺者有之,业主非理性维权者有之,更有甚者陷入了"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正>自《物权法》颁布实施以来,有关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收益纠纷就呈现上升趋势,有些纠纷甚至诉至法院。业主、物业服务公司对物业管理区域公共部位收益归谁所有,应当如何分配使用等很多问题都存在争议。笔者试通过一起真  相似文献   

16.
发展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常发生许多矛盾和纠纷,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究其原因,大多数矛盾或纠纷的产生是由于物业管理公司或发展商对物业管理中的法律关系不清楚,许多业主不明确自己拥有的权力,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房屋商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物业产权多元化及异产毗连现象日渐增多,为保护业主的各项合法权益和获得更好的物业管理服务,学术界在不同的层次都已开始探索业主团体的设计问题。本文拟从现有法规不足及实际问题入手,根据产权多元化格局和物业管理专业化、社会化趋势,提出宏观上应分别建立不同特色的业主团体,微观上则应完善各类业主团体的具体制度设计,使之既符合法理,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黎汝博 《山西建筑》2006,32(11):195-196
针对物业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制定物业管理条例的必要性,列举了物业管理条例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了条例的完善措施,以适应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有效保护管理公司和业主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宋安成 《上海住宅》2006,(12):102-104
2006年10月21日,由海业伟公司牵头组织,在杨浦区召开了“和谐社区沙龙”,与会人员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物业管理公司老总、业主委员会主任、律师及新闻媒体记,就成立“业主委员会行业协会”事宜进行讨论。笔也应邀参加会议。会上,大家就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设立“业主委员会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激烈地讨论。有人认为应当成立“业主委员会协会 ”,以便解决物业管理中侵犯业主权利的行为、保护业主的利益及推进物业管理公司规范管理。有人认为业主委员会目前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不应组建行业协会,也有人认为业主委员会法律上尚没有名分, 成立一个行业协会逻辑上也讲不通。笔在此发表自己的粗浅薄见,以期与各位业内人士交流。  相似文献   

20.
以2007年10月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为基础,研究物业管理的法律观念,认为这"条例首先体现了物业管理观念的转变;其次更加注重业主自治原则,并赋予业主更多的权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有待日后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