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射频识别(RFID)隐私保护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的隐私威胁问题越来越突出.了解RFID隐私的内涵和常见攻击方法,掌握现有的RFID隐私保护技术,有助于减少RFID隐私信息的泄漏.从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入手,全面分析了RFID隐私及隐私威胁,给出了RFID隐私分类方法;对RFID隐私中的跟踪攻击和罗列攻击两种攻击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典型的RFID隐私防御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全面介绍了RFID隐私保护技术发展现状和动态,可作为开展RFID隐私保护技术研究工作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安全的RFID认证协议研究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已有的各种RFID机制的安全应用和RFID系统保护个人隐私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一个鲁棒性强、保护用户隐私、安全同步的认证协议,以满足计算能力不高、价格低廉的RFID系统.该认证协议满足了保护射频卡用户隐私的要求,并满足射频卡的不可跟踪性,不可克隆性等.提出的RFID系统使用无源标签,且其具有少量存储能力并具有可复写功能,在后继研究中给出了该协议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安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3.
隐私安全问题是移动RFID众多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移动RFID的隐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个基于策略的移动RFID隐私保护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和管理应用服务的隐私保护策略,并根据标签的隐私策略对信息进行访问控制,确保隐私安全.  相似文献   

4.
图书管理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图书馆是图书管理应用需求最为集中的场所。智慧图书馆就是以RFID电子标签技术为基础,对读者、图书文献、书库书架的一体化标识,构架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馆藏文献、读者服务之间的更为方便、高效、快捷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系统以全新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为先导,以图书馆服务工作和文献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全面实现图书馆文献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5.
RFID技术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图书馆RFID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数据模型的研究。分析了数据模型包含的内容,重点论述图书馆RFID应用数据存储方案,特别是RFID电子标签中数据的存储内容和编码规则。介绍了不同国家图书馆RFID应用数据模型,并且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无线信号的广播传输、资源受限等特点使RFID 技术存在潜在安全隐患。为此,将公钥加密算法与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有机地结合,提出一种新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解决了RFID系统中的信息泄露、重传攻击、位置追踪、假冒攻击、去同步化等安全与隐私问题。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为RFID系统提供较好的安全性,适合于RFID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RFID系统密钥无线生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发展,众多安全和隐私的相关应用对隐私保护认证(Privacy-Preserving Authentication,PPA)技术提出了强烈需求.而PPA应用的先决条件是合法读写器和标签之间存在共享密钥.但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读写器直接向标签写入的密钥会被敌手轻易窃听;此外,RFID标签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极其有限,导致现有的密钥协商协议不能应用于RFID系统;再者,标签生产商在标签出厂时写入的密钥会带来密钥托管问题并且用户不能自定义密钥.上述原因导致RFID系统中密钥安全生成问题极具挑战性.该文创新性地利用RFID系统中信道不对称性,提出了一种RFID系统密钥无线生成方法WiKey.WiKey是一种轻量级协议可在现有的RFID系统中实现.通过全面的安全性分析,我们展示了WiKey能为PPA协议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WISP标签上的原型实现以及实际测试表明WiKey在现有RFID系统中实现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照片分享服务已经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种新型服务模式及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无形中泄露了用户的隐私信息,而照片分享平台上数量激增的社交照片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给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大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趋势,对社交网络中的照片隐私保护问题进行研究展望。首先介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社交照片隐私保护模型、照片隐私信息分类、照片隐私保护动机和攻击者模型,以及所面临的隐私威胁;其次从社交照片生成与感知、发布与交换、存储与销毁、融合与分析4个环节介绍了其隐私保护机制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RFID技术做为物联网最底层的感知技术也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RFID系统开放式的应用环境以及设备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得RFID系统面临许多隐私安全问题。对RFID系统进行概述,并且对现有的RFID安全协议和安全模型进行综述和评价,并给出RFID系统隐私保护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和知识服务机构,在信息化浪潮中面临成本增加、存储能力不足、以及如何进行隐私保护和专业人才不足的挑战。图书馆应在挑战中发现机遇,将大数据用在图书馆日常业务管理和用户服务中,创新管理机制和知识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馆员综合素质,推动图书馆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低成本RFID系统,其安全隐私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现有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主要采用Hash函数、传统加密算法等来保证标签信息的安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然而这些协议却忽略了对非授权标签信息的保护。为了弥补以上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通过引入RBAC机制,能够有效地确保非授权标签信息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抵抗重传攻击、内部阅读器攻击等攻击。