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JGJ94—94规范”与“GBJ7—89规范” 桩基承载力公式及其承载力大小对比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简称“GBJ7—89规范”)与《建筑桩基规范JGJ94—94》(简称“JGJ94—94规范”)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与验算公式有所不同,下面以根据土的物理指标确定单桩承载力为例,当不考虑群桩承台共同作用时,给出两“规范”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其承载力大小及承载力验算公式对比。  相似文献   

2.
通过南昌某超高层建筑工程嵌岩桩设计、检测和沉降观测结果的介绍,阐述了在江西地区软质粉砂基岩上设计嵌岩桩时,采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公式计算与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合理地选取单桩极限承载力,既安全可靠又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嵌岩桩桩周土总极限侧阻计算采用折减系数法,《规范》提供的侧阻发挥系数仅考虑了桩端硬质岩支承和桩周土质条件,没能反映软岩支承及长径比l/d>30的嵌岩桩,更没考虑嵌岩桩的侧阻发挥过程。本文根据工程试桩资料,分析桩周土侧阻发挥过程及侧阻发挥系数取值问题,结果表明嵌岩桩桩周土侧摩阻力发挥除与桩周土土性、桩端支承强度有关外,还与土层相对桩身的位置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涛 《施工技术》2006,35(6):4-6
针对嵌岩桩设计中的承载力和嵌岩深度两大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嵌岩桩承载机理与单桩承载力计算模式、嵌岩深度,以及考虑钢筋受压的桩身承载力,介绍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最新修订情况,最后结合某工程实际介绍了嵌岩深度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3.9条,提出了嵌岩桩的计算公式,这种嵌岩桩属于摩擦端承桩,既考虑了嵌岩段的端阻力,也考虑侧阻力。高层建筑荷载较大的挖孔桩,当持力层为软质岩层时,按端承桩设计则桩底直径较大,采用嵌岩桩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嵌岩桩的设计不能盲目套用规范公式,  相似文献   

6.
算例表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式5.1.1-2计算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群桩中各桩竖向力仅对桩群坐标轴为形心主轴时成立。在规范修订中对于该公式的应用条件应加以说明和限制。利用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给出了应用该规范公式的正确计算步骤。同时给出了适用于任意桩群形心轴的广义桩反力公式。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南京新华大厦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沉降监测情况。通过桩的静载试验,取得合理的设计参数,使桩基设计经济合理、效益显著,并从试验中发现软岩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可不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限制,适当加深嵌岩深度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张银会 《山西建筑》2006,32(6):120-122
从介绍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入手,浅析了规范在未区分情况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制定新规范时应予考虑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首次提出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uk)由桩周总侧阻力(Qsk)、嵌岩段总侧阻力(Qrk)、总端阻力(Qpk)三部分组成的计算模式,这是一个进步。自规范实施以来,笔者在工程实践中很多次接触嵌岩桩岩土工程问题,发现规范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有些问题值得讨论:(1)计算方法和表达式有些繁琐;(2)在深径比(hr/d)为4—5之间,嵌岩段总承载力(Qrk+Qpk)的变化规律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按照《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的要求,端承桩桩端全断面至少嵌入基岩0.5m,在岩溶发育强烈的场地嵌入深度还需加深。既然已经嵌入岩石,若使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5.3.9嵌岩桩计算,桩的极限承载力会增加不少,桩尺寸比使用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算出的要小得多。因此,作者根据一些工程实例和规范对嵌岩桩的规定在本文中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剪切试验、基岩内桩侧摩阻力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及桩身应力测试,对湘浏盆地内泥质粉砂岩的嵌岩段桩侧阻力的研究表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确定的侧阻力偏低,分析了不同方法确定的结果差异的根源,提出了以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基础,按0.15~0.30系数折减计算嵌岩段极限侧阻力的取值标准,对类似地区桩基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嵌岩桩承载力的岩土因素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桩基工程实践中常见问题出发,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对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对如何确保承载力的途径 进行探讨,供同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应变动力检测是桩基验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建筑领域涉及这一课题的规范有以下2本:(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相似文献   

14.
胡学元 《安徽建筑》2002,9(2):84-84
1.概述随着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桩基础也向深、粗方向发展。嵌岩桩作为一种特定的桩基在我国9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随着理论的发展成熟,逐渐否定了对嵌岩桩的传统看法。传统观点(包括GBJ7-89规范)认为嵌岩桩应按端承桩设计,完全不考虑桩侧阻力。我国现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以下简称为《规范》)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Quk)的构成,认为由3部分组成,即:桩周土总侧阻力(Qsk)、嵌岩段总侧阻力(Qrk)、总端阻力(Qpk)。其表达式:Quk=Qsk+Qrk+Qpk…  相似文献   

15.
上海某交通枢纽站以TOD模式建设成为一个地铁上盖综合体。该综合体为层间隔震结构,同时由于该场地涉及多条地铁线和铁路线,情况非常复杂,导致该综合体仅局部可设地下室,局部为独立承台,结构嵌固条件与普通全地下室结构不同,需要验算水平力作用下桩基的承载力。介绍该综合体的桩基水平承载力设计,包括基底剪力在地下室和独立基础之间的分配;比较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上海市地方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08-11—2010)对桩基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异同点,并最终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计算方法,对基桩进行桩身强度验算。结果表明,桩身内力理论值与试桩结果吻合。同时将与隔震相关构件直接相连的柱下独立基础承台的性能目标提高至中震不屈服。本项目的计算方法可为同类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大展 《建筑工人》2008,(12):18-19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修订已经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于2008年4月22日批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4—2008(以下简称新规范),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通过对新规范的初步学习,现仅对有关桩基检测领域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献选摘     
地基基础工程 2000年第1、2期题目 建筑物基础加固承台连接方式的探讨作者 吴如军(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 510168)摘要 本文论述以锚筋式承台连接和包柱式承台连接方法作为建筑物基础加固桩基托换传力结构,为桩基托换提供方便并安全可行,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题目 关于国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探讨作者 徐其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广州 510641)摘要 对嵌岩桩嵌岩段的侧阻力和端阻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国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与广东省标准《建筑…  相似文献   

18.
南通地区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分析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通地区 44根试桩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在应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计算静压桩的单桩承载力时 ,规范公式应作适当调整。总结出采用静力触探曲线计算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嵌岩桩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嵌岩深度与基岩的性质密切相关,但现行规范中对硬质岩石和软质岩石的划分不够明确,有些分类名称容易混淆,使得风化岩中桩的入岩深度的取值不统一。通过对比分析我国现行几本规范,明确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硬岩和软岩的划分标准,有助于合理地确定风化岩地基中桩基的嵌岩深度。  相似文献   

20.
对不对称布桩时桩顶荷载效应的计算式进行推导。通过分析发现,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给出的算式为文中推导式的特殊情况,JGJ 94—2008的算式仅在对称布桩时成立;实际使用时,应注意坐标原点的选取,取群桩的形心作为计算原点而不是承台的形心。同时对文中算式和JGJ 94—2008的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JGJ 94—2008的算式在计算不对称布桩时存在较大的误差。设计人员在计算桩顶荷载效应时,应分析群桩基础的布桩情况,合理选择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