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面腐蚀控制》2010,(2):40-40
1月14~15日召开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工业节能减排具体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的落后产能淘汰计划任务,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2.
监测时间:2013年2月16日~28日1国家大力推行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2月17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其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等。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探索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道路。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粗钢、粗铜、氧化铝等重点产品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9%、17.9%、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27.5%。尾矿、粉煤灰、冶炼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向集聚化、规模化、高值化发展,废钢铁、废塑料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4.
政策     
《中国有色金属》2013,(5):21-22
工信部出台有色金属节能减排意见工信部2月19日发布的《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等。  相似文献   

5.
动态     
《资源再生》2013,(2):2-5
国家大力推节能减排 再生金属业获益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等。  相似文献   

6.
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于2010年1月14日至15日在重庆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全面分析了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下一步做好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为落实《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 9年)》,加快推进标准项目研究工作,201 8年5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会同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在京组织召开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各行业标准项目承担单位参加了会议。会上,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  相似文献   

8.
动态     
国家大力推节能减排再生金属业获益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等。意见要求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产业,提高再生有色金属利用水平,推动建立全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体系。2015年底前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左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  相似文献   

9.
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抓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5%,工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和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资源再生》2010,(1):2-3
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我国将把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重点推进投资项目节能评估、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行业能效对标达标、  相似文献   

11.
孙秀敏 《资源再生》2007,(11):36-3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将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解到工业企业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有色金属行业是节能工作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本文就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节约问题,长期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的目标。将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分解到工业企业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有色金属行业是节能工作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本文就有色金属行业、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表面工程资讯》2022,(5):14-14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经验交流和队伍能力建设,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9月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分片区举办2期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培训。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以及北京、河北等25个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工业节能监察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相似文献   

14.
政策     
工信部推进6项工作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11月19日举行的2011中国(成都)国际循环产业经济博览会高峰论坛上指出,为确保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工业领域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6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6年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银川市组织召开了工业清洁生产工作座谈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清洁生产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高云虎司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了在新形势下推进绿色制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报了“十三五”推进绿色制造总体思路,并对2016年清洁生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指示意见和部署,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将于2007年8月24日到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京西宾馆举办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论坛.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指示意见和部署,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将于2007年8月24日到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京西宾馆举办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论坛。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机冶建材工会、中国有色金属中工业协会联合举办,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在甘肃金昌市召开,为此本刊摘要了大会的部分报告,以期让全行业正确认识当前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资源再生》2009,(7):4-4
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近日共同发布的200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等指标公报显示,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45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43%,单位GDP电耗下降3.3%。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2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绿色发展座谈会在天津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及清华大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