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镀银纤维试制功能性纺织品的设计要点.选择锦纶基镀银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锦纶纤维等多种材料,通过对经纬纱线的线密度、捻度、捻向、纤维成分、颜色及织物经纬密度、组织等进行系统设计,试制出了10种织物,并测试了这10种织物的防静电、导电、电磁屏蔽和防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试制的织物均具有良好的防静电性、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性.指出,锦纶基镀银纤维织物的防静电、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优良;对于防紫外线、电磁屏蔽性能而言,股线织物优于单纱织物,轻薄型织物优于中厚型织物,深色织物优于浅色织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凹凸组织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织物中花型的凸起部分是由地经与地纬交织构成,凹下部分则由缝经与地纬的接结形成,而芯纬在组织结构中只起衬垫作用.介绍了根据花型图案和经纬纱交织技巧设计织物组织,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立体花纹效应的方法,并利用实例说明了菱形、波浪形以及双层凹凸组织结构的图案设计,阐明了不同凹凸组织结构在服用及装饰织物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新型导湿纤维的导湿机理和性能。采用18tex大豆蛋白纤维与棉混纺纱和15tex Coolmax x低弹丝生产了纬编双面添纱针织面料,采用14.5tex彩色棉棉纱和11.1tex Sophista与Hygm混纺长丝生产了双层网眼针织面料。详细阐述了这两种面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发镀银混纺纱电磁屏蔽织物和系统研究镀银纤维混纺比及镀银纤维比例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设计并生产了4种混纺比的镀银纤维/棉混纺纱,应用这些混纺纱设计并制织了不同镀银纤维比例的电磁屏蔽织物,织物规格为14.6/(18.2+14.6)524/283 160平纹。在织造过程中总结了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利用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织物的屏蔽效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经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镀银纤维的混纺比对织物的屏蔽效能有显著的影响;织物中镀银纤维的比例与织物的屏蔽效能成对数函数关系,且织物的屏蔽效能随镀银纤维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导湿快干针织物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差动效应和灯芯点芯吸效应的导湿原理,并在综合运用这两个导湿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导湿快干针织物结构.同时,在台湾凹凸公司生产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开发出了内层选用24texCoolplus(R)纱线、中间层选用12tex涤棉混纺纱、外层选用16tex超细旦涤纶长丝的导湿快干针织物.对该织物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导湿快干测试.  相似文献   

6.
探讨锦纶Modal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通过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工艺,对锦纶纤维进行抗静电处理,在各工序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结果顺利纺制成锦纶/Modal/棉40/40/20 14.5 tex三合一混纺纱,质量优于同线密度锦纶粘胶棉混纺纱。  相似文献   

7.
介绍几款采用普通双面圆机编织的双面凹凸效应纬编针织面料的设计方法与工艺,从面料的花色效应、花型组织结构设计、花型编织方法详细分析每款双面凹凸效应面料的设计方法,并对每款面料的花型编织图及上机三角配置进行了详细阐述。双面凹凸效应针织面料厚实,卷边性小,具有较强的浮雕效果,可赋予服装较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8.
采用11.7 tex/36 f涤纶海岛丝和4.4 tex/24 f高收缩涤纶丝与6.7 tex/48 f高收缩涤纶丝交织,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新型双面格子麂皮绒。详细介绍原料选择,以及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穿纱方式、面料参数等编织工艺,分析织造工艺、预缩开纤、预定形、磨绒、染色工艺等关键技术。总结出开发凹凸提花效应双面格子麂皮绒在织物结构、花型设计、纱线选择、磨绒工艺、上染速度等方面的具体参数要求,为采用纬编方法开发新型麂皮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蚕丝混纺纱,竹炭纤维、丙纶混纺纱和芳纶纱的科学搭配,由龙星制版系统进行双面针织物结构数字化设计,利用艺术设计方法有效地在结构和空间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和排列,制备了纬编间隔织物和罗纹空气层织物,探讨了芳纶协同高舒适性双面针织物的透气透湿、隔热等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有效的数字化方法所设计的空气层组织中,芳纶与竹炭、丙纶混纺纱搭配织造的空气层织物透气性更好,纬编间隔组织中,芳纶与竹炭、丙纶混纺纱间隔织物比芳纶与蚕丝、棉混纺纱间隔织物的透气性好。蚕丝的透湿性比竹炭纤维更好,更适用于制作服装纤维材料。  相似文献   

10.
探讨镀银纤维抗菌织物的合理加工技术方案.从镀银纤维外观特征和抗菌特征对抗菌织物设计影响的讨论出发,综合分析了混纺、交捻、交织等技术方案的技术特点.对镀银纤维抗菌织物加工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讨论.认为:如果要防止镀银纤维固有的颜色影响织物的外观,可采取包芯纱工艺,纬向间隔织入织物;如果允许镀银纤维的颜色显现在织物表面,利用镀银纤维的颜色设计织物外观效果,可采用赛络菲尔纱工艺,纬向间隔织入织物.  相似文献   

