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80后的玩表者,赵琢琳就像手表里的齿轮,最喜欢躲在幕后,低凋而从容。他一直都存过着和时间赛跑的生活,从事着瞬息万变的金融行业,他一直都是跑车爱好者,在圈内也小有名气,喜欢玩表,因为唯有“时间”才是人类无法用金钱去操控和改变的,所以他非常薹;欢一句歌词,愿用家财千万贯,买个太阳不落山。  相似文献   

2.
有个性的人,总是看起来比较坚硬,就像机械表总是比电子表看起来更有时代感。宋聚强是个特别坚持自我的人,他玩儿表,玩儿车,玩儿摄影。他的表不是放在丝绒盒子里面等着升值,而是戴出来让时间和现实去打磨,磨去铅华的光彩,磨出人生的光泽。  相似文献   

3.
孙宁  宋强 《钟表》2007,(B08):130-131
雅典表总裁史耐德先生带领着欧克林博士及强大的团队在2007年创造了表坛的又一神话。怪胎(FREAK)诞生,它的擒纵装置是钻石和硅晶体结合而成的。雅典品牌在钟表业界不断地创新与突破。而史耐德本人也是一个狂爱高复杂机械腕表的人,他甚至有一个私人的雅典博物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欧阳 《钟表》2007,(11):104-105
2007年,在中国,股票一路飘红,不断创出新高:收藏界、拍卖界,不断涌现出破纪录的天价藏品。中国经济在2008奥运的契机下,正全方面地以惊人的速度沸腾着。采访李治儒,是因为他家藏一块68吨的翡翠整石,并且请当代大师雕刻出一座完整的观音坐像。而且他喜欢手表。“买表就要买限量的。”李治儒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的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夏目 《钟表研究》2009,(7):132-135
巨蟹座的人经常在强悍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柔弱的心。他们就像螃蟹一样,喜欢用坚硬的铠甲将自己武装起来,保护自己最柔软的部分。他们感性而念旧,一旦你成为他亲近的人,就会感受他无尽的温柔和默默的付出。适合巨蟹座的表,怀旧而古典,就像他们珍藏在心中的旧日时光。  相似文献   

6.
毕拉多 《钟表研究》2013,(2):132-135
去年12月的一天,我接到一位表友打来的电话,向我询问宇舶前CE0比弗的情况,他说他正在大连参加宇舶表专卖店的开业仪式,比弗父子就坐在他旁边(难道他是想搭讪)。其实就在这次活动前不久,比弗刚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场演讲,分享他在制表行业四十多年的成功经验。这场演讲的含金量之高,在钟表界乃至整个商业领域都不多见,不但吸引了大量媒体、表迷和部分品牌的公关到场,还让很多原本对手表一无所知的听众变成了瑞士表和宇舶表的粉丝。而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我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将这篇文章写得不像比弗的个人语录。  相似文献   

7.
现在,也许宸鸿科技的老板正端着茶,坐在“总裁驾驶舱”中,随心所欲地看着每个“表”,实时接收公司的经营信息,而对于以后几个月的生产情况,他也已经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8.
世杰 《钟表》2005,(3):71-72
自从喜爱上手表之后,就渐渐地迷上了镂空表(Skeleton)。看着大师们的件件杰作,可谓百年生辉。镂空之美在于骨感美:一种阳刚,更兼一种淡淡的柔韧美,他的柔韧美(体现在骨架的曲线上)在给予人们享受的同时又激励着玩家对美的追求,使人不禁看了又看,种种原因(但主要是经济上的),很多人并不能直接拥有一只出自大师之手的镂空表,仅能在图片上一饱眼福,多么遗憾啊!于是乎,自已动手做一只镂空表的冲动突然变得强烈起来。  相似文献   

