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偏氟乙烯压电膜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聚偏氟乙烯压电材料是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换能材料,可应用于电声器材,医疗仪器,机器人用传感器,超声波的发生与检测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聚偏氟乙烯压电膜在医疗仪器领域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列举了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物理特性,着重介绍了其压电性。PVDF是一种半晶状聚合物,它有四种不同的晶型。这些晶型可通过热、电场和压力作用而转变。  相似文献   

3.
聚偏氟乙烯有机压电薄膜超声换能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乐山  姚绍玉 《压电与声光》1989,11(6):30-37,84
本丈描述了聚偏氟乙烯(PVDF)有机压电薄膜超声换能器的结构设计、工艺要点、性能测试和有效的应用。 测试结果指出,PVDF超声换能器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以及在直到10MHz频率范围的平坦的频率响应。 实验证明,利用铜背衬结构可以提高薄膜换能器的发射灵敏度和接收灵敏度。 若干应用预示,PVDF压电薄膜超声换能器在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成像和超声诊断等诸多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5.
吴琼 《压电与声光》1994,16(6):52-53
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的应用及国内发展动态吴琼近年来,在压电功能材料中,有机压电材料发展得很快,特别是聚偏氟乙烯(PVOF)压电薄膜发展得尤为迅速,投放市场后倍受青睐。PVDF压电薄膜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它是一种以-CH_2-CF_2...  相似文献   

6.
压电振铃,压电送、受话器及宽音域压电发声体等新型压电电声器件的振动源是由0.1mm厚的压电瓷片与金属片组成的薄形压电发声片,因而器件体积小、重量轻、消耗电流小。发声片的固定或支撑方式直接影响器件的声压-频率特性。进行适当的外壳及结构设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含封闭孔洞结构的聚合物薄膜经过适当的电极化处理后表现出突出的压电活性。由于它同时具有压电材料和驻极体的特点.被命名为压电驻极体。说明了压电驻极体薄膜的制各方法,以及在传声器上的应用,并给出了制备样品的电声参数:采用的压电驻极体薄膜的准静态压电系数d33为200pC/N,其制成的传声器灵敏度为-61,74dB.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新型的压电传声器的优点在于其设计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和成本低,同时外观和尺寸有较大可变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8.
单分子单晶是高分子特有的一种聚集态结构。首次观察到单链单晶的聚合物是聚氧化乙烯[1]。近几年来,卜海山小组和我们的研究小组先后成功地制备和观察到等规聚苯乙烯、顺式1,4聚丁二烯以及古塔胶的单链单晶,并对其形状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然而,单链单晶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激光加工工艺为基础,仿照荷叶超疏水表面对聚偏氟乙烯薄膜进行加工,实现了具有微结构、低表面能的超疏水聚偏氟乙烯表面,该方法简便且不涉及化学试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薄膜表面具有类似荷叶表面的微乳突结构,碳元素与氟元素的含量(原子数分数)比由1.2提高至11.5。聚偏氟乙烯薄膜的水滴接触角约为82°,激光处理过的聚偏氟乙烯薄膜的水滴接触角约为150°,这表明经激光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材料具有超疏水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一种可用于红外探测的有机铁电聚偏二氟乙烯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方面的若干问题,包括结构及其衍生物、制备与性能、弛豫铁电特性、在红外探测方面的应用以及铁电隧道结新型器件等。  相似文献   

11.
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触力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PVDF触力传感器的上下衬底材料的类型和厚度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通过对压电材料的压电方程的理论计算,得到触力输入与电压输出的关系.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上下衬底材料的厚度和弹性模量对触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较大.当采用0.025 mm的PDMS作为上下衬底材料时,触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0.527 mV/N.  相似文献   

12.
压电器件在微位移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辉  浦昭邦  刘国栋  杨晓新 《压电与声光》2000,22(4):244-245,252
提出了一种采用压电陶瓷器件实现微位移系统的方法,可在10μm内实现0.01μm的微动分辨力。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在惯性仪表零件小孔径的亚微米超精测量系统中,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纳米纤维素(CNF)作为一种天然大分子,碳化后得到的碳纳米纤维素(C-CNF)拥有类似石墨结构,将其用于石墨烯与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的组装,可构建高性能稳定堆积结构的电加热薄膜.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石墨烯/C-CNF/PVDF(GCP)分散液,利用真空干燥法制备出GCP薄膜.通过研究得出,GCP薄膜的电阻控制在40...  相似文献   

