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PH1500热成形钢的电阻点焊焊接特性,探讨该工艺下钢板的焊接电流窗口、焊点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其焊接特性。结果表明,1.2 mm厚的该钢种焊接窗口为1.6 kA,最小和最大焊接电流分别为7.2 kA和8.8 kA。在最小和最大焊接电流下,焊点的热影响区都存在软化点。最小焊接电流下焊点焊缝的硬度值波动较小,焊缝硬度略高于最大焊接电流下焊点焊缝的硬度值。相对来说,焊接电流对抗剪力的影响较小,对抗拉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CO2激光焊接系统和中频伺服电阻点焊设备,对超高强度热成形硼钢进行了焊接试验,测试了接头的抗剪切强度和显微硬度,观察了焊缝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方式均能获得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基本为马氏体,显微硬度与母材相当,激光焊缝的马氏体组织明显更细化、抗剪切强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3.
李海宾  陈铠  肖荣诗  陈树君 《电加工》2012,(1):20-23,28
分别采用CO2激光焊接系统和中频伺服电阻点焊设备,对超高强度热成形硼钢进行了焊接试验,测试了接头的抗剪切强度和显微硬度,观察了焊缝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两种焊接方式均能获得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焊缝组织基本为马氏体,显微硬度与母材相当,激光焊缝的马氏体组织明显更细化、抗剪切强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4.
以热成形高强度钢板22MnB5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典型厚度钢板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通过对点焊试样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确定了最优点焊性能工艺参数及各因素对点焊性能的影响程度.热成形高强度钢点焊接头抗剪载荷的最优条件为:板料厚1.6mm、焊接电流7 800A、焊接时间0.4 s;同时,各因素对抗剪载荷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板料厚度>焊接电流>焊接时间.通过对点焊接头进行硬度分布试验和金相组织测试,研究并分析了热成形高强度钢点焊接头的硬度分布情况和金相组织特性;采用扫描电镜探究了热成形高强度钢的点焊接头断口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1.8 mm厚的TRIP780薄板进行点焊工艺性能研究,对试样进行了剪切试验、硬度试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试样的熔核直径将会增加,剪切力先增加后下降;焊接时间具有与焊接电流相似的影响规律,但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要大于焊接电流。当电极压力为4.0 kN、焊接电流为7 kA、焊接时间为17 cyc时,焊缝区的组织最为均匀并且没有缺陷,相应的硬度分布也最均匀。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对双相钢板DP800及DP1000电阻点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P1000钢板工艺参数范围比DP800钢板大;随着焊接电流增加,点焊接头剪切力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显微硬度值呈现增加的趋势;DP1000钢点焊接头的剪切力高于DP800钢点焊接头的剪切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阻点焊实现TWIP的焊接,研究了其焊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相应的接头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金相、扫描电镜、硬度测试和拉伸-剪切试验等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过高的焊接热输入会引起焊点金属被挤出以及裂纹的产生。在最优参数下,在接头熔合区生成了细小枝晶组织,而在热影响区发生了明显的晶粒长大。在拉伸试验中,焊点失效发生在热影响区,接头承载达到7.5 k N,断口呈韧断特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阻点焊工艺对厚度为2 mm的5182铝合金和5754铝合金进行搭接焊,并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组织特点,使用拉伸试验机和维氏显微硬度仪测试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由3个典型区域组成:母材区、热影响区和熔核区;熔核区主要由边缘柱状晶和中心等轴晶组成,中心等轴晶区体积约占整个熔核区的90%。5182铝合金侧的热影响区出现较多大颗粒析出物,并出现液化裂纹,5754铝合金侧的热影响区无明显的析出物与液化裂纹产生。焊接接头的断裂形式为纽扣型断裂,均为 5754铝合金侧的熔核被剥离。熔核中柱状晶区硬度高于等轴晶区,位于两种铝合金侧的热影响区硬度均高于其对应的母材硬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补偿电阻点焊的方法焊接铝合金A5052板,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及电极压力等焊接参数对熔核尺寸与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接头抗正拉强度与焊接电流的关系.铝合金的热补偿电阻点焊接头抗剪力及熔核直径随焊接时间延长而增大,随电板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焊接电流为12kA时,接头拉剪力达到最大值,约5.5 kN.试验结...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补偿电阻点焊方法进行焊接镁合金板试验,并分析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及电极压力等焊接参数对生成熔核的尺度与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补偿电阻点焊方法焊接镁合金,能在较低的焊接电流条件下获得具有较大熔核及较高抗剪强度的点焊接头。因而,采用热补偿电阻点焊方法焊接镁合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以3种强度级别的双相钢(DP780,DP980,DP1180)和B1500HS热成形钢的电阻点焊接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DP钢强度对点焊接头拉剪性能的影响,分别观察和分析了接头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测试和分析了接头的硬度分布及接头的断裂模式。结果表明,DP钢强度对接头的拉剪强度影响很小,但会影响其断裂模式。B1500HS/DP780的断裂是焊核从DP钢侧拔出,另2种的则是焊核从B1500HS侧拔出,但它们的初始起裂位置均位于亚临界热影响区。B1500HS侧亚临界热影响区软化严重,较基体硬度下降约29%~36%,而DP780无明显软化现象,DP980和DP1180侧的亚临界热影响区软化率分别为17%和25%。说明在异种材料电阻点焊过程中其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会影响点焊接头的断裂模式。创新点: 对B1500HS分别与DP780,DP980,DP1180组成的RSW接头展开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单因素轮换法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电阻点焊DX51D+Z冷轧热镀锌钢板时,焊接电流、预压时间、电极压力、焊接时间、维持时间的优化匹配对焊点质量的影响权重.通过对焊点拉伸和剥离试验分析表明,5个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点质量影响最大的是点焊电流,其次分别是电极压力、点焊时间、预压时间,而维持时间是相对最弱的影响因子.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为:点焊电流11 180A、预压时间40周、电极压力0.25 MPa、点焊时间17周及维持时间9周,此时能够获得外观成形良好、强度较高的焊点.  相似文献   

