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室温拉伸实验机研究退火温度对SP-700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760℃时,显微组织没有显著变化;退火温度为780℃时,显微组织由等轴状以及条状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退火温度为800~840℃时,显微组织由等轴α相和β转变组织构成;当退火温度升高至900℃时,显微组织由粗大的β相转变组织组成。室温拉伸实验表明:退火温度低于800℃时,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屈服强度和伸长率逐渐升高;当退火温度为800~84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在740~820℃退火,纵横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差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横向伸长率差异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2.
闫晶  王立颖 《铸造技术》2014,(10):2276-2278
以20MnSi钢筋为研究对象,通过OM、SEM和TEM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且在淬火温度为900℃取得极大值,而伸长率和0℃冲击功则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而伸长率和0℃冲击功不断增加。20MnSi钢筋在淬火温度为900℃、回火温度为480℃时可以取得最优的强度与塑性。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7,(8):1868-1871
研究了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基坑工程用热轧态30MnCr22钢管显微组织以及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功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而冲击功逐渐增大;回火温度不变,延长回火保温时间时,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断后伸长率和0℃冲击功逐渐增大;基坑工程用热轧态30MnCr22钢管适宜的热处理工艺为:回火温度540℃,回火保温时间50 min。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变形量、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对45钢巷道支护锚杆常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锚杆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断提高,而断后伸长率不断降低;随着淬火温度和冷却水流量的升高,锚杆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升高,而断后伸长率逐渐降低;随着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和回火温度的升高,锚杆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降低,而断后伸长率逐渐增加。调质热处理后锚杆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铁素体,较为适宜的淬火温度为810~830℃,回火温度为510~540℃,回火保温时间为15~30 min。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铅浴淬火对72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990℃→960℃→930℃→900℃,铅浴淬火温度从500℃升至530℃时,72钢组织由珠光体+贝氏体+索氏体+铁素体变为索氏体+珠光体+少量铁素体,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呈降低趋势。当加热温度为1010℃→970℃→930℃→900℃,铅浴淬火温度从530℃升高至550℃时,组织中索氏体含量增多,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逐渐升高,铅浴温度为540℃时,强度为1228 MPa,伸长率为7.2%,断面收缩率均值为45%,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可作为3.0 mm钢丝热处理的定型工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除油退火温度对连铸轧及有无均匀化退火处理的AA8079合金铝箔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均匀化处理的铝箔在170~270 ℃除油退火温度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铝箔强度逐渐下降,伸长率变化较小;而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铝箔在所研究的除油退火温度范围内,强度变化较小,伸长率随退火温度升高逐渐升高,当退火温度升至270 ℃时,铝箔伸长率最高,达到3.5%。  相似文献   

7.
对QP980钢进行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快速热处理试验,用金相显微镜对热处理试样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对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保温5 s时,随着加热温度提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当温度达到850℃后增幅变缓;伸长率则先降低后又略有提高,当温度为950℃时达到最低值18%,硬化指数n值则先降低后几乎保持不变;显微组织主要以铁素体+马氏体为主,随着温度提高,马氏体含量增加。在850℃保温不同时间时,随着保温时间延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提高,伸长率和n值则均降低,当时间达到5 s以上时保温时间的影响变缓,当时间超过20 s时n值几乎保持不变;显微组织主要以铁素体+马氏体为主,随着保温时间延长,马氏体逐渐均匀。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单向拉伸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经室温90°ECAP变形工业纯钛1道次在400、500、600℃退火1h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400℃时,变形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略有降低,伸长率增加;当退火温度高于4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变形组织发生再结晶,晶粒尺寸增至12μm,工业纯钛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明显降低,伸长率显著提高.工业纯钛的拉伸试样断口均为韧窝型断口,韧窝随退火温度的降低而变得细小、均匀.  相似文献   