11.
文中优选细旦醋青纤维进行纺纱、织造、染整、成衣等产业链的加工技术研究,开发醋青纤维功能性针织面料。以15.6 tex腈纶与黏胶混纺纱(60∶40)×3股、25.5 tex棉与锦纶混纺纱(78∶22)×2股为表层,以8.3 tex/72 f(75 D/72 f)涤纶为中间层,以11.8 tex醋青纤维、莫代尔纤维、维勒夫特纤维赛络纺混纺纱(50∶30∶20)为里层交织开发菱形格织物,详细介绍醋青纤维纺纱工艺、针织编织工艺、染整工艺,并对面料的抗静电性、保暖性等功能性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醋青纤维系列产品具有优异的抗静电性和保暖特性,符合人们对多功能服装产品的穿着需求。  相似文献   

12.
选用7.8 tex/24 f(70 D/24 f)的十字形凉感锦纶长丝和16.7 tex(60 Nm)的丝光羊毛纱线,在机号为24针/25.4 mm的德乐UP472型双面圆纬机上,编织3种具有吸湿凉爽效应的双层集圈组织织物。详细介绍织物的设计思路、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测试织物的力学性能、抗起毛起球性、悬垂性、刚柔性、透气性、吸湿性、速干性、热传递性和接触凉感功能。结果表明,开发的织物手感柔软,具有良好的吸湿和凉感功能,力学性能及抗起毛起球等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适宜制备春夏季针织内衣和休闲服装。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复合纱线线密度对织物凉爽性能的影响,将线密度为7.4和9.8 tex涤纶分别与线密度为7.8 tex锦纶反向加捻、并线后作为纬纱,以8.3 tex涤纶/竹浆纤维50/50混纺纱作经纱,设计平纹、二上一下斜纹和透孔组织织物.测试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热湿舒适性能及织物干、湿态升温曲线,并采用凉爽温度指数对织物的综合凉爽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设计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均高于标准,且平纹织物最好,纬纱粗细对瞬间接触凉感影响不显著;透孔织物透气性最好,且在人体出汗的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导湿散热性能.平纹织物凉爽温度指数最高,最大凉爽温度为2.8℃,综合凉爽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以镀银纤维为功能组分纺制不同混纺比的混纺纱,并与棉纱以不同间隔织成纬平针织物,通过对其静电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探讨镀银纤维含量与分布对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抗静电性随着织物中镀银纤维含量的增强而增强.但会受到嵌织非功,  相似文献   

15.
探讨影响棉/木棉混纺防羽绒织物的防钻绒性和手感的因素。采用棉/木棉混纺纱和纯棉纱以不同后整理方法试制了5种防羽绒织物,测试了各防羽绒织物的防钻绒性、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并分析了织物防钻绒性的影响因素及弯曲性能和剪切性能与织物手感间的关系。试验发现,14.6 tex棉/木棉混纺纱与11.7 tex纯棉经纱交织的防羽织物具有较好的防钻绒性,并且织物弯曲刚度低、手感柔软、布面细洁,隔离螨虫效果达90%以上,应用价值较高。认为:棉/木棉混纺织物的防钻绒性与木棉纤维的低线密度紧密相关。目前的防羽后整理工艺对提高织物防钻绒性能有限,从纤维原料和织物结构入手可以大幅度提高织物防钻绒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混纺交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利用再生蚕丝蛋白纤维混纺股线与锦纶基镀银长丝,制作了8种防辐射织物,测试了各织物的屏蔽效能,分析了镀银纤维含量、洗涤次数对织物防辐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织物的屏蔽效能均大于43 d B;洗涤对织物防辐射效果影响很小。认为:各织物均可制作优良等级的民用防电磁辐射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台湾凹凸公司生产的双面针织大圆机上使用18 tex(32s)精梳棉和16.7 tex(150 D)/96 F涤纶高弹丝编织华夫格织物的上机和调试工艺.该织物具有特殊凹凸感的浮雕花纹,立体感强、蓬松柔软、穿着舒适,可用于高档服饰面料.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60%麦饭石远红外黏胶纤维+40%棉混纺纱、65%大豆蛋白复合纤维+35%负离子远红外涤纶纤维混纺纱制成的18 tex×2合股纱,7.8 tex远红外锦纶包覆3.3 tex氨纶纱,16 tex×2羊绒型抗起球腈纶合股纱,开发功能性保健毛衫裤的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类功能纤维的深入研究,可优选出对人体有益的纤维最佳组合搭配;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生产难度,可采用两种纤维混纺之后再合股的方法编织;将功能纱放在织物的里层,外层采用保温性能好、耐洗涤的纱线,双层结构的设计使得各种纤维功能发挥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威 《针织工业》2017,(10):19-20
针对常见纬编间隔织物表面花纹单调的问题,采用14.5 tex的Viloft纤维纱线和16.6 tex的涤纶DTY,在2+4针道JH-D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表面花纹新颖的新型纬编间隔织物,阐述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并给出面料技术参数。该新型面料表面花纹新颖且保暖透气、穿着舒适,通过改变上机工艺参数,可以设计成格形、折纹形等多种花纹图案,为开发设计新颖纬编间隔织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采用13.9 tex的苎麻棉(50/50)混纺纱和8.33 tex/72 f吸湿排汗涤纶长丝,在多功能双面大圆机上开发苎麻棉运动休闲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对织物结构设计、原料选择及主要编织和染整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