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晓峰 《网友世界》2012,(23):69-69
目前,中职学校中,教与学的问题比较突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怎样使教学有效?不但要从教师教的过程进行研究,更要从学生学的过程来分析。学生视觉中的有效教学是怎样的,无效的教学是怎样的,对教师的教具有指导性意义。教师意识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了解中职学生视觉中的有效教学,抓住有效教育的思想,实施有效教学,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教学有效。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教育在中职学校是重点教学课程之一,历来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一线教师为更好的教授学生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在我国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阻碍了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技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主要从教育游戏理念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及措施两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中职计算机教学提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研究是深化教改工作的基础性内容.目前教师、学生和学校三者存在的问题制约着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加强;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提出加强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韩国玉 《网友世界》2012,(16):32-33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学校管理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现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领域运用现代技术才能跟随时代步伐。中职教育由于学生管理具有特殊性,所以要求管理者要更科学、更有效。中职学生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对学生本身的毕业、就业,以及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上级单位的资料评审工作,都是有帮助的。长期以来,学生管理系统在诸多高校中被广泛开发与应用。而中职学校介于本身的技术、资金、学生管理的特殊性等情况,总是难以广泛普及应用。本文将从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解析WEB环境下的学生管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思路、设计模型。希望能给准备在这方面进行设计的同行给以理论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是每一位中职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思想认识,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入手,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入手,总结并分析计算机教学现状,简要介绍中职学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优化措施,旨在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凸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作用,充分激发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的计算机中职教育需以就业为导向。本文在反思我国中职计算机教育在学校、学科教学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举措全方位推进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作为职业学校,以培养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的人才为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能力,中职学校有必要根据当前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从中职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创新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从而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国家对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职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电子技术课程是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电子技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了中职学校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中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中职学校加强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中职电子技术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职学校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够加强中职院校公共艺术的教育,教育部发布了《学校艺术教育规范》等一些列的文件。文件中明确强调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强调对审美素养和创新精神。中职教师也在不断的探索针对于提高中职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感知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合理建议,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是截然不一样的,理论课任教老师、专业基础课以及实训课教师均各行其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脱节等现状,分析中职教育教学要求和职场需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新形势,我们学校专业实训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总结出一个适合我们中职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阶段,中职学校传统教育中依然存在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学生职业教育实践机会不足、职业教育电子资源储备不足等问题.本文从以上具体问题出发,探讨了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人生观塑造问题展开探究。思想品德课从根本上是为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服务的。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透过各种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中职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本文从集中性、直接性与规范性探讨思想品德教育对中职学校中职学生人生观塑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因中职学生存在一定特殊性,为此要求中职教师须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视。中职学生作为特殊学生群体,在各方面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均须加以重视。因此教师需以中职学生特点为依据,对中职学生心理变化加以了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调整为良好心理状态,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即围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鲁丹  黄汉平 《网友世界》2014,(5):132-132,134
目的: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其心理特点的成因也非常复杂。如何找到和运用适合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方法:校园心理剧这种教育形式,直观、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主要结论: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恰当地运用,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是中职学校发展中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当前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充分贯彻"疏"与"堵"结合的理念,并对具体的贯彻过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促进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全方位平台。尤其在教育方面,互联网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研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电脑教学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会,拓宽了教学领域,丰富了手段。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低迷,教学方式、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在中职教学中的推广。互联网要想在中职教学中充分应用,不仅要结合当前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学生的要求,而且要树立互联网混合教学的科学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提升中职生的学习热忱。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随着我国对于专业类的人才需求的增多以及各种中职类的院校都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以前的授课模式和教育出来的学生都不能够满足现在社会经济进步的一种要求了。因此对于中职类的学校进行各种新的授课方式的传授已经变成了一种趋势。而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的,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利用计算机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现在电脑已经很普及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学会有关电脑的各种理论。并且中国的相关单位也规定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国中职类的院校的人们要掌握的一门理论知识。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分析我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使教师们可以很清晰的认识到现阶段教学中的不足,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然后面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情况找到合理的可以执行的办法。同时就可以为教师们针对这种情况的一种教学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惠敏 《福建电脑》2014,(10):167-168
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深圳教育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从重新定位课程的功能、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考核标准、加强应用训练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实现提升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