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中才 《中国煤炭》2006,32(2):64-66
针对煤矿安全分析的复杂性,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煤矿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应用LISREL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估计,模型拟合精度较高,能够真实地反映煤矿事故因果关系。该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分析、评价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喷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更合理,采用了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在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求出了系统的前十阶振型。通过对振型的分析,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判别振动的原因,提出了对结构的修改意见,使喷浆机器人机械结构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3.
苗辉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4):215-216
采用一个比较简单、尽量接近工程实际的空间框架结构模型,对高层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国外新近发展的关于煤结构及其物理特性说明的计算机识别技术,利用该技术可计算同一组分析数据所建立的可能模型数量,识别出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对这些模型的分子结构特征,能量特征及其它性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准备巷道围岩的结构特点,建立岩体大变形塑性应变软化模型计算并分析其稳定性特征,表明围岩结构组成型式及软弱结构的存在对准备巷道整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设置合适的结构缝,是结构设计最基本的问题。论文依照建筑结构安全、适用、经济、技术先进的基本原则,对民用建筑常用的各种结构形式及结构缝进行分析对比,为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设置合适的结构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法对1m^3中心回转式抓岩机机身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型抓岩机动臂结构的力学模型、外载条件,并对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准备巷道围岩的结构特点,建立岩体大变形塑性应变软化模型计算并分析其稳定性特征,表明围岩结构组成型及软弱结构的存在对准备巷道整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强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9):254-257
在常规的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上部结构和基础往往被作为两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考虑,这种设计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实际内边与常规设计的理论值有很大差距,从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介绍了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定义,阐述了地基和基础的不同计算模型及主要特点,最后对上部结构和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进行了整体性分析,强调了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问题在地基基础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工程结构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在建筑结构事故中,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如何进行准确的判断,不但需要有理论知识而且经验往往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根据已有的一些数据,通过建立神经网络的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确定输入单元、输出单元和隐含层节点数,从而建立了神经网络的模型,并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分析,为分析结构工程事故的原因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3,(10):28-30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掘进和支护之间不能很好的衔接,极大地影响了掘进机的掘进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矩形巷道临时支护设备,将临时支护方式与永久支护结合起来,提高掘进机掘进效率。并对危险状况下的底座进行受力分析与拓扑优化。  相似文献   

12.
以Al-Si基合金为钎料, 泡沫铝为基体, 纯铝板为面板, 采用钎焊的方法制备泡沫铝三明治结构材料。应用SEM观察焊接层的组织和界面结构, EDS测定元素的扩散及分布情况, 并结合扩散原理分析Si和Al的扩散情况。对钎焊接头试样进行剪切实验,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焊接温度、焊接时间、去应力退火温度和去应力退火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 与胶粘粘结法制备的泡沫铝三明治结构材料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钎焊法制得的样品中面板与夹心层之间连接过度良好; Si浓度在焊接层附近呈现出阶梯状分布; 焊接温度是影响实验结果的最关键因素; 最佳工艺为: 焊接温度640 ℃, 焊接时间15 min, 去应力退火温度400 ℃, 去应力退火时间30 min。在400 ℃下, 胶粘粘结法制备的样品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6,(6):93-95
针对煤体结构不同的构造煤样,利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温吸附和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手段,对研究区煤样孔隙特征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煤样孔隙的分形分维值D1和D2。实验测试的构造煤中,糜棱煤微孔隙形态最为复杂,比表面积最大,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揉皱煤、鳞片煤和片状煤。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例,论述了我国城市古建筑与新建筑的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关系,提出古建筑与新建筑应相互映衬,使我们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两面顶模具压机机架结构及受力状况,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下横梁进行分析。并在满足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基础上,对下横梁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压机下横梁优化后重量减轻,调整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显著降低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16.
聚氯硫酸铝铁的结构及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粉煤灰是电力工业和燃煤锅炉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聚氯硫酸铝铁(PAFCS)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比较了该絮凝剂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对模拟水样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该絮凝剂的除浊效果和沉降效果要优于聚合氯化铝(PAC)。  相似文献   

17.
液压缸结构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液压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执行元件。由于使用条件的多样性,通常要进行专门设计。介绍了液压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设计步骤,可供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常规旋流器存在的底流夹细问题,提出了旋风充气式和气泡充气式旋流器,将气体充入旋流器内 后,可使混入外旋流中的细颗粒重新被吹入内旋流进行二次分离,从而达到减少底流夹细的目的。 通过试验对比分 析了两种不同充气方式旋流器和常规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旋流器,充气式旋流器能有效减少 底流夹细,常规旋流器底流中-10 μm 颗粒占比 6. 32%,而使用旋风充气式旋流器能降至 5. 32%;使用气泡充气式旋 流器能降至 5. 53%。 充气条件下,对于-20 μm 颗粒的综合分级效率,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 4. 92 个百分点;气泡 充气式旋流器可提高 3. 24 个百分点。 旋风充气式旋流器分离性能优于气泡充气式旋流器,试验结果可以为新型充气 式旋流器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李晚珍 《煤炭技术》2012,31(2):119-121
现代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由于土地的稀缺性,高层建筑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了在此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介绍了一些建筑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原则和方法。文章的研究有助于建筑设计师们利用好建筑有限的空间,提升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6,(1):176-178
地质构造与瓦斯分布关系密切,以平煤十矿为例,根据其回采工作面涌出量数据统计,对应所属构造单元,阐述两者相关性,提出横贯矿井内的"y"字形断层组合及其次级褶皱控制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具有分带特征。矿井根据构造单元共划分4个瓦斯地质单元,由浅至深瓦斯地质单元内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并非依次线性增加。同时,结合构造地质特征和已发生突出事故结果,对瓦斯赋存及突出事故分布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