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配电网无功规划就是在已确定网架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减小配电网无功功率流动,保证配电网安全、优质、经济地向用户供电。文章结合某城市中压配电网的电网规划方案。介绍一种综合配电网负荷特性、供电线路类型及长度等因素进行中压配电网无功规划的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的有功损耗,提高系统的电压合格率,降低网络运行费用,提高供电质量。配电网无功规划就是在已确定网架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减小配电网无功功率流动,保证配电网安全、优质、经济地向用户供电。文章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高压配电网无功规划优化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对某市高压配电网进行了实际的无功规划分析应用,获得了显著效果,为其他地区高压配电网的无功规划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无功补偿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的有功损耗,提高系统的电压合格率,降低网络运行费用,提高供电质量.配电网无功规划就是在已确定网架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减小配电网无功功率流动,保证配电网安全、优质、经济地向用户供电.文章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高压配电网无功规划优化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对某市高压配电网进行了实际的无功规划分析应用,获得了显著效果,为其他地区高压配电网的无功规划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思路、主要原则及具体步骤。通过网格化规划将配电网供电区域按区块合理划分为供电网格,将复杂无序的中压配电网化繁为简,以供电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规划并构建目标网架,提出了各类网格的过渡改造原则和网格管理思路。结果表明:利用网格化规划方法开展中压配电网规划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供电瓶颈问题,提出了面向提高供电能力的中压配电网架精细化规划方法。构建了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模型,在配电网供电能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型,进而形成网络合理供电架构的构建方法;在供电架构基础上,以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为目标,建立中压配电网架精细化规划流程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计算表明,所提方法充分协调了高压变电站与下级电网间的关系,在满足中压配电网网架精细化规划的同时,达到了提升区域配电网供电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适用于大中城市电网的无功规划原则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设备配置、运行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适应于大中城市电网无功规划的技术原则,分别给出了城市主网、城市高压配电网、城市中压配电网无功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指出对于已形成500kV超高压骨干网架、负荷密度集中、外受电力比重大的特大型城市电网,应提高无功规划的深度,在工频过电压、潜供电流计算和正常的无功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无功配置方案优化分析、电压稳定分析评价和动态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研究以及无功电压控制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诚  周锋 《大众用电》2014,(7):29-30
<正>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改革实施以来,县级供电企业的规划职能重点是中压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收集管理。在长沙供电公司经济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浏阳市供电公司积极开展了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一系列工作。1中压配电网规划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1.1建立健全电网规划三级工作机构为建立规范、有序的电网规划工作体系,浏阳市供电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电网规划技术监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部室、班站  相似文献   

8.
城市中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供电瓶颈问题,分析了城市中压配电网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站间负荷转移情况后提出了最大供电能力的评估方法。在线路满足N-1原则的前提下,着重考虑主变N-1原则下所能提供的最大负荷,给出了城市中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以中压配电网所能提供的最大负荷为目标函数、以N-1原则为约束条件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采用优化计算软件包LINGO求解。实际配电网络的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评估中压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表明加强站间联络既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又能有效挖掘配电网的供电潜力,可望用于优化电网运行,确定供电设备合理的负载水平,指导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9.
城市电网是用于城市范围内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文中提出1种实用的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城市空间负荷预测确定规划年变电站的位置、容量及供电范围,然后进行变电站20/10 kV线路出线、中压配变容量、开关台数以及无功补偿估算,最后进行规划方案的评估、校验、修正等。应用表明,该方法符合工程实践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城市配电网"十二五"规划修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依据新型供电分区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要求的相关规定及建设要求,选取主干线路典型参数,采用等值电阻法计算出沈阳地区中压配电网主干线路无功补偿的最佳位置及容量,指导沈阳地区中压配电网主干线建设,使其线路损耗进一步降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压配电网供电方案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我国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电网网架优化选择和资金合理利用的问题,通过对中压配电网各种供电方案的经济性研究给出了推荐方案。总结了我国城市中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进而给出了基于不同接线模式供电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方法,并以我国某城市为例,运用上述方法计算了不同接线模式供电方案的单位负荷年费用,通过结果的分析与比较,给出了经济性最优的供电方案,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了影响电网投资的敏感性因素,对配电网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规划期电网信息不足及不确定性,结合规划阶段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各自的特点,在相关近似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各电压等级的理论线损率估算方法.特别是在中、低压配网中,针对主干线不同负荷分布情况,引入了损耗率修正因子法,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规划期电网信息匮乏、负荷分布模糊等制约因素,为规划期线损率评估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重编码免疫遗传算法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络规划中出现的中压配电站容量和位置不确定的情况,提出将中压配电站容量和位置连同网架结构、导线型号、线路回数等一起作为变量,采用整数编码与矩阵实数编码相结合的双重编码方式进行中压配电网络规划,其中整数编码用以确定网架结构、导线型号以及线路回数,而矩阵实数编码用以调整虚拟负荷点所带负荷量。设计了用于该规划的各项免疫遗传算法操作,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李朝阳  周进  高毅  洪运福  游维扬 《中国电力》2021,54(12):143-149
针对目前配电网投资缺乏合理的分配方法,提出适用于中压配电网多地区和多类项目投资分配模型。首先从投资需求、区域电力需求、问题现状和规划目标、投资效益、项目管理水平和风险分担能力等维度分别梳理提炼中压配电网投资分配评价指标和评分方法,引入面板回归分析,建立地市供电公司各地区中压配电网投资与指标综合评分的函数关系。其次基于多目标优化决策技术,分别以投资均衡和整体效益、单位投资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增供电量、提升供电可靠性和降损效益等大类项目和各功能项目的投资分配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为地市供电公司中压配电网各地区和各类项目投资分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计及供电方式影响的中压配电网技术经济性评估方法,比较了10 kV线路与20 kV线路的供电优势,建立了中压配电网供电方式模型和中压配电网规模估算模型,并分析了影响中压主干线总长度及其线损的主要因素。算例结果表明,为提高采用20 kV供电的技术经济性,城市新建区宜选择减小中压配电网输电走廊主干线回路数或主干线运行电流的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16.
袁园  刘天琪  程道卫 《华东电力》2012,(8):1365-1369
针对光伏电源接入中压配网的最大接入功率问题,在简化中压配网模型中分析了受母线电压及线路电流约束时光伏电源最大接入功率随配网PCC点电压变化的情况,并根据母线电压及线路电流随光伏接入功率变化的规律,推导影响光伏最大接入功率的PCC临界电压计算方法。经仿真验证,该方法准确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广。对光伏接入中压配网的规划和运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和利用是应对当前能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方式,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所导致的电压越限是制约配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接纳量为首要目标,考虑多电压等级配电网的配合,提出利用中压主动配电网的调控能力,通过中低压配电网的相互影响缓解低压配电网调压手段缺乏,提升低压配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能力的方法:首先考虑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和负荷出力的时序性,根据季节和天气构建12种场景,对配电网进行一年的时序全过程模拟。然后建立10 kV中压主动配电网优化运行模型和380 V辐射型低压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低压配电网接纳分布式光伏的能力。除此之外,进一步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和调压对中压主动配电网电压的影响,以及低压配电网中负荷对接纳分布式光伏和调压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