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高韧性管线钢主要用于制造石油和天然气输送管,这类钢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文中对X60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随加热温度升高在钢中的固溶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测试了奥氏体晶粒粗化 温度并对控轧控冷工艺中加强温度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再加热温度对含Nb,Ti钢第二相粒子固溶及晶粒长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萃取复型分析技术,对高Ti含Nb钢中第二相粒子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固溶情况和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加热温度低于1 180 ℃时,钢中Nb、Ti含量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Nb、Ti固溶量分别在1 210 ℃和1 180 ℃以上趋于稳定;再加热温度在800~1 100 ℃时,以尺寸小于30 nm、分布较均匀的小粒子为主,呈球形,奥氏体晶粒尺寸在30 μm以下。再加热温度在1 180~1 210 ℃时,第二相粒子数量减少,尺寸多在100~200 nm之间,形态多为立方形和球形,奥氏体晶粒尺寸略微增加。随着再加热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析出粒子数量迅速下降,尺寸多为大于200 nm的方形粒子,此时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至100 μm以上;析出粒子组成均为Nb、Ti复合的碳氮化物,其Nb/Ti原子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试验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1 210 ℃,确定实际加热温度为1 180~1 210 ℃。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利用模拟轧制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技术等,研究含铌Q345钢中第二相粒子固溶析出及晶粒长大的规律,测试了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并对轧制工艺中加热工艺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双亚点阵模型,计算了两种不同铌含量的高钢级管线钢在不同温度下Nb、Ti和Al的析出量,测定了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奥氏体晶粒尺寸,建立两种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发现Nb含量增加提高了其全固溶温度,并且温降过程中Nb析出量显著增多,在晶界两边析出的细小碳氮化物对奥氏体晶粒长大有显著的阴碍作用.高铌钢加热温度为1250℃时奥氏体晶粒显著粗化,预测模型也不同于1050~1200℃的模型,但相同保温温度下晶粒尺寸明显小于低铌实验钢.通过数据拟合计算出高铌钢的长大激活能远远高于低铌钢,再次证明高Nb的管线钢在1200℃以下能够有效地细化奥氏体晶粒,预测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节能型取向硅钢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低取向硅钢板坯加热温度可采取如下措施:1)在钢中减少或更换AI、N形成抑制剂,添加Cu、Sn、Mo、Bi、Sb、cr等少量溶质元素,起抑制荆作用;2)前工序低温板坯加热,后工序实施氯化处理;3)开发以Mn部分代Si的新钢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X70管线钢连铸高温延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600~1350℃对X70管线钢进行了拉伸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展示了不同温度区断口的组织形貌,并研究了C、N含量对试样面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00~900℃为XT0钢的第三脆性区,面缩率低于40%。随着C、N含量的增加,1000~1250℃高温塑性区的塑性呈下降趋势,但对第三脆性区的塑性却略有改善作用,这与Nb、V等合金元素的碳氮化合物在晶界析出所产生的钉扎作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用热模拟试验机在1150 ̄850℃变形温度、60 ̄0.1s^-1变形速率条件下对10Ti钢做恒温单道次压缩实验。得到变形激活能420KJ/mol,应力指数12和峰值前流变应力数学模型及临界应变、流变应力、峰值应力与Z参数关系。随变形温度升高,应变速率下降,晶粒大小呈上升趋势。得到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与Z参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含钛钢奥氏体中第二相析出的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含钛钢中各析出相之间的相互溶解现象,建立热力学模型,研究了低碳含钛钢中的TiN、TiC、TiS、Ti4c2s2及MnS等第二相在奥氏体中的平衡析出规律,对20CrMnTi钢种成分的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含钛钢中的析出相主要为TiCyN1-y、Ti4C2S2及MnS,且钛和硫含量在规格范围内的波动可导致它们析出的次序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对该钢种的实验研究表明,高温冷却过程中,脱溶析出的细小的沿晶Ti4C2S2等粒子是钢在奥氏体高温塑性恶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和Formastor-Digital全自动相变仪测定了X52管线钢焊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获得了t8/5为3.3—3400s的组织变化规律。利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X52管线钢粗晶热影响区的微观组织和韧性。结果表明,晶粒粗化是X52管线钢粗晶热影响区韧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