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城镇化演进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资源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进而推动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高度依赖,资源型区域表现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虚高度化"、经济要素空间集聚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分散化、城镇功能与承载能力弱化等问题。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背景下,应实施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战略,促进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实施集中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效、集约的城镇组织结构,实施集群型城镇化战略,构建新产业集聚与创新增长的空间,实施工矿城市"再城市化"战略,构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产业空间。  相似文献   

2.
卢丹梅 《规划师》2013,29(8):75-80
针对社会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要求,研究在借鉴国外发达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空间发展理念,提出了"城乡社区"—"特色城市"—"一体化城市群"的三级创新空间载体,由城市及综合服务社区、现代产业集聚社区和农村社区三种类型的功能复合社区组成城市,新形势下新的产业分类将产生新的特色城市,多个特色城市通过专业化分工组合形成多中心、一体化的城市群。期望通过规划理念创新来促进发展模式转型,通过发展模式创新带动城市发展转型,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与城市化水平,从而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3.
蔡创雄 《山西建筑》2007,33(31):61-62,67
结合澄海目前的实际情况,从城市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城市空间、城市品牌等角度探索澄海城市规划,以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并遵循以人为本、兼顾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以促进澄海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城市产业空间发生空间移位,呈现新的分布特征,引发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转变。对于一些已经完成经济转型的欧洲城市而言,成功的城市规划不仅帮助解决该时期制造业衰败带来的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更借此为城市空间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实现其空间战略诉求。现试图在时该现象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空间"再布局"和"再开发"的角度,深入分析四个欧洲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寻找城市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阻塞、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给人们居住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城市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由九十年代前的人防工程建设转变到九十年代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上来.这时,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的简要论述,探讨一下未来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李晓东  张烨 《世界建筑》2009,(1):114-116
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暴露出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城市空间及其丰富内涵也在对经济增长、城市扩张以及建设水平的单纯而盲目的追逐中被压缩和侵蚀,城市空间的本质在逐渐被人们遗忘。本文在重新审视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基础上,针对城市问题提出“遗余空间”的概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当前的城市空间问题、城市发展的进程和状态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城市化对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资源产业型城市与边境口岸型城市的发展、城市开发区(新区)的建设、产业整合区的空间发育、城市经济体的形成以及交通经济带的发育等方面。并且,城市化响应形态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效应,通过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并进行区域比较,得出城市化形态对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空间形态的总体经济效应弱于全国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厦门产业结构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产业发展转移,存在许多老工业区被闲置或废弃。文章以老工业区改造、城市空间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厦门杏林老工业区为例,从功能、经济、场地、交通及景观五大空间要素,分析老工业区改造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老工业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通过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相互影响,从功能定位与分区、产业升级与改造、开发强度与密度、路网与交通连接、文化与生态环境五方面提出相应改善策略,以引导厦门集美区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优化与重组,使城市老工业区与城市空间契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肌理及空间效应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王慧 《城市规划》2003,27(3):20-25
开发区发展进程可划分为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后成熟期几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开发区有着不同的增长机制 ,也有着不同的功能和空间特征 ,因而与依托城市 (母城 )和地区的相应关系也有所不同。增长极机制是两者关系的主要内在肌理。开发区发展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形态以及空间增长方式、产业空间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各功能区段之间的关系、城市化与郊区化进程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 ,从而可催化带动都市区域的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祥  胡毅 《规划师》2012,28(12):5-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其中尤以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冲突为甚,社会的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中重点关注的方面。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的城市更新在转型期中国"压缩"的城市化进程和环境中,自一开始就处于价值取向饱受质疑的尴尬境地。研究在对当前中国城市更新问题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指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社会空间正义应该成为中国城市更新和空间生产(包括空间规划)过程中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协同耦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以修复因长期强调经济发展、效率优先而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1.
城市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部分旧城区出现了环境卫生条件恶化、房屋老化、结构失衡、功能衰退、经济迟滞等现象,同时,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于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向旧城区寻求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杨焕彩 《城乡建设》2005,(11):11-13
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共同提高,是区域发展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城市化水平超越或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制约甚至破坏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和山东全省的人口城乡比例失调、空间分布不尽合理与人口再分布渠道依然不畅的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正日益凸现.有序地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山东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城乡结构、协调空间格局、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危机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城市进程中公共空间所突显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人类生活问题以及设计方向欠缺等几个方面为线索进行研究分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空间危机预防和应对提出策略,从而为实现城市化进程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提供研究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进入50%城市化率[1],当今城市化已从单纯增量的方式走向质和量共同增长的稳定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对城市土地利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经济要素"走向"经济板块",从"城市汇合"走向"城市突围",从"行业经济"走向"联合综合经济",从"经济结构"走向"经济板块空间结构"这些都是为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实现有"质量"城市化的必要转变。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骨架之一,并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城市经济板块结构。本文在深入研究典型城市核心轻轨站点经济板块空间结构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南宁市大学站、航洋国际站和朝阳站为研究对象,对地铁经济板块空间进行空间优化与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城乡空间整合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的现实课题。在我国,城市以外的乡村无论是人口还是地域均占主导,长期实行的"城市偏向"体制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了日益突显的乡村衰退现象,并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空间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城市空间发展特点的理解,以及对当前中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问题的背景认识,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了既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并从我国的城市化背景出发,试图提出规范空间战略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形式、结构与功能不断被解构与再建构,探讨城市空间的推进过程,成为研究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哈尔滨市为例,着重研究了哈尔滨城市化进程中的近域推进过程,试图总结因素、发现问题,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钻石结构”——试论国家空间战略演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对核心城镇群、国家中心城市、国家新区发展的持续实践与观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空间战略的演进过程,将其归纳为"钻石结构"的概念。从城镇群、中心城市、"国家新区"三个空间尺度入手,试图解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轨迹的特征与规律。并从国际竞争、国家区域发展、产业功能体系和地域文化等不同角度探寻这一国家空间战略结构的意义。最后,在"钻石结构"空间架构的基础上,对未来国家经济社会空间格局的演化趋势作出开放性的推测。  相似文献   

19.
武汉长江主轴是作为武汉对接国际城市的窗口,是最能体现武汉城市发展的主要轴线.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造成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空间环境品质差等城市病问题集聚,因而,如何修复主轴区域的生态环境与丰富城市功能,是策略的核心关键.通过实地对武汉长江主轴调研,剖析得出区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城市双修"理念的基础上提出蓝绿空间修补策略,植入武汉城市文化,打造能集中展示长江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社会文明的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中心城区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国强 《城市规划》2007,31(10):23-29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各种要素功能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在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中心城区边缘区的发展与演化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一环。文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中心城区边缘区发展的界限范围,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通过对天津的分析,强调城市中心城区以及边缘区的区域群体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和控制引导,以此来探求中国城市化空间构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