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引入新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定义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静动态特性,证明了阀控非对称缸的动态特性在两个方向是不同的,且在分析非对称缸的性能时,阔的负载流量和负载压力必须重新定义,所得的结论表明,只要改变其中的有关参数,即可应用于其它阀控缸系统,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特性,建立滑阀的流量特性方程、液压缸的流量连续性方程、液压缸力平衡方程,推导出系统输出位移与输入阀芯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在MATLAB环境中Simulink模块中仿真,从而分析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3.
液压伺服阀控缸动态特性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液压阀控缸的基础上,改变负载就能获得不同的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分析了阀控非对称缸的负载压力-流量特性,建立了阀控缸流量连续性方程和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推导了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模块对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及仿真结果接近实际工况,能满足不同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负载特性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4.
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中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阀控液压缸电液伺服系统常采用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这是因为对称阀加工相对简单,而非对称缸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承载能力较大等优点。但由于系统中采用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而造成整个系统的不匹配,导致系统正反两个方向的动态性能不对称。采用自适应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其输出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称伺服阀控制单出杆液压缸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称伺服阀控制单出杆液压缸的特点,按能量守恒原则重新定义了负压压力和负载流量,推导了阀控不对称缸的数学模型,并简要分析出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6.
伺服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同步控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由双比例流量阀及伺服阀联合控制的双缸同步方案,讲述了本方法的工作原理,并推导出了伺服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同步系统的动态响应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同步误差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推导过程是正确的,并实现了双缸高精度同步动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将微分变换和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相结合,实现对阀控非对称缸的非线性电液系统的动态反馈线性化方法,且所构成的系统的模型完全跟随条件能自动满足,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压力反馈在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为校正和补偿非对称缸组成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由于非对称缸参数引起的系统动态响应的不对称性.方法对非对称缸参数引起的系统动态响应的不对称性在此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其主要影响因数,阻尼系数的不对称性.提出一种补偿方法——单边压力反馈.研究和分析了单边压力反馈对系统动态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对称参数K=0.5时不同补偿参数下系统阶跃响应的仿真计算.结果仿真计算表明单侧压力反馈对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非对称性有显著改善.结论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可以采用单边压力反馈补偿其非对称性,适当调整单边压力反馈增益其响应特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线性化方法建立了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主要动力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到了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与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不同的原因.对系统做了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建立了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且分析了对称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基本正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对称伺服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所存在的动特性非线性及换向时的油缸两腔压力跃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所提出的补偿方案改善了非线性特性和削减了油缸的压力跃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在位置、速度液压控制系统中常应用的四边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和静、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非对称缸五阶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类典型高阶非线性、时变、增益不对称系统,由于动态特性随负载变化大,使用常规PID控制很难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而采用BPNN原理设计成的常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又因学习速率低,收敛速度慢,控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经研制采用20-SIM仿真工具建立仿真模型,设计了一种改良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其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适合于此系统.  相似文献   

14.
矫直机液压压下系统采用了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的方法,通过建立阀控缸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构建液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对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的性能进行分析,并用HYVOS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了非对称阀控非对称缸在矫直机液压压下系统中的控制比较灵敏,使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都得到了提高,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理论和仿真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带宽非对称对葳地端到端的TCP协议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数学建模推导出了带宽大量对称情况下TCP平均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并仿真验证了推导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带宽非对称网络中,正向吞吐量的取得不仅依赖于正向的业务特性和链路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向的业务特性和链路的性能,结论是反向逞宽和队列容量将使TCP性能成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带宽非对称网络中TCP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考察了带宽非对称对基于端到端的TCP协议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数学建模推导出了带宽大量对称情况下TCP平均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并仿真验证了推导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带宽非对称网络中,正向吞吐量的取得不仅依赖于正向的业务特性和链路的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向的业务特性和链路的性能.结论是反向带宽和队列容量将使TCP性能成非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液压矫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矫直机矫直原理和矫直工艺要求设计了全液压矫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对称伺服阀加位移传感器控制非对称液压缸位移的方法达到了矫直钢板的目的。通过求解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液压缸的系统传递函数和非对称阀控制恒背压液压缸系统的传递函数,用Hyvos软件仿真分析液压缸两种位置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可以发现: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非对称阀控制背压缸。同时通过现场生产样机的液压缸位置控制精度和钢板平直度证实该液压系统的设计是先进的。研究结果对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设计、仿真及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ATM非对称线路下的TCP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ATM非对称线路下TCP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目的是考察链路的非对称性对TDCP性能的影响程度。通过定义非对称强度参数和建立模型,推导出在非对称链路下TCP平均吴吐量的计算公式,并用仿真实验证了推导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链路的非对称性对TCP的平均吞吐量有直接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吞吐量与非对称性参数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液压滚切剪的剪切机构,建立了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通过求解液压缸换向前后的两腔压力,比较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和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两种形式的压力冲击。通过仿真软件模拟两种形式的液压缸换向冲击,可以看出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换向压力冲击较小,符合理论计算的结果。依据仿真结果设计合理的液压系统,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采集现场样机液压缸的两腔压力,证实了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液压缸的换向冲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建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兆瓦级水平轴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控制要求,设计了变桨距液压控制系统.运用传递函数法结合阀控非对称缸理论建立了变桨距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动态仿真,根据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通过建模仿真试验为MW级大型风力发电机变桨距国产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