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越建筑的建筑——SOHO现代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OHO现代城的设计使我意识到创作的艰难,建筑师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玩”得得心应手,但只要突破一点自己不能把握的范围,建筑师“主宰”建筑甚至城市的能力就显得非常薄弱了。实际上建筑是社会的产品,建筑师是产品生产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筑师固守着已知的专业知识是很不够的,时代需要建筑师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将创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设计,是指建筑师整合建筑及其他专业设计的工作;二是协调,是指建筑师整合专业设计以外的工作,并恰当地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三是创新,是指以某种全新的思…  相似文献   

2.
崔光亚  董艺 《时代建筑》2011,(2):150-153
疲于应对的建筑创作环境是当下中国建筑师的生存现实。杭州建筑师需要突破保守的城市地域文化,释放自身的创作激情。最大程度地回归真实的建筑,还原建筑本质,反映出青年建筑师崔光亚的建筑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蔚 《中外建筑》2014,(2):20-22
建筑师除了在自己的领域搞创作,能不能跨界到另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呢?长久以来,建筑师之于社会的印象仅限于对建筑的专业想象,而今天,建筑师在本业外所涉足的多元多样的领域被视作“建筑之外”,这也体现了建筑师身份的多元性。无论是建筑师的生活修为、艺术设计,还是空间运营、媒体传播等,都与建筑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朱涛 《重庆建筑》2005,(7):22-22
<正>建筑师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将自己粗浅的创作观念故作神秘化和无限泛化的职业工作者,而批评家的职责之一便在于坚持其独立的立场,以分析为利器,驱散建筑师创作观念中自以为是的神秘化迷雾,深入地读解建筑师所不能认识到的建筑师-建筑生产-建筑产品之间以及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各种复杂机制,从而能反过来促使建筑师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是建筑批评的基本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5.
《上海建设科技》2006,(5):I0003-I0003
我们的机制:我所是建设部批准的合伙人制建筑专业设计事务所,具有甲级设计资质。建设部为加快设计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积极推行发展设计事务所。设计事务所是国外通行的一种经营模式,尤其是合伙人制专业事务所,其从业建筑师的信誉和责任一体化、责任主体明确是建筑设计的职业特性,有利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创作良好的设计作品。我们的目的:营造能充分发挥建筑师才能的良好创作环境,提高建筑师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增强精品意识创作现代新建筑贡献社会。我们的宗旨:做建筑机制转换的铺路石,开创建筑…  相似文献   

6.
朱大明 《建筑》2001,(5):40-42
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 ,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它将建筑理论与创作设计实践、建筑专业界与社会各界公众密切地联系、沟通 ,并通过对建筑文化实践活动的记载、描述、总结、归纳、阐释、论证和评价 ,以及评论者主体创见性的表达 ,以促进建筑师对创作设计的反思 ,启迪建筑师的创作智慧 ,激发学术争鸣、引导公众对建筑师创作设计的理解和鉴赏 ,反映社会需求和公众意愿 ,提高社会公众的建筑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建筑创作设计和整个建筑文化事业的繁荣。要真正发挥建筑评论的积极作用 ,就应广泛开展各…  相似文献   

7.
建筑作为社会产品在它的问世过程中倾注着建筑师的心血与业主的关注,因为塑造优秀建筑即是建筑师的工作目标也是业主的期望。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今天,业主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并表现为业主在建筑师的建筑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在加强。由于两者对建筑的社会价值理解不同、对建筑的经  相似文献   

8.
正事务所简介建筑营设计工作室(ARCHSTUDIO)于2010年由韩文强创立于北京。以原创设计思维与务实理性的操作手段,坚持对建筑基本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开展多样化的创作和实践。建筑营的工作基于现实的关注和自身环境的理解。在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每一个项目有其特殊的需求和限制,灵活运用设计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是设计的基础;对于自然、城市、历史、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发现则可以带来更多设计想法可用的资源。设计的动力来自于不断地突破和挑战边界,来自于从概念到实施过程之中清晰思维逻辑的坚持,能够从现实问题出发,根植于自身的环境,不断地寻求城市、建筑、室内之间新的可能性。主创简介韩文强——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硕士丛晓——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曾就职于BIAD 4A5工作室/HSA建筑部  相似文献   