9.
对N06600冷轧管材进行了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力学性能、显微组织和固溶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时间为5 min、温度为950~1150℃时,随温度升高N06600管材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升高,纤维状显微组织逐渐发生再结晶并晶粒长大;当热处理时间为2 min、温度为1050~1100℃时,力学性能稳定,显微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随温度升高晶粒没有明显长大;950℃热处理时,晶内及晶界有未完全固溶的C与Cr形成的碳化物。随着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逐渐溶解;1150℃时,碳化物已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10.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轧制温度、轧制变形量对2014铝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变形量60%且轧制温度400~460℃时,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组织中再结晶晶粒逐渐减少,420℃轧制试样组织均匀,晶粒尺寸最小。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试样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再降低,420℃轧制试样的强度和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当轧制温度420℃且变形量20%~80%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试样铸态枝晶状组织逐渐减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当变形量60%时,试样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以双辊铸轧工艺生产的811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轧板材经过冷轧和均匀化处理后,组织均匀性改善,链状第二相消失,晶粒形貌由细长的纤维状变为等轴细小的再结晶晶粒。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铝箔微观组织经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的过程,330℃保温2 h再结晶完成,平均晶粒尺寸约为42μm, 360℃退火时,平均晶粒尺寸最大,约45μm;在研究的退火温度范围内,铝箔基体中的第二相化合物的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随退火温度升高,铝箔抗拉强度呈下降趋势,退火温度为360℃时,抗拉强度最低为87 MPa,而伸长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30℃退火时伸长率最大为10.2%,且电导率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330~360℃退火时电导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获得两种不同马氏体形态分布的铁素体/马氏体显微组织,然后结合显微硬度和应力-应变曲线,对不同显微组织试样的力学性能和耐氢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热处理后的铁素体/马氏体显微组织相比于原始组织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而伸长率明显下降,且块状的马氏体相比于针状马氏体具有更高的硬度。在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中,当硼酸溶液温度从50℃上升至150℃时,铁素体/马氏体试样的强度变化不大,当进一步上升至250℃时,强度显著下降;而其伸长率随着温度硼酸溶液由50℃升高至150℃而显著下降,当温度继续升高至250℃时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其中以马氏体形态以块状分布的铁素体/马氏体显微组织在硼酸溶液中性能恶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拉伸试验,对经过β相区两镦两拔锻造的TA10钛合金棒材不同温度(600~750℃)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A10钛合金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升高;显微组织由网篮组织逐渐破碎,相同取向的片状α组织随温度升高偏聚在一起,形成长而平直的集束,为魏氏组织;热处理温度为700℃时棒材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607 MPa,抗拉强度为687 MPa,伸长率为22%,强度和塑性达到较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拉伸试验,对经过β相区两镦两拔锻造的TA10钛合金棒材不同温度(600~750 ℃)退火后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TA10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升高;显微组织由网篮组织逐渐破碎,相同取向的片状α组织随温度升高偏聚在一起,形成长而平直的集束,为魏氏组织;热处理温度为700 ℃时棒材的屈服强度为607 MPa,抗拉强度为687 MPa,伸长率为22%,强度和塑性达到较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5.
对试验钢进行了不同的两相区直接淬火+回火处理。对试样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研究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回火显微组织以多边形铁素体+岛状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直接淬火温度的升高,回火马氏体含量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少,组织中少量珠光体逐渐转变为贝氏体;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升高,屈强比先保持恒定后有所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冲击功则是先大幅降低后几乎不变。当回火温度低于400℃时,马氏体形态没有明显改变;当回火温度超过500℃时,马氏体岛开始分解,碳化物析出量增加。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抗拉强度几乎呈线性降低,屈服强度则先升高后降低,屈强比升高,伸长率和冲击功先下降后提高。  相似文献   

16.
《铸造技术》2016,(1):34-37
以数控机床镶钢导轨板60Si2Mn钢为对象,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方法对导轨板进行热处理,研究了最佳热处理制度下导轨板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870℃油淬+480℃回火是镶钢导轨板适宜的热处理制度,较热处理前的镶钢导轨板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有较大提升,而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略有降低。当试样加热温度为23~400℃时,随着试样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逐渐降低,而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都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整SP700钛合金板材的热处理制度,获得了不同组织形态的SP700钛合金板材,研究了不同组织形态对SP700钛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SP700钛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依次为等轴组织、双态组织、片层组织;板材的横纵向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升高,400℃高温抗拉强度升高,断裂韧性升高;当退火温度从770℃升高到870℃,室温伸长率和高温伸长率变化不大,当退火温度从870℃升高到930℃时,伸长率迅速降低;双态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试样断口的SEM图表明:770℃和870℃退火的试样为延性断裂断口,930℃退火的试样为脆性断裂断口。  相似文献   

18.
《铸造技术》2016,(5):890-893
采用液氮蒸发低温处理设备对输电铁塔用Q345钢板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对钢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对钢板拉伸、冲击力学性能进行检测,采用扫描电镜对冲击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温度降低,Q345钢组织中碳化物的含量逐渐增加,带状组织形态消失,铁素体组织逐渐细化,至-50℃时组织完全均匀化,形成细小的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碳化物在基体呈弥散分布;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均大幅提高,伸长率逐渐下降,断面收缩率先缓慢减小,当温度低于-20℃时急剧下降;冲击功先缓慢下降,当处理温度达到-40°时冲击功急剧降低,纤维断面率先呈线性下降的趋势,当温度达到-50℃时急剧下降至10%左右,冲击结果表明Q345钢的50%FATT大约为-27℃。  相似文献   

19.
采用SEM与TEM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和时效温度对C-Si-Mn-Nb系超高强冷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经冷轧退火后,综合力学性能改善,屈服平台消失.退火温度从780℃升高到820℃,带状组织逐渐消失,马氏体硬度下降,双相钢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850℃退火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显著降低,部分马氏体内部条状形貌的出现及非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导致各项力学性能明显下降.过时效温度从270℃升到330℃,马氏体岛分解,颗粒状析出相与非马氏体组织增多,导致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升高;360℃时形成板条贝氏体组织恶化了综合力学性能.试验钢经820℃退火,300 ~330℃之间过时效,获得抗拉强度大于1020 MPa,伸长率大于16%的最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拔制变形量和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流体机械钢管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随炉冷却和空冷方式下钢管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拔制变形量的增加,钢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不断增加。随炉冷却方式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钢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在热处理温度为880℃时取得最大值。空冷方式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钢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相同热处理温度下,经过空冷后的钢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明显更高,但是断后伸长率明显低于随炉冷却的钢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