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建材》2014,(3):4-10
<正>沪建节办[2014]4号各有关单位: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本市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进工作已有一定成效,为向社会全面、系统呈现上海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进展情况,提高全社会参与建筑节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全社会对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以更好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政策与发展报告(2013)》,现予以发布。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2.
11月8日,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武涌在深圳表示,未来的建筑节能管理制度将由新建建筑市场准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能效标识、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节能产品技术推广和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培育6个方向的基本制度构成:一、对于新建建筑的市场准入,未来的制度不仅将在现有的行政许可程序中增加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许可条件。还将在建成之后、竣工验收备案之前进行能效测评;二、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度方面。则将规定建筑节能改造由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必须先对既有的建筑形式、结构以及能耗等状态进行广泛调查,然后以此为基础制定改造的规划。并通过相应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三、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则分为“强制性”与“自愿性”两类: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要进行强制性的能效测评.达到标准后才能销售和使用:对于一般的居住建筑则实行自愿标识;四、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统计口径并不统一,建筑能耗统计制度也成为建筑节能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武涌表示。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全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终端总能耗的22%.实际上建设部的统计数据达到28%。“而且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个数据将会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逐年上升,最终会稳定在40%左右”;五、在推广建筑节能产品技术方面,未来的制度不仅将规定对先进产品和技术的推广,还将包括对落后产品的淘汰程序。武涌认为,推进建筑节能的障碍之一就是现有的产品与技术存在生产环境、销售环境及使用环境方面的影响,所以来来可能通过发布技术目录和公告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六、至于建筑节能服务体系的培育制度。则会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建筑节能服务体系的培育,二是在建筑节能方面实行相关的经济激励。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城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年的采暧能耗大约是1.3亿吨标准煤,其中大部分被浪费了。中国建筑能源浪费的最大问题是在目前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非节能设计、材料和施工仍被广泛使用。”世界银行报告中对中国建筑能耗问题的分析,点出了中国建筑能耗中持续存在的低效率问题的根源。这既预示着中国未来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也意味着我们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应该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7,(4)
本文叙述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我国建筑的运行能耗现状,总结各类建筑的能耗特点。通过与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用能的对比,总结出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5.
庄智 《化学建材》2011,(6):36-38,46
通过对上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编制了主要类型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议用能定额指标。再通过比较分析,初步评价了该用能定额指标的科学性。研究得到:普通办公类建筑对应的用能定额值为60.3kWh/(m^2·a),宾馆酒店类建筑按照三、四、五星级分类对应的用能定额值分别为67.5kWh/(m^2·a)、81.8kWh/(m^2·a)和96.1kWh/(m^2·a),商场类建筑的用能定额值为146.6kWhl(m^2·a)。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着力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坚持节能优先,以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为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形成节能型生产和消费模式。行动计划还专门提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加强建筑用能规划,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尽快推行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既有建筑改造,推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和绿色建筑评级与标识制度,大力推广节能电器和绿色照明,积极推进新能源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节能省地型住宅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而建筑最大的耗能点是采暖和空调,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  相似文献   

8.
史勇 《城市开发》2005,(10):37-39
尽管近年新建居住建筑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数量上,既有建筑还是占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既有建筑中,公共建筑的能耗又是非常大,在北京30%的公共建筑耗能占了建筑耗能的70%,其它地方的情况可能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建筑能效标识的适用对象是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以单栋建筑为测评对象。建筑能效标识划分为五个等级,节能50~65%为一星,是节能达标建筑;节能65~75%为二星;节能75~85%以上为三星;节能85%以上为四星。  相似文献   

10.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于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分析条例中相关制度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为建设管理部门完善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9年4月9日公布我国第一批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以来,迄今已公布了三批标识项目,共有82个项目获得《建筑能效测评等级证书》(理论值)。其中三星级项目13项,二星级项目34项,一星级项目35项。分为居住建筑44项,公共建筑38项。建筑能效标识的实施为加强建筑用能管理及节能建筑市场准入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建筑节能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22,(21):44-46
2005年以来,成都市秉持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不断提升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十余年时间里,成都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50%到65%再到72%逐步提升,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建筑能耗大幅下降,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以来,成都市以“深化公共建筑能效提升”为契机,全面深入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势管窥     
《中国建材》2014,(6):112-113
正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作出具体要求。《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30项具体措施,将今明两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燃煤锅  相似文献   

14.
李雅文 《建造师》2010,(6):30-31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于降低社会总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大部分为高耗能建筑,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容易实现,且节能效果明显的几种技术手段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能源系统改造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本期对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的专访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高能耗,低能效问题突出”,“建筑节能还缺乏足够的技术和产品支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难以启动”。建设部  相似文献   

16.
新春话节能——中国电梯节能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磊 《中国电梯》2007,18(1):18-23
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大型公共建筑只需进行部分设备改造就可节能30%~50%,大规模改造新建筑的全面节能措施,可以节能50%70%。如果2005年新增电梯采取节能措施的话,以节能30%为例,每年就可以节电136.5亿kWh。[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分析了既有建筑的能效提升途径,并以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区一栋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外墙、屋面和外窗采用不同材料的提升效果,明确了能效提升改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目前城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年的采暖能耗大约是1.3亿吨标准煤,其中大部分被浪费了。中国建筑能源浪费的最大问题是在目前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非节能设计、材料和施工仍被广泛使用。”世界银行报告对中国建筑能耗问题的分析,点出了中国建筑能耗中持续存在的低效率问题的根源。这既预示着中国未来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也意味着我们有相当大的节能潜力应该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9.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福兴 《砖瓦》2011,(5):39-40
通过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要性、影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方式等论述,指出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应和新建建筑节能一样重要,并且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节能意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行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占主要份额,因此国家明确提出了改造既有居住建筑、建立低碳型社会的号召。本文主要论述了既有居住建筑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