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数字通信网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数字通信网中的同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本文通过对网同步的简介、方法、构建与应用等进行详细阐述,强调了同步技术的重要性,下面做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育平 《世界电信》1996,9(1):44-46,43
随着我国电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用户接入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无线本地环路技术结合了移动通信和数字通信技术,可快速、经济、灵活地提供业务,是有线通信网的补充和延伸。此项技术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佟玲 《电子测试》2016,(17):115-11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通过移动信息网络产生了新形式下的联系,移动通信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移动通信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在此,首先分析了移动通信网面临的安全问题,然后介绍了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代表的蜂窝移动网络和4G移动通信技术的安全机制,最后介绍一种移动通信用户身份保密的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已经从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中享受到了很多信息便利。在感受数字信息化对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的巨大冲击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寻求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的数字通信技术,尝试着从数据信息传输、数据信息处理和数字信息管理等多维度改变当前的实际生活。笔者结合当前数字通信技术的现实应用,简要的分析数字通信时代为人类生活带来的诸项便利,以期找到数字通信时代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数字通信网技术是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新型通信技术,数字通信网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本文主要分析数字通信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模拟信道机     
本文简述了有线载波信道的干扰.介绍了模拟信道机的原理、技术性能及应用该机测试有线数传机的测试方法. 随着我国数字通信的日益发展,数字通信网将相继建立起来.我们的通信范围将随之大大扩充.不仅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同时可以实现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话音、数据、图象和文字等信号的传输. 由过去FDM制的通信发展成数字通信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整个系统的网络规划,传输设备,传输信道,控制交换,计算机处理以及监测维护等都与FDM制系统大有不冈,有其独有的特点. 在目前的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现有信道,大部分仍是采用现有的模拟通信网.从数字通信网的发展来看,信道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选择发送端信号形式(最佳调制制度)和接收端恢复信号(最佳接收方式)的过程中,信道媒质所存在的干扰等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因此,我们研究信道媒质所存在的干扰性质,对于数字通信网的建立是有价值的.只有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信道的干扰等特性,才可能设计和选择性能优良的调制解调器以及信源编码器、译码器,以使从信号传输的角度出发,确保数字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首先简述有线载波信道的干扰,后介绍一种供有线数传机室内测试用的一种模拟载波信道机的原理,测试方法以及该机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多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网络通信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网络技术已经不再满足广大用户和当前市场的需求,为了加快网络的建设,需要不断对移动通信核心网进行优化。本文简介了移动通信网和核心网优化的意义以及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电视走向了数字化、智能化,电视节目数量的剧增,不断满足着民众对精神文明需求.本文重点就盘锦市有线数字前端监测技术做了探讨,对提高中国广播电视信号播出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乒乓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美、英、日、西德和加拿大等国家的通信网正在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过渡,近年来,长距离数字传输设备和数字交换设备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要实现整个通信网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全数字通信,必须实现用户环路(从交换局至用户终端的线路)的数字化。数字用户环路所采用的传输媒介,有金属线电缆、光缆和无线电线路。其中光缆的传输  相似文献   

10.
杨亚涛 《通讯世界》2016,(19):51-5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科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加广泛,形成了一个业务多样化、技术先进化的现代通信网.本文主要对通信传输网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监控技术加以研究,以期为保障通信网络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钱鸿生 《电子技术》1991,18(12):30-31,9
就目前的市内电话通信网的发展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一般通话的需求了,而且应当考虑用户日益增长的对数据传送的要求了。90年代的前5年将是世界范围内综合数字业务网迅速发展的关键性时刻,各国程控交换机厂商都相继研究了配合数字交换的系统支持软件及大量研究和创造了各种数字交换的终端设备,并已部分投入了国际市场竞争。从上海用户对数字交换的要求来看,近几年来随着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市话网络中进行数据传送的要求呈上升的趋势,存在着强大的市场需求能力。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90年代的第一年里,建立起上海市话网络统一的时钟同步系统,为迎接数字交换的大发展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对于这个问题已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提前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力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运行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伴随科学技术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电力系统中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传输设备不断扩充,逐渐提高了网络连通度,大大改善了传统电力通信网络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电力通信网为研究基础,对高效P圈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i-fi技术广泛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上网终端,Wi-fi用户数量和数据流量不断提升.随之,Wi-fi网络的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线装置可能被监听、拦截数据包、获取用户接入网络的登录密码等,都会对用户的网络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分析Wi-fi无线组网技术和加密及认证方式,并提出Wi-fi网络安全加密及认证方式,提高Wi-fi用户的接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陈亮  张德君 《信息通信》2013,(2):198-19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通信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多,这在促进以往的通信网络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通信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是当前所有通信网络运营商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通信网络的建设是通信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否能够保证通信网规划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是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通信网规划设计专家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前言     
数字传输是现心通信网的基础,这不仅是由于数字传输本身具有比模拟传输在理论与技术实现上的优越性,而且更能在技术上适应现有和将会发展的种类繁多的各种业务的需求以及便于实现网络运行,维护与管理自动化的发展。因此本刊拟就了数字通信专辑与读者见面。 提高传输系统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始终是人们不断努力的目标,提高数字传输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就尤为  相似文献   

16.
1 电信行业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带宽的逐渐加大和用户接入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已经无法掌控用户的通信方式了.用户可以通过QQ等业务形式,绕过电信运营商传统的网络完成通信.由于互联网在网络运营中坚持"免费"的原则,因此对电信运营商传统的控制网络的模式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得到普及。但由于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网络信息安全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文中将对网络信息安全展开综述,对信息安全主要面临的安全威胁和主要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电视画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有线电视已得到普及,传统的模拟信号传播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画面质量的要求,通过应用数字通信技术,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同时能够保证电视信号的传输速度,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优势。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数据传输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满足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数字通信技术的优点进行阐述,其次对其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用户特别是移动通信用户数量日趋上涨,通信网络的结构越发变得复杂,使得网络的安全风险不断加大,这样不利于通信网络的发展和进步。为了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文章从大数据开始谈起,着重分析了在大数据环境下通信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通信网安全风险的现状,探讨大数据技术在通信网络安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移动性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山枝  时岩  胡博 《通信学报》2007,28(10):123-133
针对未来的多种接入网络共存、大量移动性终端接入需求的情况下,分析了移动性管理面临的全新挑战,指出将其作为信息通信网中的单独一门技术进行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移动性管理的定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性管理的网络参考模型和协议参考模型,对指导4G和未来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而,按此模型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已有的各种移动性管理技术。最后,指出了未来泛在、异构网络环境下移动性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