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小尿素装置中一分塔内件、一段蒸发器加热器、一吸塔、氨冷器等设备进行了改造。改造后氨耗下降为590kg/t尿素,产品合格率95%以上,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法金 《小氮肥》2021,(4):5-6,8
介绍了尿素精馏蒸发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工艺参数及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精馏塔、一段蒸发加热器及真空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优化了工艺参数,合理利用了蒸汽,减小废水排放压力,同时也减小了解吸负荷,稳定了尿素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茂春 《安徽化工》2002,28(4):37-37
综合分析了小尿素二段蒸发加热器腐蚀泄漏的原因,并采用钛材改造此设备,采用复合板和部分使用钛材的方法降低造价,并说明了改造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水抽真空代替蒸汽抽真空,改造尿素蒸发系统。改造后每月节约蒸汽600t以上,系统运行稳定,尿素成品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80万t/a尿素装置一段蒸发加热器泄漏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设备结构方面的不足,并进行了优化改进.改造后彻底避免了换热器管道因蒸汽和冷凝液长期冲蚀而导致的大面积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尿素装置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进行堵管、增加分布器等技术改造,使尿素产品缩二脲含量降至0.9%以下,达到GB/T 2440—2017农业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7.
娄卫国 《河南化工》2006,23(4):35-36
分析了尿素生产中的二段蒸发加热器腐蚀的原因,提出采用钛材换热管代替不锈钢,并用单波膨胀节抵消热应力,外接式一、二段蒸发器采用对称式结构等进行改造.改造后年节约38.8 万元.  相似文献   

8.
于慧 《化肥工业》2007,34(5):60-60
本溪北方化工公司尿素生产装置采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流程,吨尿素耗蒸汽1.8 t左右。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一、二段分解加热器和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输出的1.30 MPa高压蒸汽冷凝液(189℃)只有少部分用于尿素管线保温和冬季采暖。而该公司双氧水生产所需的0.50 MPa蒸汽,是由1.30 MPa高压蒸汽通过压力调节阀控制到0.50 MPa后使用。若能将尿素生产过程中一、二段分解加热器和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输出的高压蒸汽冷凝液膨胀产生0.50 MPa蒸汽并送双氧水生产线综合利用,可降低蒸汽消耗。1高压蒸汽冷凝液状况尿素生产高压蒸汽加热器有4台,共产生…  相似文献   

9.
应用相图分析法分析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一段蒸发加热器热利用段的复杂传热过程,得到了重要的化工参数,为一段蒸发加热器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尿素二段蒸发加热器的损坏原因,重点介绍采用小管板延长二蒸加热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相流模型对成品油管道进行数值模拟,以汽油和柴油作为顺序输送对象,分别就直角弯管向上、直角弯管向下两种工况时研究输送顺序、重力、管径、粘滞力对混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面:当直角弯管向上时前行柴油的混油量小于前行汽油的混油量,当油品运行到竖直管道时,前行柴油比前行汽油油品运行的缓慢,前行柴油混油的倾斜角度大于前行汽油混油的倾斜角度;当直角弯管向下时前行汽油的混油量小于前行柴油的混油量,前行汽油混油的倾斜角度大于前行柴油混油的倾斜角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直角弯管向上前行柴油时混油运行的最为缓慢。无论是前行汽油还是前行柴油管径越大混油量越小,当管径相等时前行柴油比前行汽油的混油长。该数值模拟与管道实际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110 dtex/36f抗菌POY纺丝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干燥温度、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等对纺丝的影响。指出预结晶温度为160℃,干燥温度为145℃时,干燥效果较好。螺杆各区温度比常规纺丝时低10℃,纺丝顺利。侧吹风速0.37m/s,风温25℃,风湿75%,丝条稳定;上油率达0.9%时,集束性较好。此抗菌纤维抑菌率达99.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PTT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PTT的结构特征和有关的性能优势及其发展前景。指出PTT的甲基呈螺旋排列,分子链呈"Z"状,易于结晶但不发生晶型转变,使之具有较高的拉伸及回复性,较低的模量,适中的玻璃化温度,良好的抗化学性能及低吸水性等,因而加工条件简单,可纺性好,易于染色。  相似文献   

14.
15.
孔德臣 《聚酯工业》2002,15(3):17-18
采用高吸水母粒与普通纤维级切片共混 ,在现有的短丝装置进行生产。其工艺条件为 :共混比例为 5∶1,特制喷丝板(双C型中空孔 ) ,适当延长预结晶时间 ,降低干燥温度 ,加大供风量 ,纺丝温度 2 83~ 2 85℃ ,环吹风温 2 6℃ ,风湿 75 %(RH) ,低温 ( 6 5℃ )牵伸 ,增加上油率等。  相似文献   

16.
选用硬脂酸(HSt)与钛酸酯偶联剂131分别对芳香酸钙(CaT)表面进行处理;观察了处理前后CaT在聚氯乙烯(PVC)中的分散状况与界面结合。研究了CaT对PVC拉伸性能、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T表面未处理,当其含量为4份时,PVC的缺口冲击强度由2.9kJ/m~2提高至3.6kJ/m~2,拉伸强度略有上升;CaT表面经3%HSt处理后,分散性能变好,改性效果明显,当其含量为4份时,PVC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由53.5MPa提高至56.0MPa,缺口冲击强度由2.9kJ/m~2上升至3.7kJ/m~2。CaT表面经2%钛酸酯偶联剂131处理后,界面结合性能明显变好,当其含量为6份时,PVC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由53.5MPa上升至57.5MPa左右,缺口冲击强度由2.9kJ/m~2上升至4.05kJ/m~2;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CaT表面处理后,在PVC中分散更加均匀,界面结合得更好,更大程度发挥了刚性粒子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冷却水中杀生剂适宜使用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氧化型杀生剂二氯异氰尿酸钠来抑制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分别将药剂的投加质量分数、温度、接触时间、pH值等4个因素作为变量对杀生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杀生剂的质量分数对杀生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时间。再次是pH值,最后是温度;适宜条件为杀生剂的质量分数4μg/ g,时间6.8 h,温度36℃,pH值为6.8,此条件下杀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裴蓓 《聚酯工业》2002,15(2):49-51
总结了长丝装置卷绕机 4头纺改为 8头纺技术改造。改造方案为 :直径为 15 0mm的螺杆、2 .6mL× 4的计量泵 ,组件等不作变动 ,而主要对喷丝板向下作双丝路处理。改造后生产运行正常 ,满卷率同前 ,丝饼外观成型好 ,质量全部合格 ,产量提高 1倍  相似文献   

19.
20.
潘娣 《安徽化工》2010,36(1):47-48
以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主,配合其它引发剂组成新型复合引发体系。在低温条件下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引发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共聚工艺路线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考查各项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单体浓度0.0035mol/g,氧化还原引发剂14mg/L,EDTA10mg/L,偶氮35mg/L,体系温度0℃,pH值7.0,聚合物分子量为1.943×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