14.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材,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石墨烯微片(GNS)为导电介质,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厚约120μm的MWCNT/PVDF和GNS/PVDF复合材料厚膜。通过阻抗测试和微观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PTC性能随导电介质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GNS/PVDF和MWCNT/PVDF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均随着导电介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相比而言,MWCNT/PVDF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亲和性和更高的PTC强度,且PTC强度随着导电介质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MWCNT的质量分数为2.5%时,MWCNT/PVDF复合材料的PTC强度获得最大值4.0。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采用准分子激光技术实现聚偏氟乙烯(PVDF)表面导电层图形化的制备方案。根据刻蚀缺陷为导电层活性中心的结论,利用刻蚀线构造图形控制导电层的扩展路径,再在光学掩模的协助下对导电层扩展外形进行限制,实现了PVDF表面多种导电图形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刻蚀缺陷不仅起到活性中心的作用,同时对导电区域进行了有效分割;掩模起到了对激光辐照区域限制的作用,进而实现了对导电层生长区域外形的控制。采用扫描电镜沿导电层的扩展方向对不同位置的导电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提出导电层的形成扩展机理。为PVDF基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可能,为各种类型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表面快速图形化制备提供技术指导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快速制备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温条件下,利用KrF准分子激光辐照技术,实现了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制备,最快制备时间为10 s。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后的材料表面上,与水静态接触角由原来的53°增加到170°左右。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检测手段对辐照后的材料表面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区域产生了具有极规整三维网络结构的改性层,并且C-CF2和C-F两种化学基团取代了原有的化学结构CH2和CF2成为该改性层的主体。表面的粗糙化与低表面能化学基团的共同作用,使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表面有效地产生了较强的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日本Keio大学的科研人员提出一种聚偏二氟乙烯(PVDF)包层渐变折射率(GI)塑料光纤(POF),该光纤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低的弯曲损耗。与普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GIPOF相比,对于PVDF包层GIPOF,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由其特殊的波导结构引起的带宽减小。他们设计出在限制模注入(RML)条件下能保持高带宽的PVDF包层GIPOF的折射率分布。然而,当PVDF包层GIPOF中存在模式耦合时,带宽可能被减小。因此,针对高带宽性能.研究了一种减弱PVDF包层GIPOF中模式耦合的方法。他们发现,光纤数值孔径(NA)是控制模式耦合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将GI纤芯区域的数值孔径(NA)调整到0.17,PVDF包层GIPOF可以实现100m距离大于2MHz的带宽。此外还研究了优化PVDF包层GIPOF的传播模性能.尤其是光纤静态弯曲时的性能,因为这种弯曲会增强模式耦合。他们还发现,如果GI纤芯区域具有0.17的NA,即使在恶劣的弯曲条件下,PVDF包层GIPOF也仍能保持高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18.
压电复合材料在水声,电声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电复合材料在水声、电声方面的应用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王丽坤,张福学西安交通大学邹小平1引言压电复合材料由压电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或橡胶复合而成,既具有陶瓷的强压电效应,又具有有机材料的柔软性,阻抗易于与空气、皮肤、水匹配。它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相似文献   

19.
采用KrF准分子激光直写刻蚀技术在聚偏氟乙烯(PVDF)材料表面引入刻蚀缺陷,利用刻蚀点缺陷和线缺陷的活性中心作用实现了聚偏氟乙烯表面导电层的快速制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刻蚀在该材料表面产生的刻蚀点或刻蚀线均可起到活性中心的作用,轻易地控制导电层的形成,降低了激光改性阈值,低阈值实现了导电层快速制备的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扫描电镜(SEM)观察,刻蚀缺陷边缘产生类导电层的二维规整网络微结构,为导电层的初期形式。激光刻蚀过程中的激光热交联反应及激光辐照交联反应的交替作用是聚偏氟乙烯导电层快速产生并大面积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聚偏氟乙烯(PVDF)聚合物因为具有优良的铁电、压电和热释电性能而受到广泛研究.该文结合近期国内外有关PVDF研究的相关论文报道,综述了与PVDF聚合物相结构有关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PVDF形成的5种晶型的分子结构及不同晶型间的差别、晶型之间相互转化机理的有关内容;同时,总结了近期在制备或提高PVDF中β相含量研究中的若干新方法、新思路及它们各自的利弊,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