9.
孙宁 《钟表》2007,(11):42-45
张早早的机械生活开始得很早,第一块表是在高中时代,他用在网上卖数据库的钱买了第一块瑞士表-欧米茄海马(Sea Master)。不到10年的工夫,他的表已经数十只。去年,他又购置了自己的第二辆车——玛莎拉蒂。张早早的机械生活简单而又精彩,他的机械哲学就是:“我只喜欢漂亮的东西,我喜欢简单地去享受它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海岛相遇     
冯兴辉 《钟表研究》2009,(1):140-140
2008年11月,美度表(Mido)在韩国济州岛举办了90周年庆典活动。活动之后,美度表全球总裁Franz Linder先生向我讲述了他父亲送给他第一只手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钟表》2007,(10):44-46
浙江企业家王兆春是第一个在外滩18号消费百达翡丽表的读者。他如今怎样了?正逢《时尚时间》要做名车名表专辑,我们想了解一下他对名车的激情。可是重逢后发现,他变了。他对车和对表的看法都在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西泽 《钟表》2006,(1):151-151
他的姓氏与他的品牌相同,他经历过世界表坛的风风雨雨,他和他的先辈写就了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13.
梁璐 《钟表》2009,(4):83-85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沈铭先生,这些年来一直对钟表喜爱有佳,而且将目标锁定在国产机械手表上。对他而言,收藏国产表,除了自身的喜好之外,也可以使他通过这一件件方寸之间的艺术品来怀念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4.
王进龙 《钟表》2006,(1):64-69
1990年是世界传统机械手表复兴的高潮期。当时涌现出不少惊世骇俗的表款和天马行空的表坛人物。时过境迁,但他们的影响无法抹去,尊达(Gerald Genta)先生和他那年带给世人的这款表即是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15.
康威凯  常臻 《钟表》2004,(6):42-45
Philippe,香港人,钟表业者,目前在内地工作。他玩儿表二十余年来一直体会着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工作就是他的志趣。相信很多钟表从业人员都享受着同样的幸福。Philippe不承认自己是个收藏家,因为他认为手中的钟表"玩意儿"是多是少并不重要,他更把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和他所拥有的先进钟表理念当作一种财富。 作为来自香港的业内人士,Philippe的眼界必然宽阔  相似文献   

16.
陈坤:方与圆     
寒山  刘蜇雷 《钟表》2006,(4):74-75
方中带圆,一个指针在属于它的大地上缜密的运转着,它象征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绿色可开启式表面配上棕色表身,一下子跳入我的眼帘。一款Prada的时装表。内圆外方的表款设计,仿佛在讲述方与圆的平衡。它静静地戴在那黝黑的手腕上,注视过去,我看到了陈坤那俊朗略带犹豫的脸庞。一款表让我想到了陈坤在入行以来在方与圆之间的选择。如今,他坦然,真实地做自己就好。  相似文献   

17.
时间的重量     
其后至今,我从未帮自己买过一只手表,无论新旧。但这不等于我不再爱表,或者不再想拥有表。事实上,对于任何关于表的新闻和介绍,我都会留意。而且在国内外的顶级表行或者钟表拍卖会上,我都会长时间地流连和观赏。冥冥中,我感觉到自己在等待些什么,虽然这些等待一定会伴随着某种改变,毕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等待都是凭藉时间完成的,而所有的改变也都是由时间而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杨恳 《钟表》2007,(5):110-112
凌晨2点,接到了来自大洋彼岸杨恳博士的电话,他非常兴奋地表示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他对珠宝表的激情。他的故事娓娓道来:2005年秋季到冬季,纽约的杨恳博士连续拍得了4只梦宝星特制珠宝腕表。这些收藏品曾经由皇室成员订制.又是皇家收藏的珍品。从这些收藏品中,我们看到他收藏魄力的些许端倪。杨恳与时间一起演奏珠宝表狂想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歌声将沉稳     
涵涵  常臻 《钟表》2005,(2):96-97
满江第一眼看到试戴表款便说,“这表属于十年后的我!”话音刚落.我的视线很职业地射向满江自己戴的表。不难发现他那两只手表与试戴表款风格迥异,与其说是表,还不如说是尖端的数码产品,其中一只竟还具有手机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钟表》2005,(5):152-153
1961年,杨明标先生在香港创建了东方表行集团(Oriental Watch Group)。在他的领导下东方表行集团成为现今香港很有代表性的钟表零售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