9.
郑立群 《重庆建筑》1995,18(3):39-40
建筑创作为适应高层市场经济需要,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建筑师必须寻求自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通俗建筑文化,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诸多方面说明了国外建筑师自由的建筑设计创作思维;以及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建筑师如何针对具体问题独特的解决方法。探讨如何把理想的建筑方案更好的深化设计为现实可用的建筑实体。  相似文献   

11.
王又佳 《华中建筑》2006,24(6):38-41
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普通市民)三者的关系随整个人类社会的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向。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之间的创作与被创作、解读与被解读的关系与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相类比,分析建筑的发展、转向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及其相互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建筑,只要作为产品进入交换市场,它就具有商品的属性。只有把建筑美学放到商品流通的范畴来进行检验,它才能成为建筑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作工具。当建筑师向往着市场对自己才干的发挥能提供更宽阔的舞台的同时,不要忘记建筑师职业的社会服务性的另一个特点,除非成为波特曼式的建筑师兼开发商,否则就不得不接受市场行为的凌虐。现代商品审美观念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崇尚和对现代材质美的向往。如果无视这一点,早晚会受到“报应”。后现代建筑的兴起和消退,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遭遇,告诉我们:对建筑形式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13.
1.“食古不化”不好,“食洋不化”不好,最致命的还是“食今不化”,“市场经济下的创作”正是最现实而又容易“食今不化”的命题。作为自省,随笔求教于天下。2.市场经济本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并又推动社会之进步。当今中国建筑创作从呆滞到活跃丰富即是最好的证明。市场经济下的创作最重要的感受是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效益中经济效益开始有了自身应有的位置──建筑师参与策划与建后管理已不鲜见;对建筑作品的决策由“长官意志”发展为“官”、“商”意志的结合;市场竞争中出现一批崭新的优质设计的同时,“伪劣”建筑也伴随而生。3.…  相似文献   

14.
徐新军  任书斌 《山西建筑》2010,36(7):201-201,209
通过对中国市场经济转型的分析,研究了中国建筑师创作环境的变化,给合外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师的启示,探讨了中国建筑师的困境与出路,以保证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议建筑设计商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及建筑创作实践,总结了建筑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商品化的基本属性,分析了建筑设计行为商业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极端商业化的许多负面影响。指出,建筑创作的目的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还要满足商品经济的需要,只有把关好的、理性的设计思维和理念引入市场经济的范畴,它才能成为建筑师有力的创作工具,设计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及社会需求的建筑作品来。  相似文献   

16.
正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创建人、主持建筑师建筑师建筑师的身份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手工业时代,建筑匠师集工程、材料、施工、装饰于一身,身处建造的最前线,几乎无所不能。随着行业分工的细化,建筑与工程的分离导致建筑设计逐渐脱离了建造,主要工作开始回到图纸、模型上。在消费主导的社会下,建筑日益成为时尚,建筑师的角色也越来越开放和模糊。明星建筑师除了建筑本身,还设计家具和产品、代言广告、出版写作、学校教育等等。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可能性的现实社会,每个建筑师都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身份定位。作为城市生活环境创造中的一员,建筑师徘徊在人文传统的理想与不断被消费社会分化的建筑价值之间,利用设计的智慧解决当代现实的问题。建筑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现实中,设计师要  相似文献   

17.
对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技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对世界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探索建筑形态创作。  相似文献   

18.
张学栋 《建筑》1997,(10):23-24
(一)当建筑师进入创作状态,对建筑的本质和深层背景进行感悟和表现时,建筑文化作为背景,发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面对复杂的多层次现实需求,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建筑师的文化素养或其内在的文化功底,与作品最终表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建筑文化对于建筑师,自始至终都起着隐性或显性支配作用,同时也决定着作品的真正魅力。建筑中最有生命力。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人的东西便是其展现的文化内质。建筑实现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建筑师对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的巧妙动用固然重要,但在其作品中如果没有文化有机…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建筑师这一角色在新的市场经济中的延展与新涵义,更好地与业主合作,更好地与使用者沟通,互动设计将在我们这一代建筑师中逐渐获得良性的启动.让人们从我们的创作中真正选择到符合自己理想的使用空间,更深刻地理解建筑作品与房屋产品的辨证关系,是建筑师神圣的使命和生存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设计》2012,(1):200-207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民营的、股份制的事务所迅速崛起,有的在规模上已经超过国有大型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大院),所以我认为大院可以理解为老院。由于老院是由计划经济转过来的,因此其体制也与如今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一些差别,老院中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种体制的影响。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体制的优势与建筑师的个性化的创作相结合,如何适应创作的规律,就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