同时,利用部分ID、位运算等方法降低系统对标签的硬件要求,更适合低成本RFID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的云存储体系结构为研究对象,从数据拥有者、云服务器、授权机构、用户以及用户撤销机制5个方面对云存储系统的隐私保护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云存储系统中的隐私保护问题主要可以分为系统参与者的身份隐私问题、敏感属性信息泄露问题、云存储系统敏感内容信息泄露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当前基于属性加密的云存储系统隐私保护机制,并讨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隐私保护技术.操作者对信息进行访问时,根据被分配的访问控制角色和被访问者的隐私设置等级,决定操作者可以得到多少信息量以及信息是否需要隐藏.该技术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实施分级访问;对数据库存储的敏感信息采用PBE加密;对数据内容的保护采用了匿名泛化技术.通过在一个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部署和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DaaS是一种数据服务,它是云存储中发展的新型数据管理模式,但也存在安全隐私的问题,信息数据的隐私问题严重阻碍了数据的安全共享及应用分析。DaaS技术运用数据的机密性保护、查询隐私保护及查询结果验证、完整性验证过程中隐私保护三大关键技术,提出服务提供者再加密机制和访问控制增强机制,并结合访问控制策略,可以减少隐私的泄漏,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因此,DaaS技术在隐私保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满足后向隐私的可扩展RFID双向认证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匿名认证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标签的隐私性,而可扩展性和后向隐私安全性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问题.对最近新提出的3个可扩展RFID双向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ACP方案并不能提供后向隐私安全性;G-I方案不能抵抗去同步攻击,攻击者可以通过主动攻击,使得标签和阅读器内存储的密钥数据不一致,从而破坏标签和阅读器的后继认证;而MMR方案不能抵御主动攻击,攻击者可以仿冒合法阅读器,通过不断质询标签并分析标签的回复消息,就可完全推导出标签中存储的全部秘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Hash函数的可扩展双向认证方案,方案从存储需求和运算量上要优于G-I方案;并且证明了方案能够满足受限后向隐私安全,并可以抵御去同步攻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服务的发展己经广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新型服务模式及应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无形中泄露了隐私信息,且应用软件的激增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给隐私保护带来了更大挑战。结合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趋势,对移动网络中与场景关联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展望。首先介绍了移动网络中场景关联的隐私保护应用场景、服务模型、攻击模型,以及所面临的隐私威胁;其次介绍了背景信息、服务质量和资源消耗关联的隐私保护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背景信息建模与描述、多源背景信息融合方法、移动网络服务中的服务质量描述与建模、基于历史信息的自适应方法、隐私保护中的资源消耗优化算法和多因素均衡的隐私保护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谭作文  张连福 《软件学报》2020,31(7):2127-2156
机器学习已成为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核心技术.机器学习模型训练需要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通常通过众包方式收集,里面含有大量隐私数据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如金融财务、医疗健康等信息).如何低成本且高效地保护这些数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机器学习及其隐私定义和隐私威胁,重点对机器学习隐私保护主流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突出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分别按照差分隐私、同态加密和安全多方计算等机制对机器学习隐私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机器学习不同隐私保护机制的主要优缺点.最后,对机器学习隐私保护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隐私保护已经成为区块链技术真正从理论到现实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际应用中存在一种按需披露的隐私保护需求,受组播安全通信机制的启发,提出一种按需披露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机制(PPM-ODB,privacy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on-demand disclosure on blockchain)。该机制通过改进基于RSA的匿名多接收者加密方案来实现隐私信息一对多的加解密、知情者的匿名性保护和隐私泄露的可追溯,通过采用Quorum链隐私保护机制来实现密钥在隐私信息拥有者和知情者间的安全高效分发。实验证明了PPM-ODB机制可保证隐私数据的保密性,及其在时间和存储开销上的优越性,并建议知情者的个数少于100,以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9.
如今,图数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与科学研究当中,有巨大的使用和研究价值.但与此同时,针对图数据的收集与发布中也存在巨大的隐私风险.如何在保护图隐私的同时,发布与收集可用图数据,是目前个人、企业、政府等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首先从隐私信息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的隐私泄露场景,以及敌手模型三个方面深入地剖析了图数据在使用中存在的隐私风险,然后重点从攻击和防御两个角度展开介绍.针对攻击而言,本文分析了当前可行的图数据隐私攻击与攻击量化算法及其算法原理.针对防御而言,本文总结了简单匿名、图修改、聚类,以及差分隐私四种图数据隐私防御技术;分析了集中与分布两种数据存储场景下,不同类型图数据使用的各类隐私防御算法,以及数据隐私性与可用性度量方法 .最后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图数据上隐私保护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大数据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本文分别从知识产权保护、隐私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数据存储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对策,为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应对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