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3,(18)
《宠儿》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一部评价极高的小说,一经问世即轰动美国文坛。它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黑人历史与黑人文化的机会。小说借复活的鬼魂者形象重新描绘了那一段给黑人们带来巨大伤痛的历史。本文就小说中充满的音乐性及鬼魂元素等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4):67-69
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现黑人妇女追求自我、争取解放的小说。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有助于更好的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部黑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小说叙事手法的研究已十分成熟了,笔者拟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奴隶叙事入手,结合西方"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对小说的叙事策略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赫斯顿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所具备的出色的叙事能力及其在小说中的叙事策略为黑人女性意识的显现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18-119
黑人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凸显了黑人女性自身的生存体验和文化际遇。小说以自传体的形式包罗了黑人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黑人女性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现出黑人女性在受到白人文化和价值观压迫的社会背景中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抗争,颠覆了传统主流文学对黑人女性形象刻板、模式化的描写,使黑人女性夺回主流话语权,从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在描述黑人女性如何自立自强的同时,还描写了主角的姐妹情谊和同性之爱。本文旨在通过小说中有关的黑人语言,分析黑人女性对妇女主义的身份认同感以及为实现自身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
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是二战后美国黑人文学必不可少的作家,其代表作《向苍天呼吁》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黑人文学的典范。小说中细致的人物内心描写渗透着作者本人对黑人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以及对黑人身份问题的探究。小说主人公约翰是一个不断寻找身份认同的黑人少年,本文通过分析约翰成长中经历的迷惘、出走和顿悟过程,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小说,进而探究小说更深刻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
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不仅渗透了对犹太人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同时也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其他少数族裔的波折人生。《人性的污秽》是他近年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小说围绕主公人科尔曼跌宕起伏的命运,侧面的反映了其母亲——西尔克夫人,作为黑人女性的艰难生存困境。本文将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西尔克夫人在多重压迫下的痛苦命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7)
艾丽丝·沃克是一位在美国文坛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在小说《紫色》中"百衲被"的意象体现了作者一直提倡的"妇女主义"思想。本文欲分析小说中"百衲被"的文化隐喻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6)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的一位黑人女作家,曾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发表过许多本小说,并且都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许多读者都喜欢上了这位女作家的作品,这是因为她的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她的许多本小说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民族意义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托尼·莫里森的诸多作品中,关于黑人成长主题的表达尤其深刻的表现出了其作品的民族性以及历史性。她作品中的成长主题引起了读者的注意,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关注的重点。此篇文章主要借助《最蓝的眼睛》、《秀拉》以及《所罗门之歌》这三篇小说来对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成长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写出了黑人被奴役的历史以及人们为了自由民主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该书深刻揭露了南方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制的血腥与残暴,将美国废奴运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4):131-132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塑造了众多生动的黑人男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其中五位男性命运的分析,展示黑人男性寻根的艰辛,旨在指出黑人男性只有继承黑人文化和找回自我,才能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24)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女性的叙事角度刻画了三位黑人女性,反映了当时黑人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显示了作者对黑人女性的关注和对黑人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4)
《林顿山》和《乐园》分别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与托妮·莫里森的名作,两部小说分别刻画了非裔美国人追寻理想家园的两次重要实践——《林顿山》里的黑人中产阶级社区林顿山和《乐园》中的黑人小镇鲁比镇的建立。两次实践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两部作品结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希望,契合了"寻乐园、失乐园和最终救赎"的原型主题。这一神话原型的潜在运用,表达了两位黑人女作家思想上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体现了她们对黑人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9)
《汤姆叔叔的小屋》作为一部反映黑人生存状况的社会批判小说,成功塑造了主人公汤姆这个受到残酷压迫和剥削的黑奴形象,深刻揭露了美国黑人在19世纪种植园制度下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对于黑人权利和生命的漠视。本文将通过政治背景、文化因素和经济状况来深入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一文中的美国黑人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6)
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短篇小说《桑尼的布鲁斯》不仅是一则关于黑人的故事,而且是黑人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兄弟情谊的故事,文章感情真挚而细腻。音乐的运用,是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帮助他们重新确认了自己的黑人集体身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是美国非洲裔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她用前人未曾选择过的角度和思路,通过鲜活的描述,开美国非洲裔女性文化领域之先河,成为一代黑人女性文化先锋。托妮·莫里森以女人、黑人、作家多重身份、多重视角,通过女性主义文学,继承、发展并扭转了读者对传统文化深层思维模式的认识,将读者对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边缘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让人们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就这一领域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托妮?莫里森突破了以往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矛盾描写女性种族意识,而是强调通过内心矛盾的刻画,推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真正的自我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莫里森在其小说《宠儿》中描绘了一系列男性化的黑人女性形象,同时也对黑人男性被弱化的境况给予了关注,此外,在小说结尾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主人公消除误解,关系达到和谐,在此意义上莫里森消解了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1):64-67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在其绝笔小说《天佑孩童》中首次立足当代,聚焦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女性的“傀化”情感,折射出黑人、女性和白人工人阶级等多个群体的现实境遇,从多角度反映美国社会问题。美国黑人中产阶级女性的“傀化”情感是其在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和消费主义多重压迫下沦为“她者”后的情感反应。“傀化”情感既反映了美国权力运作与意识形态控制之下黑人的集体生存状态,也激发受压迫群体另辟蹊径,走出困境。莫里森深刻揭示了美国走向社会大分裂的种种迹象,并对消弭社会裂痕、建立情感共同体发出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5)
《戴妈妈》中"秉烛游行"的场景在小说中两次出现,米兰达是其核心人物。"秉烛游行"中的叙事和人物塑造展现了黑人族群祖先崇拜、黑人女性超越奴役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与现代在黑人小岛上的交汇。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4)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表达的生态思想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环境正义理论视角对美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两部小说《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进行研究,讨论她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环境问题上所遭受的不正义的关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5)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出版是黑人文学的一大突破,小说以九十二封信的方式讲述了一对黑人姐妹的经历,对黑人女性的意识及觉醒进行了描述。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意识的迷失、觉醒到最后的反抗进行描述,从而对书中女性的社会地位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