13.
才贺龙  易红亮  吴迪 《焊接学报》2019,40(3):151-154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22MnB5热成形钢进行点焊试验,分析工艺参数对焊点性能的影响,并研究22MnB5热成形钢点焊接头组织演变及组织—性能关系. 结果表明,焊点熔核直径与拉剪力两者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与电极压力相比,焊接电流对焊点力学性能具有更大的影响. 焊点各区域的组织演变导致了明显的硬度差异. 熔核区、过临界热影响区、亚临界热影响区及母材区均为马氏体组织. 临界热影响区为铁素体 + 马氏体双相组织,导致硬度显著降低. 该软化区增加了焊点失效时的承载能力及能量吸收能力,促使接头失效以“熔核拔出”方式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阻点焊机对不等厚异种铝合金2 219(6 mm)+5A06(2 mm)进行点焊试验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点焊接头显微组织结构形成的机理,并综合显微硬度分布规律以及元素分析,探究了接头不同区域的性能和成因。结果表明:该点焊规范合理,熔核直径约5.9 mm,薄板侧、厚板侧焊透率分别为59%和37%,单点抗剪力平均值约10.42 kN,内部质量良好;熔核为等轴晶组织形态;沿熔核直径方向,母材显微硬度值最高,热影响区其次,熔核区最低,强度最为薄弱。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2205双相不锈钢电阻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观察、测试,并对比了接头和母材在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各区域组织均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其中焊核为柱状铁素体和晶界呈条带、晶内为块状分布的奥氏体;熔合区内铁素体则为等轴晶,奥氏体以晶界呈带状分布为主;而在热影响区内的奥氏体含量与母材的相比,明显降低。硬度测试发现热影响区达到HV405左右,为接头硬度值最高区域。电化学测试表明,在酸性、中性和碱性3种环境中接头的耐蚀性均弱于母材的,其中接头在酸性环境中的耐蚀性最差,表现为其腐蚀电流密度比在碱性和中性环境中高2个数量级。接头在中性和碱性环境的耐蚀性与母材的相当。  相似文献   

16.
以钎料Al-Si12薄带为中间层对A6061铝合金与SUS304不锈钢进行电阻点焊,观察了接合界面区反应层微观组织形貌和分布特征,探讨了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和电极压力对熔核尺寸和接头抗剪力的影响。接头熔核直径与抗剪力随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电极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在18 k A的焊接电流条件下获得的接头抗剪力达到3.8 k N。试验结果表明,夹层的使用起到了抑制界面反应层生长和提高接头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焊机》2015,(8)
采用电阻点焊对2205不锈钢进行焊接,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电阻点焊当焊接电流过大时,接头易产生飞溅和裂纹缺陷。焊接电流较小时,柱状晶从熔合线附近形成并延伸至结合面。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柱状晶组织变小,接头韧性提高。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双相不锈钢点焊接头剪切力先增加后减小,焊接电流9.5 k A时达到最大值15.4 k N。接头断口由解理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焊接电流超过11.5 k A时,断口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18.
《焊接》2015,(12)
采用搅拌摩擦点焊和电阻点焊方法对Al-Zn-Mg合金进行搭接点焊试验,对两种点焊接头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和抗剪性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阻点焊的焊点组织为铸态组织,搅拌摩擦点焊的焊点组织为再结晶组织和变形组织,搅拌摩擦点焊的焊点组织更加细小均匀;两种点焊方法的接头硬度分布特征相似,搅拌摩擦点焊的焊点硬度明显高于电阻点焊;搅拌摩擦点焊接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高于电阻点焊接头,其承载能力更加稳定。综合来看,搅拌摩擦点焊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优于电阻点焊接头。  相似文献   

19.
对4 mm厚的6N01铝合金和5083铝合金进行电阻点焊试验,并对其接头的组织和硬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异种铝合金电阻点焊接头组织为电阻焊典型的"等轴晶+柱状晶"组织;异种合金焊接时,熔核向电导率低、导热慢和熔点低的一侧偏移;在电阻点焊焊接过程中,6N01母材晶界发生重熔;熔核区的硬度值相差不大且趋近于熔核中心的硬度值最低,平均值为62 HV,同时6N01铝合金的热影响区硬度值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对DP780双相钢在合理的工艺参数范围内进行电阻点焊,对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点焊接头由5个区域组成:母材区、回火区、不完全淬火区、完全淬火区和熔核区。母材区由铁素体基体和网状的马氏体组成;回火区由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组成;不完全淬火区由铁素体和块状的马氏体组成;完全淬火区的细晶区由较细小的等轴马氏体组成,而粗晶区由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组成;熔核区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粗大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呈柱状晶形态。拉剪试验表明,点焊接头的失效形式主要为熔核剥离。由硬度分布规律可知,在点焊接头热影响区出现了软化现象,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出现了回火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