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以38MnVS非调质钢为试验对象,通过真空感应炉冶炼得到经钙、镁等不同合金处理的试验钢,并对试验钢铸锭中硫化物夹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钢中添加钙、镁合金可以提高硫化物夹杂中相应元素的含量,且添加钙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钙、镁合金的添加可以降低铸锭中10μm以上硫化物夹杂比例,其比例从5%以上降低到3%以下。另外,对试验钢锻材中硫化物研究发现,钙合金处理后的锻材试样中硫化物平均长宽比最小,只有5.25,硫化物夹杂形态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是近年来继控制轧制低碳微合金钢之后研制成功并用于汽车、拖拉机制造工业的新型结构钢。其优点在于经精密锻造或热轧并控制冷却后就可以达到曲轴、连杆、高强度螺栓等零件以往必须经过调质处理后才能达到的强度、韧性、疲劳性能。所以锻材可以直接经机加工成产品零件、省略了调质处理、简化了生产工序、减少了热处理后的变形矫正、从而节约能源并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德国、英国、日本和原苏联等国家已先后建立各具特色的微合金非调质钢系列、成功地用于汽车、拖拉机等行业、取得了与低合金调质钢比美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含硫非调质钢轧后硫化物夹杂形貌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观察和分析了转炉生产的含硫非调质钢轧后硫化物夹杂的形貌。结果表明,含硫非调质钢中硫化物夹杂的形貌有长条状、纺锤状、椭球状及球状。当钢中钙含量较低时,形成(Mn,Ca)S夹杂,形状为纺锤状、椭球状;随着钢中钙含量的增加,形成CaS夹杂,其形状变为球状。钢中的氧化物可以成为MnS的析出核心,形成复合型夹杂物。  相似文献   

4.
徐佐仁 《上海金属》1989,11(3):1-10
本文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物理冶金基础和合金成份设计的抉择原则进行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为国内研制开发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合金成份的计算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观组织对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不同微观组织的中碳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疲劳性能,并与调质处理的40Cr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正火态38MnVS钢(38-N)具有粗大的贝氏体组织,疲劳性能最差;高温退火态(38-A)和热轧态(38-R)38MnVS钢具有粗大的网状铁素体,其疲劳性能亦较差;热锻态(38-F)具有细小均匀的微观组织和低的铁素体/珠光体硬度比,具有优于调质态40Cr钢的优异疲劳性能.因此,控制锻轧后微合金非调质钢38MnVS的微观组织可提高其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中碳微合金钒钢进行了正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正火后具有较好的强韧性,且低温韧性良好,可代替低合金调质钢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华耀  刘栋林  周湛  俞杰  杜龑 《轧钢》2023,(2):121-124
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大规格棒材的生产一直是难点。针对市场对绿色节能?60 mm规格以上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棒材代替调质钢的需要,江苏永钢集团对?160 mm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大规格棒材进行了试制开发。介绍了其化学成分设计,以及冶炼、连铸、铸坯加热、控轧控冷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所开发的?160 mm直接切削用非调质钢大规格棒材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满足了下游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C和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含量0.26wt%~0.42wt%及N含量0.0041wt%~0.021wt%变化对中低碳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锻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N含量对V-N-Ti微合金非调质钢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及分布存在显著影响.钢中的N含量一定,C含量约为0.33wt%时,组织中形成的晶内铁素体数量最多、组织最细小均匀;钢中的C含量一定,锻态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的数量随着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N含量对先共析铁素体数量的影响要远小于C含量的影响.采用基于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模型计算所得析出动力学结果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了降低汽车零件的成本,对于汽车的重要零件(例如发动机零件、走行部零件等)采用热锻之后自然冷却、省略调质处理的非调质钢材料的情况正在增多。以往的非调质钢在热锻后达到所要求的强度的方法,采用在钢中添加少量的Ti、Nb、V中的一种元素或者复合添加上述元素的微合金化技术。但是,以往的方法,非调质钢要  相似文献   

