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瞿嗣澄  席广亮 《规划师》2011,27(Z1):244-248
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嘉兴中心城市首位度进行分析,以提出首位度提升的策略,引导嘉兴走出“强县弱市”的发展模式,遵循网络型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思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联动为途径,促使嘉兴成为长三角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了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而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嘉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在各项基础设施方面有待提升。结合建党一百年的时代背景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对嘉兴"十大标志工程"进行调查分析,其中重点围绕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交通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础四大领域,总结城市基础设施对提升国际化城市品质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改善城市风貌,同时也为建成国际化品质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吴寅初 《建筑知识》2013,(9):120-120,125
本文以长三角创新园商务功能区为例,项目位于嘉兴中心城市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嘉兴经济开发区、秀洲工业园区)和浙江科技孵化城(嘉兴)“一心八园”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同时,也在嘉兴市最为重要的城市发展轴线、城市商务文化发展轴线(中山路)之上。区位优势为本项目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和产业提升空间。另外,本项目处于嘉兴西面,规划申有城际轻轨的站点,区位的交通优势还需时日显现。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群及城镇区域化的发展背景下,运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和霍夫曼德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定性研究广西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并分析河池市城市首位度与河池市城镇体系结构,研究发现河池市呈现低位非均衡首位分布,根据广西工业阶段与首位度关系表提出提升河池城市首位度的发展策略,引导河池市走出弱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近代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化进程中内部空间组织特征、演变趋势和发展模式。在研究方法上以近代工业遗产建筑元素传播为视角,通过文化因素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进行解构,研究该元素出现的来龙去脉以及在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工业建筑中的演变过程,以辅助证明长三角城市群近代工业发展模式。经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上海、南京为核心城市,无锡、南通、宁波等为二级城市,嘉兴、常州等为三级城市的逐级辐射圈。各城市原有基础、开埠的外力入侵、交通网络以及建造者是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顺应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诉求及网络化发展态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首位度研究方法框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论文依托多源数据,面向现状—定位两个时间层面,提出基于城市能级测度的首位度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基于城市网络关系调控的首位度提升路径,并以南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内的城市能级得分遵循“南高北低”的传统空间发展格局,南京的综合城市能级得分略高于苏州,呈现“双核引领”的省内发展态势;苏、浙、皖三省的首位城市均是其省会城市,但杭州与合肥的首位度指数远超南京,两地尤其加快了创新城市建设;调控南京的网络关联空间指向,将重点关联地区定位于长三角中西部地区,能够加速区域资源要素向南京集聚,进而提升南京首位作用。论文所提的方法框架能够为其他城市的首位度评估及首位城市间对比分析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 《城乡建设》2004,(3):34-35
“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城市功能建设 长期以来,"长三角"城市群次级中心城市都是作为孤立的市域行政中心城市进行建设的,没能主动大胆地按"长三角"城市群次级极核城市的区域城市化发展需要,引导城市的综合功能提升,在城市功能发展上引发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5)
"拥湾抱海"是湾区独有的地理形态,海湾和岛屿形成的天然屏障,阻碍了湾区的快速发展,因此航运是承载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上海是长三角湾区内的龙头城市,在推进长三角湾区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港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支撑,也是长三角港口群中的核心港口之一,应充分发挥领头羊的引领作用。近些年来,上海港大力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力度,为推动长三角湾区内港口群协作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宁波——舟山港为南翼、以洋口港为北翼、以长江诸港为纵深"的组合港口群发展战略和总体框架,助推长三角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区域定位的基本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地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些方法 ,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出发 ,探讨城市发展的区域定位 ,并根据城市发展区域定位的层次性确定不同区域层次的发展战略 ,最后以嘉兴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为例 ,探讨嘉兴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定位与相应的区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讨论创新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内在联系,基于逻辑推演提出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基本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多尺度"的空间尺度特征、"多中心"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城市节点与城市创新网络整体的关系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初步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三大发展特征。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存在于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尺度,并且空间尺度越大,城市创新网络的功能多中心程度越低。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圈内承担的创新枢纽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区域尺度的枢纽功能则被其他次中心城市所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发展中的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市对长三角的带动为例,通过分析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旅游一体化中等城市发展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龙头带动效应,进一步得出核心城市在大城市经济群中的带动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云才  杨眉 《住宅科技》2013,(11):37-39
高密度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群发展的重要特征.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成渝地区等几个最重要的城镇群地区,正面临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这种高密度特征带来了各个层面的空间问题,环境与生态已严重透支,必须通过提高综合承载力以适应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需求.空间效能优化是促进高密度地区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绿地生态效能优化是空间效能优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分析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总结高密度语境下绿地生态效能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等)的迅速扩张,原本分布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逐渐被纳入现代都市圈,这些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的居民区,我们称之为“城中村”。“城中村”改造和开发是一个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是全面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群众物质和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将以广州空港小镇二期整体改造方案为例,以创新的微改造形式为城市村落改造和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经济状况已不再是从单点的城市来衡量。而是从某个区域内的城市群整体水平来衡量经济圈的发达程度。以长三角为例,逐步形成了上海为核心,对接国际化进程的第六大都市圈。在城市群经济的趋势下,各个城市的功能互补及产业互补应当加强契合度。本文以杭州二环的典型山水城市——富阳为原点思考,畅想城市功能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数字城市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城市群已成为区域协同、共赢发展的必然结果。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正式批复,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交流、互动和协作。面对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土地瓶颈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诸多瓶颈和难题,迫切要求更加突出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体现区域一体化、推动共赢发展。从数字城市群的建设视角,提出了推进长三角数字城市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统计长三角江浙沪皖26城市彼此间互联网用户对其他城市搜索的"百度指数",模拟测度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的信息流强度.基于此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网络模型,结合企业组织视角的城市网络对比分析其结构特征,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解析和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2020)》中"一核五圈"的空间格局,得出以下规划启示:首先,相比企业组织的城市网络,信息流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与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的关联性更低;其次,城市群的外部范围、内部组织等虽有清晰的界限划定,其各城市的实际功能联系却是紧密交织并不断拓展的,将逐渐演化为动态、开放的网络体系;再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存在,需针对不同外围后发城市提供相应对策支持,加强其与核心城市的互动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研究提出,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准确,可为宏观层面的城市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引导城市与城市群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做规划、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城市空间发展走向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钢  黎志涛 《规划师》2005,21(7):95-97
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在“西延”“东进”还是“南扩”的问题上有较大争论。根据南京应加速与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上海相融台的战略,南京城市空间发展应优先考虑“东进”,发展仙西地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从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和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将上海置于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中,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演化规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并从全球化进程、区域一体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城镇空间格局、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区域管治策略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宴  禚振坤  陈雯 《规划师》2006,22(3):15-18
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和中国面向国际化的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城镇等级体系完善,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基本条件.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弱行政边界的网络化联系,实现功能提升、互补和空间有机集散,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内部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