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文章从个人信息的内容谈起,介绍了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主要内容,分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危害、成因及途径,探讨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对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信息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正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技术在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传统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畴变得模糊,个人信息的泛滥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在上升。大数据时代如何从法律层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同时又不阻碍科技的发展,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当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与网络的应用息息相关,越来越的人接触到互联网.在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之中,新的网络问题开始出现,尤其是网络通信安全,成为了当前人们使用网络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比如当人们想要通过网络进行举报时,就会担心举报信息和个人信息会不会泄露,怎样有效提高网络举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我们有必要对网络通信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沛 《世界电信》2013,(5):34-38,6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公民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日益强烈。同时,通过对个人信息交换价值的分析,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引发的信息经济增长依赖于对个人信息的合理收集和使用。未来基于个人信息的价值交换将不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呼吁用户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同时,监管机构和企业如何共同探索并建立一套平衡、有序的信息价值利用与保护机制,将是保护个人信息并促进信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虚拟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变得越来越频繁,个人信息在网络暴露也越来越多,与其他城市居民相比较,中小城市居民接受新兴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有所欠缺。因此,加强网络时代人们正确利用网络、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网络电信》2009,(3):28-30
湖南电信总经理廖仁斌强烈呼吁加快网络立法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存在保护范围狭窄、缺乏统一主管机构等问题。他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利用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2017,(5):60-63
位置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泄漏用户位置信息的危险,这为他人实施不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位置服务以及研究人员的一个严峻的挑战。解决隐私问题的关键是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要保证服务质量,需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文中综述了基于轨迹的隐私保护技术和基于位置的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阐述了基于位置和轨迹的隐私保护方法、类型、目标和挑战,分析了隐私保护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为位置隐私保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内     
《广东电子》2012,(7):24-25
近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表示,《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形成标准草案,文件的发布指日可待。该标准定义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明确在个人信息处理的收集、加工、转移、删除四个环节中信息主体、管理者、获得者、第三方测评机构的角色与职责,为行业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了行为准则。在个人信息保护的环节中最主要有四个角色,包括个人信息的主体、信息的管理者、信息的获得者以及第三方的评价机构。  相似文献   

9.
国内     
近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表示,《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形成标准草案,文件的发布指日可待。该标准定义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明确在个人信息处理的收集、加工、转移、删除四个环节中信息主体、管理者、获得者、第三方测评机构的角色与职责,为行业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了行为准则。在个人信息保护的环节中最主要有四个角色,包括个人信息的主体、信息的管理者、信息的获得者以及第三方的评价机构。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年中,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个人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在网上泄露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手机短信骚扰更是无孔不入,个人信息泄露已成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公害,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诚信困局的折射。而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有时公民的个人隐私仿如"公共"资源,让我们几乎成了生活在透明玻璃缸里的金鱼,已经没有隐私可言。近日,随着工信部透露"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首个国家标准编制完成",个人信息保护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纸国标能否承担公众的期许?呼唤许久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能否紧随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