10.
1、前言机械结构用零件多数要求高强度、高韧性。以往,多数是将中碳钢热锻后施行淬火、回火(调质)的热处理。但是,热处理时出现易淬裂、焊接性能差、热处理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为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要求开发可省略热锻后的热处理工序,于热锻后即可使用的钢材。在中碳钢中加V,开发了利用V碳氮化物的析出强化作用的铁素体——珠光体型非调质钢。但是,中碳钢中加V的非调质钢由于韧性低,不能应用于要求高韧性的零件。其使用范围只限于韧性值要求不高的汽车用连杆及曲轴等。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以汽车零件为主的零件的可靠性,实现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微合金非调质油井管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成海涛  崔润炯 《钢管》2002,31(3):7-10
简述了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我国微合金非调质油井管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用于生产N80级油井管的微合金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控制范围和通过控轧控冷工艺应获得的管材金相组织。  相似文献   

12.
超细组织空冷贝氏体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3种空冷贝氏体钢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微合金变质处理可细化奥氏体晶粒和显微组织;调整微合金含量和种类,可增加钢中碳化物数量、种类和弥散度,从而提高钢的硬度和冲击韧度。经多元微合金变质处理,组织更为细小均匀,变为超细组织。所研制的贝氏体钢具有制作产品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制作的板锤在现场使用证明,比原来使用的高锰钢板锤耐磨性提高两倍。  相似文献   

13.
Nb-V复合非调质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Nb-V复合微合金非调质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并与35MnVN非调质钢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微合金元素Nb、V的存在形式及作用机理,并提出了该钢种较合理的加热工艺。试验结果表明,Nb-V复合微合金非调质钢在1280℃和1140℃下,其奥氏体中的Nb、V主要以NbC、VN相形式析出。利用ASTM晶粒度级别等于5.0的临界判据定义Nb-V复合非调质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温度为1150℃,比35MnVN非调质钢粗化温度提高了50℃,表明该钢种在高温加热时具有较好的抗晶粒长大能力,故其开锻前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150~1200℃,保温时间30~6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4.
新型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微合金非调质钢。通过合理设计合金成分,改善熔炼脱氧过程,控制钢中氧化物的组成、分布、形状和尺寸,在研制钢中形成微细的氧化物夹杂作为晶内铁素体最有利的析出位置。晶内铁素体的析出细化了晶粒,提高了钢的强度与韧性。  相似文献   

15.
提高钨合金白口铸铁抗冲击磨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忠  肖燕鹏  唐央金 《铸造》2004,53(4):299-301
研究了稀土、钒钛复合变质处理对钨合金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钨合金白口铸铁的微观组织中碳化物网络断裂,其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损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MSC. 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利用其二次开发功能,结合38MnVS6非调质钢等温转变曲线,建立了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和相变的耦合计算。通过模拟,得到了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温度和组织的分布和演变情况。计算得到的组织转变情况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这对优化38MnVS6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工艺参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捷 《铸造》1988,(12)
探讨了稀土和钙对碳素铸钢、低合金铸钢和低碳微合金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变质作用。用扫描电镜形貌、电子探针对经变质处理后的钢中非金属夹杂进行了微区成分及定量金相分析。还讨论了变质剂和变质处理方法对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态影响和控制效果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热锻温度对V-N中碳微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热锻温度有利于钢中珠光体比例的增加,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和减少珠光体片层间距,但不能改变析出相的大小和分布;随着热锻温度的提高,其硬度和强度增加,而韧性降低,在1200 ℃热锻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840 MPa、1050 MPa.  相似文献   

19.
非调质钢推广应用中的强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非调质结构钢工件,由于"控制锻造.控制冷却"工艺及装备的不完善,常出现强度高而韧性低的倾向,从碳含量、钢中的微合金元素、控锻-控冷工艺等方面对非调质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锻后热处理工艺方法的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硅铝合金组织中容易出现粗大的初晶硅,它会割裂基体,降低合金的强度,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单级变质处理来改善初晶硅的形貌.本课题在合金熔铸过程中采用永磁搅拌及双级变质处理制备Al-11.7Si-3.8Cu-2.35Ni-1.15 Mg合金铸锭,其内部组织未发现粗大的初晶硅.将铸锭均匀化处理、挤压成棒材、热处理后棒材的性能远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